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整理师,100个故事。今天介绍的整理师,是来自上海的
嘿姐
。她是一朵的同行和研究生同学的前同事。
本文作者
舒安
,是本号“风声”栏目特派记者,“整理师”微信号运营人。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嘿姐亲自发声,3分钟,教你叠毛衣的技巧。春天来了,正好把厚毛衣收起来!
▲
高颜值实力派嘿姐
◆
我的印象
整理收纳领域泡久了,慢慢发现你会在变得越来越好的路上越走越远,无论整理、自我形象提升、生活方式、性格、自我追求。这就是整理的魅力所在。
尤其是颜值。
听说现下颜值已经变成刚需,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屑,这就是时代流行趋势。早在若干年前,杨澜就说,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在,发现你的内在美。
我所认识的整理师,高颜值实力派的不在少数。嘿姐是其中之一。
她有个公众号叫“嘿姐趣生活”,特别有意思,每每看得入迷。后来发现我们居然都在同一个整理大群,很是意外和惊喜。
群里对嘿姐颜值一致高赞,在我看来,在整理收纳方面,她也有自己非常独到的经验和理解,引用papi酱的话叫: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嘿姐其人
嘿姐其人:
-
媒体从业者,现任国企公关媒介总监。
-
中国第一批专业整理师,现已取得日本专门家协会收纳整理二级资格证书。上门整理咨询指导近2年,客户中不乏明星、主持人、CEO等高知人群。
-
曾多次被沪上主流媒体采访报道。
-
视频家居达人,公众号/微博“嘿姐趣生活”,粉丝2万。
-
师从日本整理大师广泽克美,广泽老师是日本专门家协会理事、日本housekeeping协会会员,日本NHL电视台生活栏目常驻嘉宾,曾出版过《玄关收纳心机》《整理与工作》等多部书籍。
▲嘿姐在整理现场
坐标:上海
职业:国企公关媒介总监
目前状态:兼职
形式:团队
主要服务内容:上门整理咨询服务、承接企业培训、新媒体传播
与嘿姐的Q&A
▼▼▼
�
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整理,契机是什么?
2015
年初开始关注整理,契机是看了一篇有关近藤麻理惠的报道。
近藤凭借《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则》成为《时代周刊》
100
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我从小也喜欢倒腾衣橱、整理东西,看完之后深受启发,本着对整理的爱好再加上身处媒体行业的一点经验,决定开一个公众号,推送整理家居相关的内容。
▼▼▼
� 整理给自己带来什么改变?
小时候开始,我就发自内心地喜欢整理,总觉得看到乱糟糟的衣橱、抽屉就心烦,会陷于找不到东西的困扰。整理完之后就很安心,现在想来也许是因为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物品之后增加了生活的自信。
我觉得,环境整洁是其次,整理最重要的,还是能给我们心灵带来改变。因为断舍离,我买东西更加谨慎了,因为反复思考整理,我越来越认识到:
人才是生活主角,物品都是为人服务。
▼▼▼
� 自己是如何学习整理的?出于兴趣还是职业思考?
开了整理公号之后,开始恶补整理知识,买了一大堆书籍。现在市面上的整理书籍,如韩国
casa
妈咪、山下英子老师的书我基本都读过。
为了积累素材,开始上门实践整理。先从认识的朋友开始,再到通过公众号接触陌生客户,反复总结经验,现在也形成一套自己的整理微课。
我经常会上一些国外网站搜集整理的案例和素材。自我认为
没有所谓最好的整理,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我也考取了
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
的
整理收纳师二级资格
,正打算考一级。
学习整理是出于兴趣,我本身是在媒体行业工作,虽然是个整理师,但我更希望做一个传播者,如果能用传播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整理、自我整理,我觉得意义会更大。
▼▼▼
� 之前媒体从业者身份,对整理收纳有什么帮助吗?
非常有帮助,媒体行业通常都能接收到很多第一手资料,这点对我自己学习能力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媒体经验让我在写公众号时上手很快。我也尝试制作视频,从脚本撰写、策划、剪辑一手包办,这几期的阅读效果都特别好。
媒体人还有一个比较广的人脉圈子,这点也给我的整理事业带来很大帮助。我找到了很多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或志同道合之人,包括日本整理老师、家居设计师等等。
当然最重要一点,媒体行业其实是各个行业的观察者,现在消费升级理念很流行,物质越来越丰富、信息越来越繁杂,引发我们思考的不再是买买买,而是“取和舍”。我常说,每个人在做决定时,选择不去做什么和选择做什么同等重要。
整理恰好就是这样一件事情,是能
让大家“断舍离”之后回归本质的通道
。
▼▼▼
� 你觉得目前在整理收纳方面,最擅长的是哪方面的整理?
个人认为,我最擅长的是做整理美学设计。很多人觉得整理就是把家里打扫整洁,其实远远不够。
整理还需要体现美感,毕竟这是个看颜值的时代
(笑)。
一个人的家要体现出屋主的个性,你是个怎样的人,你希望大家认为你是个怎样的人,这都是你家的调性(个性)
。在让家被自己心动物品包围的基础上,我希望告诉大家怎样打造一个美好的家。
▼▼▼
� 如何宣传和推广自己,获取客户数?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公众号,自己的公号几乎每天更新,还会找一些
KOL
合作互推。线下是举办培训讲座,吸引客户和粉丝。
▼▼▼
� 目前累计的上门服务数量/课程/沙龙/讲座、收费标准/计费方式、收入方便分享吗?
