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经济-金融-投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财富  ·  吴清最新发声! ·  昨天  
中国财富  ·  吴清最新发声!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全面开启通知!校招网申 ... ·  2 天前  
中金点睛  ·  中金 • REITs | ... ·  3 天前  
VC/PE/MA金融圈  ·  2月5日晚间,名创优品集团公众号发布《叶国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测算:消费影响有多大?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 公众号  · 金融  · 2020-02-26 22:14

正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新冠病毒疫情的到来,对消费领域冲击非常大,具体会影响多少GDP?我们团队使用投入产出表进行了大致估算。如果只考虑旅游、零售等消费对本行业的影响,那么消费下降将使得1季度GDP减少约1.4万亿,增速下降6.4个百分点,全年则下降1.4%。如果将对其他行业的间接影响也考虑在内,消费下降将使得1季度GDP减少约1.8万亿,拖累1季度GDP增速8.4个百分点,全年下降1.8%。

中泰宏观研究团队 梁中华 李俊 张陈


摘要
1 消费领域受损严重。 疫情冲击下,多数经济活动接近半停摆状态,消费领域受到损失严重。 从主要指标来看,春节档票房收入损失近100%、入境港澳旅客下滑超8成、近8成调研餐饮企业损失超100%、交通客运量下滑也在5成以上。疫情带来的这部分损失,恐难全部弥补。
2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测算。 我们对最为相关的旅游、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电影等消费种类进行了估算,其中旅游受损最严重,1季度收入下降或为1.2万亿,占全年旅游收入的近2成。餐饮零售收入下降9600亿、交通运输1400亿、电影100亿。消费收入减少还会对其他行业产生间接影响,我们利用投入产出表对此进行估计。旅游收入下降将造成其他行业收入下降约5500亿,餐饮零售为3200亿、交通运输为820亿、电影为60亿。因此,如果只考虑旅游、零售等消费对本行业的影响,那么消费下降将使得1季度GDP减少约1.4万亿。如果将对其他行业的间接影响也考虑在内,消费下降将使得1季度GDP减少约1.8万亿。
3 政策进入“快车道”。 当前房地产处于下行周期,即使没有疫情,经济也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为了完成增长目标,政策注定更加积极。货币方面,中国的降息周期继续,我国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有望降至2.25%以下,1年期MLF有望降至2.85%以下,十年期国债利率有望降至2.6%附近。财政方面,大开“正门”、继续堵“偏门”,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有望上调至3.5%甚至以上,专项债额度有望突破3万亿,政策性银行也会有所发力。地产方面,调控政策边际放松是注定的。往前看,驱动今年市场结构机会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政策,尤其是流动性宽松、资产荒的环境。疫情没有改变资产配置方向,反而让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加快了积极政策的步伐而已。

1
消费领域受损严重
疫情冲击下,多数经济活动接近半停摆状态。 为了防止疫情的大范围扩散,绝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限制人员流动、聚集的措施。据统计,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重庆、黑龙江、辽宁以及天津等多个省市全部或局部采取了“小区封闭管理措施”。经济活动往往伴随着人口的流动和聚集,严格的社区管理情况下,除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外,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接近处于半停摆的状态。
消费领域受到损失严重,从主要指标来看: 春节档票房收入损失近100%。 据中国票房网统计,整个春节档票房收入仅3000万,相比去年的58亿规模,同比下滑99.5%; 且自除夕至2月22日,电影票房总收入仅3438万,相比去年同期也下滑99.7%。 据统计,近几年,春节档占一季度票房收入的30%左右,占年度票房收入的10%左右,春节档的损失恐难全部弥补,票房收入的冲击不可避免。
入境港澳旅客下滑超8成。 受疫情影响,全国30个省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所有景区和游轮相继暂停运营,旅游人次大幅减少。据中国香港入境处统计,今年春节期间(除夕-初六)内地入境旅客同比下滑85%, 且自2月8日执行入境强制隔离措施后,内地入境旅客单日不足1000人次 。据中国澳门旅游局统计,今年春节期间(除夕-初六)内地入境游客同比也下滑83.3%(2019年为+25.6%)。 而香港和澳门为内地游客出游的主要去向,春节旅游收入也将受到重大冲击。
近8成调研餐饮企业损失超100%。 受疫情冲击,全国范围内众多大型商场停业,多家连锁餐饮品牌宣布停业,部分地区政府还出台了禁止所有餐饮店铺营业的紧急通知。据中国烹饪协会报告显示,相比去年春节, 疫情期间,调研企业中93%的餐饮企业选择了关闭门店,78%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在100%以上,95%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在7成以上。 2019年我国4.7万亿的餐饮收入中有 15.5%来自于春节期间 ,即使疫情过去,春节假期已不再,餐饮业损失恐难恢复。
在营收受损的情况下,餐饮企业负担仍在加重,据估计,餐饮企业一季度主要成本达到1810万,其中人力成本占59%。 疫情冲击下,多数企业面临现金流紧张等难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根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对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
交通客运量下滑超5成。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春运期间(1月10日-2月18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14.76亿人次, 比去年同期下降50.3%,而且1月29日以来,每日旅客发送量降幅均在80%以上。 据飞常准统计,自1月23日以来,航班取消率一直呈现上行的趋势, 截止2月22日,航班取消率仍超7成; 停航的国家(地区)数量也达到20个,最高达到23。 据民航局公布,自免费退票政策实行以来,截止2月10日,国内外航空公司免费退票金额超过200亿,疫情带来的这部分经济损失恐难弥补。


