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特别讲究规矩,尤其是在过年期间,什么日子做什么事情,都罗列的有条有序。但保存到现在的旧俗已经不多了,根据齐如山老先生回忆:
初一日,天不亮,就要跑到前门,摸一摸前门的钉子,这样可以保证一年不生病。摸完之后,步行道天桥,要在桥上走两趟,这叫“走百病”。初二日,广安门外财神庙开门,许多善男信女来庙中烧香求财。
这样的旧京习俗书上很少记载,知道的人自然也就不多了。
既然有习俗,自然也就有忌讳。老北京的过年习俗从腊八就已经开始,而新春禁忌从初一开始。
正月初一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是新一年的头一天,最重要的事情是拜年。老北京人对拜年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接待客人的食盒必须要满,这样才能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祝福。
这一天不能扫地,不能泼水,怕把一年的运气都扫没了,泼没了。而且正月初一不扫地也是怕冲撞了财神爷,因为这时候财神爷还没有想好去哪家,如果贸然扫地,则有给财神爷扫地出门的意味。
不能动刀,不能蒸、炒、炸、烙,因为与争、吵、炸、落谐音,不吉利。饭菜早在年前就已经准备好。而且不能打破各种东西,如果小孩子不小心打破了,大人们要说“岁岁平安”。
还有白天不可以午睡。“年初一,不吃稀”,否则这一年中,外出旅行时一定碰到下雨。也有别的隐喻,就是下一代不利,“稀”有糊涂之意。而且年节吃稀,意味着一年吃喝不足。
除了不吃稀,初一早上不吃荤、不吃药。因为初一是万神盛会之时,人们吃素不吃荤是表示尊敬。不吃药是求新年身体健康。
正月初二是老北京人敬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老北京有两处财神庙,一处在广安门外六里桥,叫“五显财神庙”。另一财神庙为“黄瓦财神庙”,位于北锣鼓巷南口东侧。
这一天如果有送财神者,不可以说“不要”,要说“已有”。
这一天也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忌回门礼为单,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正月初三是小年朝,什么是小年朝?也就是这一天再掀“年味儿”的高潮。人们在初一、初二未来得及办的事情,这一天可以补办。人们又多了一个走亲访友拜年的日子。这和别的地方风俗不同,有的地方初三是不拜年的。
另外,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中国民间又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正月初四这一天,老北京人是不离家的,因为灶王爷要来查户口。虽然是个传说,但符合人们过年期间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的要求,所以老北京人有了正月初四不离家的习俗。
但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京民俗特色。
另外,正月初四也“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
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千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
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也就是初五之日,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
另外,正月初五这一天必须要吃饺子,不论饺子是肉馅儿,还是菜馅儿的,一定要自己去剁,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没了。
正月初六“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家中的妇女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
又传说福神刘海是北京人,是个穿红披绿的胖小子,中国民间流传着“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俗语。正值本命年的男孩,以刘海打扮,背着五个用白纸或彩纸剪成的小人上街,谁抢到就算谁抢到了财神,被抢者叫扔掉穷鬼。
如果两位都是本命年者相遇,谁先抢到对方背后的小人谁吉利。也有用布制小包当穷鬼向外扔的,双方背后均要背个小筐,先把小包投入对方背后筐中者为先扔穷鬼,吉利。
送“穷神”需要供煎饼,扎纸车,有干粮、有交通工具,“穷神”就走了。厕神这一天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
又因为这一天是马日,家中应给“扔穷”的男孩买“驴打滚”吃。
老北京人认为初一到初六分别是鸡、狗、猪、羊、牛、马的生日,但“马行千里,无人不能自往”,因此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
这一天家长不可以打孩子,年满十六岁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北京街头出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的亮丽景观。
正月初八是顺星节,是一个可以预知一年运气的节日。尤其是本命星,与自己一年中顺顺当当,身体健康都有很大关系。这一天到了晚上,老北京人就要点灯,也叫做“散灯花”。灯花散得越杂越好,越广越好。
以纸蘸油,有钱人家燃灯108盏,一般人家也可摆49盏,最少是9盏,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和计都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开始烧香祭祀。
此外,民间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欠。“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
老北京人还有正月初八“放生”的习俗,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根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
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诞辰的日子。这一天禁屠宰,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在汉族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大帝在腊月廿五会亲自降临下界,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廷。
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斋蘸科仪。玉皇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
正月初十日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从正月初一到初十期间,最重要的阶段是初一到初六。而初十之后,最热闹的当属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过完也就意味着年的结束。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也叫灯节。如今提到元宵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吃元宵。其实在旧京,最具代表性的是放灯、观灯。正月十三起,北京的大街小巷、开始“上灯”,十四“试灯”,十五为“正灯”。
这一天,内城东四牌楼、地安门,外城大栅栏、正阳门大街纷纷亮起灯来,到正月十七罢灯。除了看花灯,还有猜灯谜、放花炮、舞狮舞龙等等。
老北京的风俗,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也就算正式过完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