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伞多多
”
团队,前排右三为联合创始人项晶晶,她说压力大的时候就回家带孩子或者去海边走走。
文
|
铅笔道
记者
任清卓
►
导语
“
愿得一人心,免得老相亲
”
、
“
我不是胖,我只是热得膨胀
”……
如果有人在街头撑一把印着此类标语的雨伞,可能回头率会不小。
“
伞多多
”
团队将此类个性标语印上共享雨伞,用户打开每把伞都会有新奇感,
“
心情也会变好
”
。
正是因为每把伞的标语不同,增加了生产工人的工作量,他们需要细心拼接,否则就可能拼错。如此繁琐的做工细节,加上团队为伞骨、伞面等部位选取的特殊材料,使得每把伞的生产成本高至
43
元。
据联合创始人项晶晶透露,
“
伞多多
”
已于今年
2
月完成
1000
万元
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梦想加。
“
伞多多
”
共享晴雨伞将于今年
10
月正式于深圳上线,届时将与酷骑单车配合,投放于车篮下方专门设计的伞桶内。用户借伞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伞桶口的插销便可自动打开。目前
“
伞多多
”
晴雨伞已量产
12
万把,预计首批投放
6
万把。
注
:
项晶晶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项晶晶决定称一下她的单肩包。
“7
斤!
”
她盯着称盘上的数字,皱起了眉头,瘪瘪嘴说咕哝道
:“
这么沉,怪不得肩膀好痛。每天上下班都要背着它,真的好累。
”
包本身没多沉,沉的是包里杂七杂八的一堆东西
:
化妆品、充电宝、手机、钱包,还有一把晴雨伞。项晶晶大概估计了一下,晴雨伞占据的空间和重量比重最大。
其实她家离公司也就
10
多分钟的路程,但是这短短的一段路程,却因为一年长达
4
、
5
个月的晴天和常常不期而至的暴雨,让她不得不随身备着晴雨伞。
她决定为包包减重,
“
解放
”
自己的肩膀,做一款共享晴雨伞。
今年
1
月初,她正式创立
“
伞多多
”
。没想到,之后团队在晴雨伞的设计研发上就花费了整整
5
个月的时间。
“
直到做这件事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以前对雨伞只是了解个皮毛。
”
对于项晶晶来说,这
5
个月里,各种问题可谓接踵而至。
彼时,各类共享晴雨伞已渐渐走上南方城市的街头。
但是在项晶晶眼里,这些伞“
虽然可以共享,却不够时尚漂亮”
。
考虑到共享晴雨伞
70%
的用户都是女性,她决定打造一把外观美丽、受大家欢迎的晴雨伞。
一把雨伞,看似简简单单,而设计时却涉及伞骨、伞中棒、伞柄和伞面等各个细节,
“
伞骨的柔韧度,伞的防晒、防风、防泼水效果,面料密度等等,都要考虑到
”
。
以伞骨为例。市面上普通伞的伞骨选材通常为钢材质,
“
钢材质不仅重,还容易生锈
”
。经过对不锈钢、铝、塑料等近
10
种材质对比后,
“
伞多多
”
团队最终采用了玻璃纤维做伞骨。
据介绍,玻璃纤维不生锈且重量很轻。市面上一把伞一般重约
400g
,而
“
伞多多
”
晴雨伞重量仅有
175g
。这样的重量满足了项晶晶
“
解放
”
肩膀的愿望,
“
以前背把伞像背了个地雷一样沉。
”
她笑着说道。
◆
“
伞多多
”
伞面内里采用蒂芙尼蓝色,是经过多轮投票最终选定的结果。
此外,该材料还有高弹性特点,这使得雨伞具有更强的抗风能力。
“
那天深圳刮大风,两个同事跑出去试验了一趟,回来兴冲冲地告诉我,别人的伞都被吹翻了,但是我们的伞完好无损。
”
作为晴雨伞,为了保证伞的遮阳效果,团队采用了来自台湾的高密度伞布做伞面。
由此,该晴雨伞
UPF
防晒指数超过
50+
,在可见范围
5000
米的穿透性激光照射下,能达到零透光效果。
此外,考虑到用户使用雨伞之后,通常需要将雨伞晾晒一番才能收起来,
“
太麻烦了,而且共享雨伞一般都是用完来不及晾干就直接还了
”
。
“
伞多多
”
团队利用日本防泼水技术对伞布作了处理,使之不易被沾湿,接触空气会速干。
“
