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95版《神雕》剧组大相聚:重逢只需一瞬间,等待像是一辈子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9-01-30 22:00

正文



作者: 丹玮

来源:淘漉音乐(ID:taolumusic)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若不是前几日,李若彤在微博上晒出的那张95版神雕剧组重聚照,恐怕很多人都没意识到:


时间竟是如此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悄无声息地,24年就这样过去。


照片里,年近半百的“小龙女”明艳依旧,而当年青涩的杨过已蜕变稳重的大叔模样。



只是李若彤对古天乐那句脱口而出的“过儿”,又仿佛暂停了二十四载时光。


好似倒溯回那年那版的《神雕》里,小龙女对杨过叹:不是我老了,是我的过儿长大了。


经典的,永远会被铭记,沿着岁月的纹理,多的是一触即发的情绪。


就像时隔多年,当人们再看到前不久张柏芝与周星驰重聚、李若彤与陈浩民合影时,心底关于那年那月那些人的回忆,仍旧会在毫无防备的瞬间被翻涌而起。



▲20年后周星驰再次抬起了张柏芝的下巴,再现20年前《喜剧之王》经典一幕


▲1月21日,李若彤又再微博晒出了与陈浩民的合影。22年后段誉和王语嫣再现经典回忆杀。


都知戏剧分为三十六种,观众所爱各有不同。


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大抵没人能抗拒这种看似俗套戏码的“久别重逢”。




1992年版的《新白娘子传》,无疑是几代人心中难以取代的经典。


那首“千年等一回 等一回啊”在大街小巷不知循环了多少遍,就算没看过,也能跟着哼几句。



那些年,喜欢玩办家家酒的小女孩们,还常常为谁演许仙谁演白娘子争得面红耳赤。


往往赢得白娘子一角的女生,会披上家里的蚊帐床单,以“全天下我最美”的神态蹦来跳去。


然后再动作浮夸地“biubiubiu”模仿着施法的场景,还尝试还原白娘子和许仙的感情戏。



总爱翘着兰花指唱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成人”。


虽然那个年纪的你我,其实并不能完全领会其中深意,但仍旧乐此不疲。


如此熟悉的场景,一晃好多年,甚至有人长大后才惊觉:许仙的扮演者居然是个女子?!



敦厚的许仙,果敢的小青,动人的白娘子,还有铁石心肠的法海,构建了无数人的时代回忆。


只可惜,那个时候没有微信、电邮,演员们拍完戏杀了青,剧组常常就散伙了。


谁都没想到,再相会时,已是26年后。


去年三月,综艺《王牌对王牌》请来了《新白娘子传奇》剧组,重聚西湖。



白素贞赵雅芝、许仙叶童和小青陈美琪,同台穿着剧服,回味起当年的往事重重。


当官人娘子打伞的经典一幕重现时,无数人竟有了时空错乱之感:


仿佛仍是那年的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一切都得团圆。




然而,当年要与她们得到升天的“法海”,却不在了。


念及这位曾被很多后辈亲切称为“乾爸”的老艺术家,赵雅芝感慨:


“我很愧疚的是错过了很多次和他重聚的机会。


但我知道他现在也会在天上看着我们重聚的这一刻。”






在中国的影视史上,1986年版的《西游记》包揽了国剧的“五个最”:


拍摄时间最长、取景跨省份最多、主角造型最多、还是一人饰演角色最多且摄像机最少。


自1986年春节首播,如今已重播四千余次,给国人的集体记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支“丢丢丢,登登等登,凳登等灯”的片头曲,不知历经了多少人寒暑假的结束与开始。


在那娱乐产业尚未繁荣发展的年代,那些九九八十一难的惊险桥段,就成了一家人的下饭菜。


逢年过节,家里总有小孩,嚷着要爸妈买地摊上几块钱一支的“金箍棒”。


心满意足地得到后,总会装模作样地抓耳挠腮,对着儿时的同伴大喊“吃俺老孙一棒”。



这时,极可能会得到对方一句“你这泼猴,休得无礼”的回应。



记忆中,《西游记》好像很长很长很长,好似永远都播不完,好似年年都不重样。


就算所有的桥段都烂熟于心,那也没关系,反正,有看一遍又多一遍的新乐趣。


小时候,总觉得女儿国国王很是烦人,为什么要对着一个和尚问什么“女儿美不美”。




长大后才知,其实唐僧也曾爱过,只可惜,肩负使命,身不由己,纵使深情却有缘无份。


年少不知诗中意,读懂已是诗中人,一万多个日子过去,有些“懂”,是拿“痛”来换的。


多年后,86版《西游记》剧组在《王牌对王牌》上重聚。


▲《王牌对王牌》中《西游记》原班人马


看着台上步入中年的哪吒,满脸沧桑的玉皇大帝,还有那头发花白的佛祖,不得不让人感叹:


