专栏名称: 经络通全身
按摩、刮痧、艾灸、点穴等理疗方法和民间绝技,穴位大全、黄帝内经等中医知识,是中医理疗爱好者提升技能的学习宝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麻六记紧急回应! ·  昨天  
新闻株洲  ·  3月1日起,领“红包”! ·  昨天  
湖南日报  ·  突发7.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  2 天前  
湖南日报  ·  张兰名下7家公司均已吊销或注销 ·  3 天前  
潇湘晨报  ·  被批吃软饭!具俊晔惊人资产公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络通全身

冬至过后,“四事少做,三物少吃”!数九寒天顺利过,全家健康过冬天!

经络通全身  · 公众号  ·  · 2024-12-23 19:35

正文

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冬至 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之后,白昼渐长,太阳回升,冬至可以称得上是个吉日值得人们庆贺,但同时冬至也提醒大家要开始“数九”了,冷冬开始了。


天气愈加寒冷,想以健康的身体状态度过冬天,从冬至起就要在“吃”上面有所讲究,做好冬补养生, 记得食3类,也要忌3味,不做四事, 早懂早受益。


多吃三样


其实冬季是最好进补的时候,任何营养成分都比一般季节吸收多、吸收快,要说进补,肯定是少不了肉。


01
羊肉


羊肉是冬令时节的最佳补品,温热滋补、祛寒暖中。羊肉比猪肉和牛肉肉质更鲜嫩,还富含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冬至后天气越加寒冷,手脚冰冷热量元气不足时,可多选择吃些羊肉,补充营养,提供能量,热身驱寒。


羊肉吃法多样,冬天除了把羊肉涮来吃,把买来的羊肉在家中炖煮、烹炒也都是极为合适的,羊肉搭配胡萝卜、土豆等蔬菜炖上一锅,也是养生又美味的佳品。

02
牛肉


牛肉,能荣获“肉中之王”的桂冠也是有原因的,其性微温,“热气”没有羊肉大,可也能很好地在冬季帮助人们补充元气和营养,“脂肪”没有猪肉多,冬天多吃也不用担心长胖。


牛肉一向是市场里的“热销品”,不似羊肉需趁热食用,牛肉在家中酱卤一锅,即使切凉盘也备受欢迎,酱卤之外,也适合炖来吃,经典的西红柿炖牛腩,牛肉软烂鲜香,汤汁酸甜下饭。




西红柿土豆炖牛腩


1、一般买回的牛腩,已经切成了小块,不用再做过多的处理,用清水浸泡出其中的血水,就可以炖了。


2、西红柿切成小块,土豆去皮、切滚刀块。

3、准备适量姜片、冰糖、大料、桂皮、香叶。

4、起锅放油,放入糖小火炒成焦糖色后,放入处理好的牛腩粒翻炒均匀。

5、再放入姜片、大料、桂皮、香叶外加一勺黄豆酱、生抽、少许老抽继续翻炒上色。

6、然后放入切好的西红柿块炒出汤汁后,再将全部食材倒入砂锅中,加入漫过食材的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盖子,保持微开的状态炖制一个小时。


7、最后将切好的土豆块放入,搅匀,继续炖至土豆块软烂,即可。


03
鱼肉


鱼肉在冬季不像牛羊肉备受欢迎,是因为有人认为鱼肉归属海鲜、河鲜性凉,并不适宜在冬季食用。其实鱼肉性温性凉要按具体的种类划分,大部分常见常吃的鱼类都是性温或性平,比如 鲫鱼 鲈鱼 鲤鱼 草鱼 带鱼 等。


鱼肉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也属于优质蛋白,并且人体的吸收率达到了90%左右,深冬多食鱼肉,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抵御寒冷。


鲫鱼豆腐汤 在冬季对于三高患者是不错的选择,鲫鱼营养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所含的优质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经常食用,可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鲫鱼和豆腐同食还能更好地补充钙质。




鲫鱼豆腐汤


食材: 鲫鱼、豆腐、葱、盐、姜、香菜、料酒、原汁酱油


步骤:

1、鲫鱼处理干净备用, 豆腐切块,葱姜切片


2、鱼身两面斜切几刀, 放入一半的葱姜,加入料酒和盐,加入原汁酱油,充分的揉搓均匀,腌制二十分钟入味


3、腌制好的鱼去掉葱姜, 锅里倒入食用油,放入鱼煎至两面金黄


4、煎好的鱼放入炖锅里, 放入葱姜片


5、加入没过鱼身的开水, 小火慢炖四十分钟


6、炖40分钟后 倒入豆腐块,再炖20分钟,放少许盐,出锅之后撒适量的香菜即可。


冬至民间素有进补的传统,除了要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材外,也别忘告诉家人 “四事少做,三物少吃”, 冬天少生病,这样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冬至后最冷的一段时间,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

