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敦和资管
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致力于国内外资本市场投资的全球宏观对冲基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敦和资管

会议纪要 | 俞培斌:敦和永好系列产品2022年一季度投资回顾与展望

敦和资管  · 公众号  · 基金  · 2022-04-19 17: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季度操作回顾与总结


一、宏观主题配置错误

今年年初,产品上主要布局了三大宏观主题:地产和消费弱、国内经济稳增长和政策纠偏、美国缩表收水。围绕这三个主题我们进行了重点研究,特别在地产和消费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调研地产公司,做企业高管和核心人员访谈,整体对今年地产的判断是会很差。从历史经验来看,国内地产弱、消费弱加上稳增长预期的组合,跟2014-2015年非常类似。2014、2015年股票牛市而商品大熊市,这两年是我做投资以来最轻松的两年,因此今年看到这种宏观环境后,对自己的头寸有很大的信心。

美国缩表收水预期。年初受美国收缩预期影响,美股出现下跌,但当时港股的表现还是比较强的,因此认为美国收缩可能对我们的影响有限。我们分析了美股的泡沫好像也没有大到不能接受,且收缩时间不确定,由此判断美股还将会以震荡为主,即使收缩,对国内做多股票和空商品的影响也不会很大。结合美林时钟、我自己2014、2015年的配置经验以及年初对地产和消费的深入研究,我们进行了相应配置。

俄乌战争和中美关系是两个意外因素,也颠覆了我们以往对资产走势的判断。如果按照以往经验来看,普通的地缘冲突对原油、小麦等商品的影响通常在冲突前期有一个酝酿期,冲突开始就会见到高点,但是这次与以往的经验并不相同,冲突持续的时间被拉长,欧美制裁不断加码,商品持续上涨。我们这次对战争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警惕。另外,战争开始后,逆全球化加剧,中美关系也受到深远影响,金融战逐渐发酵。

年初国内的股票已经跌了一部分,从估值角度讲已经不太贵,港股估值更便宜,后来受到俄乌影响进一步大跌,估值被打到极值。由于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宏观环境从原来的国内弱复苏、稳增长转变成全球滞胀模式,使我们在配置上出现了盲点。这是我从业以来在短时间内犯的最大的一次错误,过去虽然世界的不确定性很多,也有很多政策性风险,我们都会有一定的准备,这一次确实超出了我们的准备。不确定性太多,有些东西现阶段还理解不了,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主要的策略会转向降低进攻,增加防守。

整体来看,中美利差已经很低了,美债跌了这么多,国内还顶的这么高,国内地产相关的数据确实也下滑的非常多,从这个层面讲,也不能说完全判断错误。

数据来源: wind,敦和资管


二、资产上的错配

股票方面。 去年股票仓位大概六到七成左右,受到稳增长、信贷扩张、政策纠偏等预期影响,年底加了一些仓,认为一方面我们在商品上也有保护,另一方面就算经济复苏也一定会先扩信用,股票会先反弹。后面发现问题,仓位降到五成,再降到三成。这是在A股仓位上犯的错误。

第二个错误是配置了一些港股,主要配置在电子、新能源、医药等行业,虽然仓位不重,但是跌的非常多。

行业上没有配煤炭等周期股,原因在于我们认为煤炭定价权在政府,我们很难判断,现在来看煤炭在这么高的位置这么久依然超出了我们的判断,煤炭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全球能源的影响。


商品方面。 商品的定价权主驱动因素由国内转到海外。我们商品团队这些年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国内,国内的供需都很清楚,调研做的很深入,但是今年商品的定价权不在国内,主要在海外。全球疫情发生导致供应链的修复很困难,复产增产都很难。加上俄乌冲突把整个供应链全部推翻,商品处于看需求非常弱、越涨越弱的情况,但是看俄乌冲突加上各种制裁,海外的各种资源供应都很稀缺,欧洲能源供应极度困难,铝、镍等商品的内外比价都打出历史的极值。今年商品供需非常脆弱,波动巨大,行情很难判断,这是今年没做好的主要原因。

