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节,湿盛之季。
每年的5-9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更是被重点关照的对象。
最近也经常收到家长们的咨询。
“宝宝怎么突然之间嘴巴、手上、脚上、屁股上长了很多疱儿?”
“宝宝现在吃不下东西,一进食就哭闹,怎么快速缓解一下呢?”
“宝宝一到晚上就开始痒,使劲挠,可以外用点什么药止痒呢?”
“得了手足口病一定会发烧吗?”
“怎样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呢?”
相信不少的家长都会有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就认真、系统、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个几乎专找小娃娃下手的到处长疱儿的传染性疾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4、5、9、10型,B组2、5、13型,以及埃可病毒11型和肠道病毒71型,目前常见的普通型病例多由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 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 71)导致。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多为2-10天,宝宝有明确的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史。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患儿的粪便、鼻涕、口水、毛巾、衣物、玩具、皮肤疱疹液体及餐具等,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初期通常表现为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流口水、咳嗽等症状,部分宝宝不会出现发热症状,随之口腔出现溃疡、疱疹,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有些宝宝皮损部位会很痒,家长们要注意及时修剪宝宝指甲防止挠破后感染。轻症宝宝大多会在1周内好转,疱疹消退后一般不会留疤或色素沉着。
手足口病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当病情加重,宝宝出现持续高烧不退,频繁呕吐,
四肢抖动
、抽搐,乏力、嗜睡、出冷汗、烦躁时应及时就医治疗,因手足口重症会导致患儿出现脑膜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目前重症手足口病可通过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 71)预防。
手足口病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即可辨识,如需明确确诊则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查血可见轻症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可增高。危重病型患儿白细胞计数则明显升高;鼻咽拭子、气道分泌物、疱疹液或粪便标本中Cox A16、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另外,重症患儿仍需进行
末梢血糖
、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心肌酶、心电图、核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
那么重点来了,中医是如何认识手足口病的呢?
中医眼中的手足口病
结合手足口病的发病季节,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为中医的“温病”范畴,且更多地表现为“湿温”病特点,为感受湿热疫疠之邪所致。
发病多因夏秋时节脾胃功能多为湿困而呆滞,外界湿热之邪易乘虚而入。
临床可表现为:头晕发热,恶心欲呕,胸脘痞闷、周身酸沉乏力,小便黄赤,腹中阵痛,腹胀矢气,大便欲解难解,或腹痛即泻等。舌象通常表现为,舌尖红,苔厚腻,或白或黄。
手足口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手足口病因多感“湿温”而致,因此治疗多寒热并用,重在芳香化湿、清热利湿兼以清热解毒,临床一般根据湿热比重、湿热之邪偏重在上、中、下三焦的区别进行具体寒热、芳化药物的加减配比。
1.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证
:除手足口病典型疱疹表现外兼伴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尖微红苔白腻。治疗当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多用
三仁汤加减
;
2.湿温时疫,湿热并重证
:除手足口病典型疱疹表现外兼伴有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小便短赤,或腹痛泄泻,舌尖红苔白腻或黄腻。治疗当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多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
3.瘟疫热毒,气血两燔证
:除手足口病典型疱疹表现外兼伴有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或吐血、衄血,四肢抽搐等,舌绛唇焦。治疗当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另外,除湿热比重外,还需注意湿温病邪在上、中、下三焦偏重。
如在
上焦宜重开宣疏解
,可加减淡豆豉、薄荷、半夏等;
在
中焦则重芳香化浊,辛开苦降
,可加减佩兰、石菖蒲、厚朴等;
在
下焦则宜通腑宣化、清解疏利
,可加减虎杖、大黄、滑石粉、车前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西医目前对于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中医治疗重点也不在杀灭病毒,使疱疹立刻迅速消退,而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通过清利湿热,芳香化浊,清热解毒等,将身体调整到较好的状态,从而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
另外,如果宝宝疱疹局部有明显不适,可适当采用一些外治手段进行干预。
1.注意宝宝口腔的清洁,可在进食后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
2.宝宝口腔疱疹破溃,进食困难时,可用开喉剑喷雾喷至皮损处,加速恢复;
3.宝宝手脚、四肢疱疹处瘙痒较甚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藿香正气液外用。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1.及时接种肠道病毒EV 17疫苗,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
2.注意宝宝手卫生,要勤洗手;
3.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或
前往
人员密集地游玩;
4.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及时清洁和消毒宝宝接触使用的物品,如奶瓶、碗筷等;
5.及时清理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并注意及时消毒;
6.宝宝感染后可用热水浸泡衣物,及时消毒家中家具,阳光暴晒被褥等。
手足口病轻症一般及时就诊,正确调养,可在一周左右恢复健康状态,感染期间要注意给宝宝清淡饮食,主要忌口生冷甜腻,难消化食物;还有夏季虽炎热,但空调一定不要开太低,以免宝宝反复受寒,加重病情。
配图 | Midjourney/摄图网(已购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