最近刚做过统计,上门服务约
55
家。
我们团队大部分人是兼职,所以现在暂停上门咨询服务,一对一的整理咨询还在进行。其余时间我们希望专心研发课程,做精品内容。
上门整理服务收费在
300
元/小时,基本上一次整理收费在
2000
元左右。收入并没有具体算过,它并不是我唯一收入来源。
▼▼▼
� 在整理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吗?
从业务角度来说,最难的是
指导大家断舍离
,这和我们中国人勤俭节约的美德很有关系,每个人对物品的感知、执念都是不一样的,要让所有人接受断舍离的概念,对我而言每次都是新的挑战。
从整理的发展上来说,我觉得最难的是
普及
。在积累了这么多案例之后发现,大部分人家里杂乱原因大体相同,这些人都有一定收纳意识,愿意花钱请整理师就是一个体现。但是一个人上门的力量很有限,怎样让他们平常自己学习一些简便易操作的整理技巧、养成整理习惯或许会更好,我想我会花更多的心思去研究这些问题。
▼▼▼
� 对想从事或已经从事整理收纳工作的人,想说点什么?
想成为一名整理师,一定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首先你要
有兴趣
,在大量重复劳动中仍然保持一颗热爱的心;
其次你要愿意
花心思
,不断优化自己的整理过程,毕竟服务行业,用户的体验感很重要;
最后你还要
有个好身体,
不论是上门整理还是培训讲课,都是体力活儿你们懂的。
▲上节目
▼▼▼
� 你觉得自己有意愿对国内的整理收纳行业做点什么吗?如有,具体是什么?
我非常愿意为国内的整理收纳行业出力。
一个行业之所以能是行业,一定是很大一群志同道合之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我希望将来能和全国的整理师一起
成立属于我们的行业协会
,形成我们中国自己的
整理收纳行业标准
,搭建热爱整理和享受整理的平台,向好而生,让更多人体会到“整理收纳”给生活和自己带来的好处。
▲生活中的嘿姐
整理师嘿姐与第1整理术
1、你从什么时候关注到第1整理术?有哪篇文章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应该是很早就关注了,早到什么时候都忘记了(笑)
一朵本身就很nice,也是媒体行业的资深人士,和她交流就能发现她思路很清晰,对于想做的事情有自己的坚持,另外她的文字温柔细腻,读起来就很愉快。
第1整理术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小心,别中了“极简陷阱”!
》。很多人觉得整理就是教大家扔扔扔,我觉得不是,虽然不少人崇尚极简生活,但生活里还是应该有些烟火气。我们要告别“多余和鸡肋”,而什么是“多余和鸡肋”,每个人心里的准则应该是不一样的。
2、如果可以给读者推荐一篇近期你读到的、对你启发很大的文章(来源不限),最好与整理收纳有关,也没有没关系,会是哪一篇?
近读到一篇文章《一个人怎么过周末,决定了他的段位》,是我非常喜欢的公众号“插坐学院”的一篇内容。
休息日占了我们一年之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好好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做些你感兴趣或者能获益的事情,这里的获益指的是令生活有积累,令自己有成长。
整理好自己的人生,其实才是最高级的整理啊。
3、如果有幸邀请到您开设微课,你最想给读者朋友分享的话题是什么?
最想分享的是:
1) 为什么你有一整柜的衣服,常常穿的还是这么几件?为什么你家有几十个杯子还是会忍不住买买买?从整理的角度去梳理你的购物观。
2)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整理师,哪些是你的必备技能?
常见问题
问:如何联络嘿姐老师?
答:嘿姐的微信公号为“嘿姐趣生活”。
问:我是(准
)整理师。我想分享我的故事,怎么投稿?
答:后台回复“我要分享”四个字,获取自荐表信息,填写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100个整理师,100个故事”计划。
所有被刊登作品的整理师,有机会优先加入我们的内部交流群,行业资讯交流畅通无界限。
问:第1整理术真会报道100个整理师吗?看起来工作量好大呀?
答:其实我们也不确信,中国市场上究竟有没有100个既有上门实践经验、又有心研发理论的整理师。所以,100这个数字,是我们的一个期待。我们更大的愿望,是与被我们采访过的整理师们成为真正的朋友,相互交流,一同助力整个整理收纳行业良性发展。
注明:本栏目设立初衷,是为国内从事整理事业的小伙伴搭建一个展示平台。本号与所报道的整理师并无商业合作关系。读者朋友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可自行找到各位老师互动交流,本号不对网友与整理师的私下交流负任何责任。
©本文作者舒安,编辑一朵,由第1整理术和微信号“整理师”联合发布。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世界太纷繁,我帮你整理
微信ID:diyizhenglishu
微博:@第1整理术
微小店:第1整理术小铺
▼
点这儿,
听嘿姐的3分钟微课
《3分钟,厚重毛衣也能轻巧收纳》
● 欢迎留言向嘿姐提问,或提出你想听的微课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