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还有多人在追这个节目,今天补完了盲选阶段的表演,
把一些印象深刻的选手剪辑成了一个视频合集
,来做个简单的总结吧。
(按照出场顺序
)
1、
崔佳莹《我敢
》,音色、唱腔、
发声方式与细节处理,都非常像阎奕格,唱得很精细,像台湾唱片女歌手,但感觉她来错了地方,就像之前我说的,同样的水平的若去一个更会包装意义的节目会备受赞誉,但来到了《好声音》只会被人挑着刺欣赏,第一期播出时我看网上评论,讨论她唱歌的人并不多,反而讨论她是传言中的富二代,家境如何优越,给了节目组多少钱的倒是很多。
2、马杰雪《太阳》,音色像是吉克隽逸与邓紫棋的结合体,条件非常出色,但她最让人有好感的一点是,她的声音里,有一股像是来源于土地般的雄浑与朴实,这种气质也融进了她的声音里,开阔、单纯而且坚实。
3、吉萨莎玛《等风来》,她应该是能走到比赛后面的选手。
我看她的第一眼,感觉长得像韩国女歌手Ailee,听她的第一耳,音色与强声方式像丁当,然而再仔细一听,音色也有些像Ailee,又仔细一观察,长得也有点像丁当。
这让我越来越确信,人的声音与脸有着高度相关性。
《等风来》这样的歌,就像第一期《得知平淡珍贵的一天》,多半是导演组选的。
我认为她有一个非常好的条件,最好是走欧美Diva路线,但是由于技术、音乐审美与自我认知的一些限制,走这种“轻”式民族流行风的路线也算是一个折衷的选择。
4、李芷婷《你敢不敢》,像是弱一级的陈芳语,典型的东南亚华人的声音,你听她的选歌与唱法以为是个小女生,但是会突然给你来一首粗嗓门的欧美流行。
这样的声音听起来十分“非社会化”,大陆少有这样“非社会化”的嗓音,之前台湾选秀《声林之王》里有不少这种类型,她们一般不演唱高难度歌曲,现场审美跟唱片审美很统一,更适合录唱片。
5、崔一《远方》,音色里有金志文与张杰的成分(但是声音气质听起来并不,呃…),五官有任泉与秦昊的影子,他的发声方式其实很不错,声音的膨胀感非常好,这种膨胀感未必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但声乐狂人王力宏一定可以,所以王力宏对他的喜爱我很能理解。
6、贾铮《I Will be fine》,盲选阶段最接近华语零零后形态歌手的一位学员,气质很新,声音的自由度与无负重感明显好于上一代人,这种演唱风格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成为年轻一代的主流方式,我很看好她,但是在一个传统型选秀里不知能否走到后面,感觉她可能来错了地方,应该去参加第三季女版《明日之子》。
7、斯丹曼簇《忘我》,这也是一位气质很新的学员,把她剪进来的原因是,她身上有着新与旧两种形态的交织,她的声音气质有着零零后的“新”,但同时她还有着强大的声音机能,这种机能堪比袁娅维与去年的邓紫霄(当然技术上还远没有达到),两者兼备起码在当下还是不多见的。
8、由博文《Simon》,不像是中国人的声音,很像韩国男歌手的声音,位置很沉,特别是那句“我们能吗”,那一声有种年轻任宰范的感觉,我还真没有在华语男歌手中听到过这样的音色(汪峰偶尔会有那样一个音色),还挺难得。
9、旦增卓嘎《时光谣》,这位学员有着不俗的气质,她的表演,也是“声音是人的内在气质与人格延伸至外在”的一个佐证,沉稳内敛又开阔大气,云淡风轻却还有一点羞涩,这种气质都能在她的声音里听出来,这样的歌手应该还会是独立原创音乐人,演唱在她的音乐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类有实力的藏族歌手在近年好声音上并不少见,但旦增卓嘎比他们多出的一点在于,她有一份时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