2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测算
疫情冲击对消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对最为相关的旅游、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电影等消费种类进行了估算。
旅游受影响最大,全年收入下降或近2成。 由于春节黄金周旅游收入规模较大,一般占到全年旅游收入的9%左右,若疫情到3月中旬完全结束,那么1季度整体旅游收入将下降1.2万亿。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旅游经济蓝皮书》中对旅游收入的估计为减少1.18万亿,与我们的估计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全年近2成的旅游收入将损失掉。
而这部分损失恐怕难以全部弥补,其原因可能有三点。 第一是旅游消费需要有假期,这也是为什么黄金周旅游收入占全年旅游收入比例较高的原因,而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再放一次春节假期。第二是疫情完全消散之后,居民旅游可能仍会有顾忌,即使疫情在3月中旬完全结束,正常旅游活动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是疫情结束后可能会出现赶工现象,赶工活动也有可能挤占居民的闲暇时间。
春节期间餐饮损失或超过8000亿。 2019年春节期间餐饮零售额超过1万亿,原本预计2020年春节餐饮零售将达到1.1万亿,按较为中性的损失八成计算,春节餐饮损失超过8000亿。
除此之外,影响不仅仅在于春节,2-3月餐饮零售也会受到冲击。 参照03年非典期间情况,当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平时低约4.4%。 整个1季度餐饮零售损失或达到约9600亿,占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约9%。
类似地,交通运输和电影行业同样受损严重,交通运输约1400亿,电影行业则超过100亿。
消费收入减少也会带来一定的连锁反应,因为一部分行业收入的减少,居民和企业消费投资的能力会受到冲击,还会对其他行业产生间接影响。 我们利用投入产出表对消费收入下降所带来的间接影响进行估计。仍以旅游消费为例,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为房地产、食品以及运输等,其中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可能达到750亿。若将其他行业损失加总,那么旅游收入下降将造成其他行业收入下降约5500亿。其他几项消费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餐饮零售对其他行业的影响预计将达到3200亿,交通运输为820亿,电影为60亿。
所以,如果只考虑旅游、零售等消费对本行业的影响,那么消费下降将使得1季度GDP减少约1.4万亿,这将造成1季度名义GDP增速下降6.4个百分点,全年则下降1.4%。 如果将对其他行业的间接影响也考虑在内,消费下降将使得1季度GDP减少约1.8万亿,拖累1季度GDP增速的8.4%,占全年的1.8%。
我们目前计算的结果仅是在假定不发生企业倒闭、失业率不会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若将这部分潜在损失和需求下滑考虑在内,那么受影响的时间和范围还将更大更广。


3
政策进入“快车道”
我们并不能将经济的下行压力,全部归结为疫情的影响。 我国居民财富、财政收入、金融体系都和房地产市场高度相关,当前房地产处于下行周期, 即使没有疫情发生,2020年、甚至2021年的经济都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当前一季度经济大幅度下行已成事实,而为了完成增长目标,政策注定更加积极。
货币方面,中国的降息周期会持续。 我国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有望降至2.25%以下,1年期MLF有望降至2.85%以下,十年期国债利率有望降至2.6%附近。
财政方面,大开“正门”、继续堵“偏门”。 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有望上调至3.5%甚至以上,专项债额度有望突破3万亿,政策性银行也会有所发力,不过由于隐性债务继续受限,基建增速或回升至8%左右。
地产方面,调控政策边际放松是注定的。 疫情到来后,销售压力更大,开发商现金流也更加紧张,增大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政策放松的步伐或将加快。但中小城市需求一旦再转冷,仅仅靠放松调控、放松货币恐怕作用也不会太大,还是需要类似于QE的方式才能创造需求。
往前看,驱动今年市场结构机会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政策,尤其是流动性宽松、资产荒的环境。 疫情没有改变资产配置方向,反而让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加快了积极政策的步伐而已。 流动性宽松逻辑继续,仍看好成长方向的新经济权益资产和利率类的债券资产。周期仍面临短期盈利下滑、长期悲观预期,恐怕难有好的表现。消费存在高估,需要调整后才能看机会。详细的分析可以参见去年12月初我们发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 《“赢”在政策》
风险提示: 疫情扩散,经济下行,海外风险,政策变动。

延伸阅读:

疫情拐点何时出现——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冠病毒传播预测

疫情之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为何上升

地产放松或加速——疫情冲击之下亟需流动性

还剩多少降息空间——国内利率六大问题

从流动性角度看经济减速下的投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财富  ·  吴清最新发声!
昨天
中国财富  ·  吴清最新发声!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