四事少做


一,“猫冬”不运动


冬季室外温度低,很多人喜欢“猫”在屋里不运动,这样长期下去会造成身体抵抗力减弱,以及运动能力下降,因此冬至时节还是要趁天气晴好的时候多做做户外运动,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和积蓄体能。


不过这个时候运动要注意不要运动过度和大汗淋漓,这样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冬至时节运动以轻微一些的运动为好,以身体微微发热不出汗为好。


二,晨起不宜出门太早


冬至以后昼夜温差会进一步加大,早上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室外的空气因为寒冷交替会形成雾气或雾霾,而且地表也会因为有霜冻变得湿滑,这样的时间点出门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有晨练习惯的老人还是要等太阳出来,雾气散尽后再出门为好。


三,切忌忽冷忽热,尤其是从室外返回时不要立即进食



冬至时节室内外温差加大,这个时候人从室外返回时身上的凉气都没有消散,如果这个时候回家就立即脱衣,那么冷热交替下很容易发生感冒或造成身体不适,因此从室外返回后要缓一缓再减少衣物。


冬天从室外返回后也不要立即就餐和吃东西,因为室外温度低,人体还没有从寒冷中缓过来,这个时候吃东西或吃过热的食物很容易使胃部和身体忽冷忽热造成伤害,从而引起疾病。


四,熬夜不注意休息


冬季是讲究“收”和“藏”的季节,这个季节因为天气寒冷,人为了抵御寒冷身体的能量消耗也是很大的,如果休息不好很容易造成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因此这个时节一定要注意好休息。


晚上除了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外,中午在阳光充足的时候也可以多晒晒太阳,静坐感受一下冬日里的暖阳,这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忌3味


1、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冬至,三九始,天气会更加寒冷,人们本就需要更多的热量和严寒“对抗”,热量源于 冬至之后,白昼渐长,太阳回升,冬至可以称得上是个吉日值得人们庆贺,但同时冬至也提醒大家要开始“数九”了,冷冬开始了。 冬至之后,白昼渐长,太阳回升,冬至可以称得上是个吉日值得人们庆贺,但同时冬至也提醒大家要开始“数九”了,冷冬开始了。 物,食物本身虽有热量但冬季还是要吃温热的食物为好。


如果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入胃,身体就会消耗更多的热量去化解这类食物,让本就冰冷的身体雪上加霜。特别是很多女性一到冬季畏寒手脚冰凉的,则需要多吃这类食物可以更好地提供热量,让身体由内至外快速热起来。


2、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喜食辛辣的食物,认为吃辣可以令身体热起来,其实辣椒、胡椒这类辛辣食物有发散的作用,冬季本就干燥,过多的食用会出现如口干舌燥、肠胃、咽喉不适等情况。


还有油腻的食物,冬季食补很重要但补过了就不好了,吃肉也要多选择瘦肉,少吃肥肉,以及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冬天运动量减少,油腻食物过量食用,体重、身体不适感都会随之增加,健康清淡饮食才最好。


3、少吃熏腊腌制的食物


冬至以后,家里腌制的咸菜、咸鱼和腊肉之类的食物也逐渐可以食用,这些食物都含有高盐分,吃得过咸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冬季是 护肾 的时节,吃得过咸对于肾脏也不好。


冬至到了,提醒大家,除了重视饮食进补外,也要注意 及时添衣保暖 ,作息上要 早睡晚起 ,不宜过早外出晨练和进行高强度锻炼,最好等待阳光出来后活动,选择太极拳这些动静结合的运动。养身还需养心,要记得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不过度劳累,费心费神,这样各位朋友们才能身强体壮过寒冬!



点击查看偏方秘方
头面部
鼻炎 咽炎 口腔溃疡
口臭 口臭2 牙龈出血
牙痛 牙齿松动 咽喉炎
口疮 鼻窦炎 声音嘶哑
近视眼 老花眼 白内障
头痛 酒糟鼻 见风流泪
耳鸣 耳聋 脱发
生发 秃顶 斑秃
乌发 头皮屑
常见病
失眠 入睡困难 神经衰弱
咳嗽 感冒 扁桃体炎
便秘
结肠炎 扁桃体炎2
胃炎
肠炎
拉肚子
胃痛
胃下垂
腹胀
胆结石 肾结石
尿路结石
尿频 肝炎 厌食
哮喘 肺气肿 气管炎
肾炎 止汗 甲状腺肿大
盗汗

老年病
高血压1 高血压2 高血脂
低血压
糖尿病1
糖尿病2
冠心病 脂肪肝 脑血栓
眩晕症 面瘫 记忆力减退
眩晕 嗜睡
抑郁症
痛风 癫痫 降低转氨酶
颈椎病
关节炎 膝关节炎
骨刺 骨质疏松 坐骨神经痛
足跟痛 腰肌劳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