整体回顾一季度的操作,在宏观配置上犯了最大错误,个股配置上错配港股,商品主要依赖国内的需求来判断导致失效。



未来宏观主题的设想


第一,美国收缩进程加快,国债与美债倒挂,美债期限结构倒挂,从历史经验上看需要引起重视,现在刚刚出现,一般3-5个季度可能会有所反映。中美利差的倒挂在历史上出现过几次,虽然不是每一次都会发生危机,但是每次都会造成动荡。去年我们在说美国可能要开始收缩,当时没有出现价格信号,今年出现了价格信号,加上美股的估值还比较高,需要特别小心。


第二,要关注俄乌冲突及制裁结束的时间,对全球通胀带来怎样的影响,对商品链、物流链的影响,这是很大的主题。


第三,中美关系在俄乌冲突后会如何发展,会不会进一步引发金融战也要时刻警惕。


第四,国内疫情会不会进一步好转,防疫政策会不会有所调整。


第五,虽然不确定因素很多,但是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去年讲的“碳中和”、“共同富裕”,短期政策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纠偏。



未来机会的设想


数据来源: wind,敦和资管

1)美股会有压力。目前来看,纳指的估值已经在历史极值下面,A股的估值在极值上面,仅从图表看,现在适合多A股空美股,但是现在不确定的因素太多。

2)如果商品的产能修复比较慢,产能投资不足,长期供应紧张的周期类股票可能会好于周期类商品。

3)港股和A股的估值都在比较低的位置,相对强,但起来还需要时间。

4)商品的供需还是非常脆弱,随着冲突的演变,波动会比较大。

5)人民币可能会贬值,但这是有利于国内经济的。

6)债券应该走到了牛市的尾部。


当下,按照以上投资机会构想去布置头寸,还是比较困难。美股的坚挺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大股票的权重太大,回购比较多。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的期权可能是一个好的保护。A股按照现在的估值水平,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政策纠偏,在地产、防疫政策改善等方面可能都会有所表现,还在观察政策变化的过程中。


股票机会设想。 经济越弱稳增长越好,经济一旦好转市场会重回成长股。稳增长只是在经济弱的环境里的短期机会。短期我们认为成长股的估值会继续下压,因为国内利率宽松的空间已经被美债利率宽松的空间压制了,周期上游和政策纠偏相关行业会强一些。中证500的估值和港股估值已经压到极致。内外冲突很激烈,风格冲突也很激烈。政策需要纠偏的行业会好一些,比如防疫政策如果有所调整,可能成长股会好起来,稳增长的股票压力会大一些。总体来讲,受益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行业中长期更能被政策不确定倒逼出来。这是股票方面的想法。


商品机会设想。 商品供需双弱,现阶段波动很大,价格很高,很难进行配置,小单量做波动。



敦和永好系列产品下阶段配置计划


股票如果只考虑估值,国内股票市场有很大的配置空间,但是综合考虑内外部不确定因素,波动可能会比较大,对应到产品上目前采用相对低仓位的策略,等行情稳定,再把股票的仓位升上来。商品现阶段实际也做的很小,策略上更多采取小单量波动策略。债券没有配置,目前债券处于牛市的末尾,等到掉下来再增加配置。整体头寸布置上主要以防守为主。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涉及部分信息及资料源于公开渠道,敦和资管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承诺或保证。本文涉及对未来事件或者情况的描述、预测或观点均属前瞻性陈述,受难以预测的特定风险、不确定性、假设有效性及信息时效性等诸多因素限制,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者销售要约。读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判断所载内容的有效性,自主决策是否采信,敦和资管及其雇员对读者使用本公众号及其内容开展投资行为等活动造成的结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敦和资管对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节选、复制、修改、使用或传播本订阅号内容。如经授权转载,须完整转载并注明出自敦和资管公众号。



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愿 景——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机构

使 命——为慈悲利他的事业创造价值 一一

价值观——敦仁颐和 尊道贵德 一一

微信:敦和资管/dunhefund

电话:0571-88878088

网址:www.dunhefund.com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平说  ·  良好的市场离不开自由媒体
8 年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治愈系】这一家子颜值都逆天了!
8 年前
美好滁州  ·  幽默一刻!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