我们做了泼水试验,伞布在
3~5
分钟后摸上去就干了。
”
之后,团队将用水泼过的雨伞收好放在一个密封盒子里,一周后再拿出来,没有产生异味。
伞柄的设计上,由于常规的短柄折叠伞,收起来时伞珠不容易收拢,有的需手动将伞珠塞进手柄才不会钩挂其他物品。于是,
“
伞多多
”
团队将伞柄设计为倒喇叭状,雨伞收拢时伞珠便会被收进伞柄包起来。
一开始,为了实现这一效果,团队设计的伞柄直径为
9cm
,
“
太大了,比较丑。而且手小的人不好握
”
。然后他们将直径
0.5mm
、
0.5mm
地缩小,每缩小一次,就要开模一次。
“
大人、小孩、男生、女生都找来握着体验
”
,最终总共开模近
20
个才确定了握感最舒服的尺寸
——
直径
5cm
。
直到最后一个环节
——
伞柄的设计完成,处女座的项晶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就在雨伞设计工作到伞柄这一步时,团队同时也考虑到了投放问题。
市面上已有的有桩与无桩共享雨伞都有不便之处,比如要特地去找伞柜、无桩的又比较容易丢失等等,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某日,项晶晶在上班路上看到散布在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突然灵机一动,
“
把共享雨伞和共享单车结合岂不是很方便?
”
恰好她与酷骑单车的
CEO
认识,当她把想法告诉后者后,后者也表示认可,双方很快达成合作。
商量之后,他们决定将伞放置于车篮实现投放。
为此,他们对车篮重新进行设计,在车篮前面的下方新增一个圆柱形筒,筒口附有插销,筒内有
RFID
感应器。
◆
为了完成与共享单车的结合,团队和酷骑单车、单车生产方进行多次交涉。
用户借伞时,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插销便自动打开。而当伞放入筒内时,筒内
RFID
阅读器与伞柄
RFID
标签感应,识别到是
“
伞多多
”
雨伞,插销便会自动锁上。新用户借伞时间
15
秒,老用户
5
秒便可完成。
据介绍,
“
伞多多
”
晴雨伞押金
49
元,租金为
1
元
/12
小时。若超过
7
天未归还,便默认为已购买。
由于有时候单车并不是随处都有,借还伞依然不是足够方便。为此,团队加入了漂流伞这一社交功能。
借还伞时,不必局限于单车车篮,通过
“
伞多多
”App
的漂流伞功能,可查看周围待还伞用户(使用结束未归还的用户可将其状态设为
“
待还伞
”
),然后从附近用户手中直接借伞。
目前,
“
伞多多
”
晴雨伞已由惠州某代工厂量产
12
万把。
现阶段团队正进行车篮与伞桶设计的收尾工作,产品预计今年10
月正式上线,首批单车共享晴雨伞将上线6
万把,其余6
万把作为漂流伞,在用户手中周转借还。
公司将首先集中在深圳布点,后续再扩展城市布点范围。前期推广主要通过媒体、酷骑单车发布会等渠道进行。
谈及盈利模式,项晶晶表示,公司将会以广告、物联网大数据作为主要盈利渠道。
据透露,
“
伞多多
”
已于今年
2
月完成
1000
万元
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梦想加。
公司目前正寻求
1500
万元
A
轮融资,出让股权
15%
,资金将主要用于晴雨伞与伞桶生产费用及公司管理。
编辑
孙
娇
校对
付文学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我是本文作者任清卓,一阵关注健身、旅行以及阅读的风,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zhuonvxia。(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哦)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报名金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