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侯安扬投资笔记
小善团队与您分享投资心得,传递投资乐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唐史主任司马迁  ·  #回乡见闻# ... ·  2 天前  
曾星智中线投资  ·  放弃投机,成为真正的投资者 ·  3 天前  
曾星智中线投资  ·  放弃投机,成为真正的投资者 ·  3 天前  
固收彬法  ·  信用 | 1月一级热情下降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侯安扬投资笔记

赚钱也焦虑,亏钱也焦虑

侯安扬投资笔记  · 公众号  · 股市  · 2020-07-12 08:00

正文

说一下周末大家投票仓位的情况。


具体数据是这样的。


仓位 人数 比例
80+ 2,945 58.1%
60-79 948 18.7%
40-59 485 9.6%
20-39 307 6.1%
<20 386 7.6%


我算了个简单平均数,整体仓位是 82.7% 。因为这个样本只是我的公众号读者,我看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的话,应该对市场情绪监控挺有帮助的。


目前这个数据还没成时间序列,得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行。


不过我的经验是进入单边上涨或单边下跌的时候,这个指标会钝化。平时的时候,这个指标就是个反向指标。


对,就是反向指标,大众的情绪跟机会大小反着来。


说一下我最近观察到的公众号后台留言的情况。我感觉有部分焦虑的情绪开始显现出来,跟之前的有所不同。


之前的焦虑情绪,就是市场低迷、股票被套。


经常会有人留言问我,多少钱买了XX股票,亏了多少,怎么办?或者是问我XX行业的看法,他买了XX公司。


最近留言的焦虑情绪,是这样的。


XX股票涨了还能不能买;

踏空了,焦虑,要不要入场;
买了XX股,涨了多少多少钱了,要不要卖;

自己的股票跟死鱼一般,别人家的股票整天跟小妖精一样涨个不停,要不要换……


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吧。


赚钱也焦虑,亏钱也焦虑。


我原来在读大学时,那会儿跟着缠中说禅的博客,读了他很多文章。他的一些看法其实影响了我对股市人性的看法。


他归结到这些股市行为的表现,是 “贪嗔痴慢疑” 在起作用,属于人性上的弱点。


这五个字其实是佛教的用语,大家自己搜搜就知道具体含义了。


最近因为股票上涨了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XX股票涨了还能不能买。比如说过去一直在10块钱徘徊,自己没有买,现在涨到15块钱了,感觉买了很亏,心里很不舒服。


我认为这个事情跟人性的“贪”有关系。


如果一个股票的潜在涨幅有数倍,其实这个成本差异,并不会构成什么大的区别。


假设,你买的是05年的腾讯。不管你成本是5块,还是3块。你涨到几百块一股的话,其实你差的那个价格,拉长时间来看,并不会是什么大的差别。


我刚炒股那会,茅台的市值是不到100亿的。现在,茅台市值已经2万多亿了。而且,这还不包括每年分红的钱。


后视镜来看,不管你是100亿,还是300亿,还是1000亿来买茅台,都是能赚得盆满钵满的。


如果过于介意买入的差价,那说明其实来这个市场的目的其实就是想炒纸片,把股票当纸片那样炒。


当然,我们买股票也很难说自己买的就能涨到几十几百倍,能找到翻倍的公司其实也没那么容易。


一个股票,通常情况下,如果在一整轮牛市里,确实是能上涨数倍。但是拿得住的人还是太少。赚个20%就想走人的大把是,很少有人能完整的把一轮牛市都吃到底。


想克服这个心态,怎么做?


我试着拿巴菲特的论述做个简单版本的吧。


他强调安全边际,就是买入的价格,和价值要有一个较大的差别。


用他的标准,如果你在当下的买入上,能看到涨一倍的空间,那即使判断有误,也还是会有不错的收益。


价值投资者经常说不追高买入,其实我理解不管你是抄底买,还是追高买,本质都是要赚现在和未来的价格差。


3块钱的茅台涨到1000块钱,涨到10块、100块的时候,你再买入,算不算追高买?


所以,我对于上涨了一段的股票,都是想着评估它的未来潜在空间。如果它未来还有10倍空间,即使它过去已经涨很多了,那我买入也是很淡定的,哪有什么“追高”可言?


这么一看,能解除自己在股市中焦虑的办法,就是自己对买卖股票理由是非常明确的,而不是受价格驱动、跟着自己的情绪去买卖。


如果炒股票到很高的境界,我相信你在平常的生活中也会很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不会有什么焦虑可言了。


说到底,股市就是放大了自己人性的优点和缺点,它就是个修罗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