人生短短几十年,生死爱恨别离,在苍茫浩然的历史长河中,不过转瞬回眸。


原来,这些无所不能的“神仙”们啊,也会老。


多年前,悟空就再也听不到闫怀礼老师的那句“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如今,杨洁导演也随着铁扇公主、王母娘娘等演员,上天赴一场不问归期的蟠桃会去了。


▲导演杨洁


谁也没有想到,这六年心血杀青后的道别,就让那张《西游记》全家福成了此生的遗憾。


杨洁导演曾说:“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在那个特效技术并不强大的年代,演员在艰苦的拍摄环境中,用热爱诠释了时代经典。



历经《西游记》陪伴的童年,在今后漫长的人生取经路中,


每每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心头都会蹦出那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从此,双脚又多了份坚定的力量。





《我爱我家》开播的1993年,还是一个用着老式电视机,没有wifi只有BP机的年代。


记忆里,弥漫着那台老旧的鸿运电风扇,在炎热夏夜里“咯吱咯吱”作响的味道。


那时候,毛阿敏在歌里唱:


“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平凡的故事要用一生讲完。”



作为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它讲述的就是90年代北京一个六口之家与街坊邻里的琐碎日常。


在编剧梁左定格的这些生活细节里,暗含着中国90年代改革大潮中的波涛汹涌。


生命从来都是悲喜交加,但只要心里有爱,哪怕行至崎岖之途,也能如沐春风。


或许每一个追过剧的人,都不会忘记“老傅”同志在教育后辈时的习惯性官腔;



也忘不了贾志国夫妇俩闹出的种种魔性笑话;



甚至是小保姆那句带着浓重口音的“开凡咯”也依旧能在脑海里回荡。



剧里的“葛优瘫”更是成了网络盛行的表情包。



在这打打闹闹的市井烟火气里,蒸腾出一种溢出心头的暖。


能让无数人满心欢喜地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这个六口之家下一个故事的开始。


只是故事讲到了第120集,就说了再见,故事的后来,在23年后。


2017年,《我爱我家》的主创们重聚在《演员的诞生》的舞台上。


大儿子杨立新,儿媳妇宋丹丹,小儿子梁天,保姆沈畅,小孙女关凌都来了。



当年的老傅的小孙女圆圆如今已嫁为人妻,而和平志国志新小张都已不再年轻。


日子越过越好,只是看着没有“老傅”的“老傅一家”,总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23年过去,于大妈不在了,编剧梁左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于大妈


看着屏幕前那几张熟悉的脸,愈发明白歌中唱的那些道理:


“光阴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当明天成为昨天;


昨天成为记忆的片段,泪水与笑脸都不是永远


当相逢成为再见,再见成为遥远的思念,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





2006年,《武林外传》开播。


那时候,放假在家的小孩,总忍不住打开电视偷偷乐上几集。


一看时间快到了,赶忙拿出电风扇给电视剧散散热,摸摸没问题后,又跑回书房。


赶在爸妈下班回家前,装作乖乖写作业的模样。




在那个喝着冰镇可乐的夏天,曾天真的以为自己能没心没肺地跟着佟掌柜傻笑好多年。


跟着剧中人物学来的段子,也会暗暗记在心里,指不定哪天就派上了用场。


比如小郭那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有很多人在看完“前八十回”后,又开始满心期待不久将来的“后八十回”:


小郭欠的债到底到底啥时候能还清?

莫小贝最终当上她心中的混世魔王没?

为情所困的大嘴后来有没有爱上别的女孩?

同福客栈最近有没有来新客人?


有好奇,就有了等下去的动力,结果这一盼,就盼了十几年。




终于,2017年,部分原班人马在《演员的诞生》里,上演的武林外传第“八十一回”。


▲《演员的诞生》中,部分原班人马聚齐


越过十年的光阴轨迹,人们惊觉:曾经那个咋咋呼呼的莫小贝,居然出落得如此美丽;



原来那个叫嚷着“额滴个神呐”的掌柜闫妮,如今活成了开挂的“冻龄女神”;



把葵花点穴手演绎得出神入化的白展堂沙溢,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



还有那个擅长“排山倒海”的小郭姚晨,变身为时尚圈宠爱的微博女王。



剧里的“后八十回”总是姗姗来迟,而剧外的你我都在马不停蹄地野蛮生长。


只是一觉十年武林梦,还是江湖梦中人。


看着别人演的剧,回忆的,永远是和自己有关的人生。


都是进过同福客栈的人,记得今后见面吼一句:嘿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