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酒后曰
我姓张,大家都叫我长弓,企业顾问,专注于互联网运营。在互联网圈十多年,对内容浮躁深感厌倦。所以,在这里“不讲段子、不煽动情绪”。只关注一件事:从另类的角度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酒后曰

他们没法理解,我为什么“热衷”这个事

酒后曰  · 公众号  ·  · 2017-03-27 21:13

正文

去年有一阵子热衷于网上卖二手物品,

今天打开闲鱼一看,卖了好几十样。


有时候跟朋友聊起来,

说你这收入水平怎么还干这事!?


这个问句可能是基于这个逻辑:

收入水平换算时间,

然后得出单位时间的价值。

用这个时间去兑换在这个价值以上的事情。


说白了就是,

弄先清楚自己一小时能赚多少钱,

在决定一个事要不要做的时候,

看看是不是能赚到比这个更多的钱或是不赚钱,

但能觉得更爽。


套用这个算法,

显然出售二手物品这事,


从赚钱效率角度讲

也就比卖废品强点有限。

从体验角度角度讲

也不能说这个事比看个片多有趣。


那我为什么还要干这个事?

其实算的是另一个账。


家里有些东西属于那种,

明显有价值但自己又用不上的。


要说送人?

旧的显得很奇怪。

要说扔了?

真能下决心扔了倒也好。

可往往是,不舍得直接扔。


去年一盘点,

竟然有些东西这状态超过10年了。

包括,

挺贵价格买了没打几下的球拍、

多年不用的乐器、相机、mp3什么的。


这些东西在家攒着,

占地不说,

时不时的还得收拾维护一下。

每回搬家什么的还都得搬着。

从这个角度讲,

其实花点时间挂网上卖了不是一个时间换钱的逻辑。

变成了:

现在支出时间(卖东西、发快递),

来换取未来时间(维护、收拾闲置物品)。

换了个视角,是不是看起来也挺合理?


很多年前,

我处理事情往往就不能从多视角看问题。

而且,老觉得跟自己逻辑不符合的都挺傻叉。


现在则是看到不同视角的处理方式,

会引起更多思考

哦,他原来是这个样子”

这其实是思维模式的改变,

形式逻辑转为辩证思维。


形式逻辑,

是先要假定一个原理为真,

然后根据这个原理去推导每一步的做法。


这种思维擅长的是每一步的推导关系。


局限性在于,

不讨论假定的原理是不是有别的可能。


辩证逻辑则的优势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