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说:『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
国内盛传还有另外半句:“但是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我特意去查了一下wikiquote,这句话产生于1903年。1932年9月被发表在Harper's Monthly上。
一个没有经过早期引用的版本是:
"Genius is one per 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Accordingly,a 'genius' is often merely a talented person who has done all of his or her homework."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因此,天才不过是一个能完成他自己工作的聪明人而已。
原话是没有后半句的。
可为什么会人为的加上一个后半句呢?
做过产品的人都知道,完成一个产品的99%,大概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剩下那1%,有可能需要一年。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特勤奋,经常废寝忘食。可就是没什么成效。有时候我们会劝他,放松点,别老趴在那上面,出去转转,说不定就有灵感了。
只要是汗水,流了就有收获。
灵感不行
。
你不能给她安排一个时间表,说什么时候派车去接她。
你接她,她也不一定来。
飞机也不行。
灵感是不可预期的
。
有一段描述灵感的文字是这么说的:『
灵感就像蝴蝶,美的让人惊叹。但又飘忽不定,难以琢磨
』。
我们无法预知一定可以捕到蝴蝶。但是却可以选择捕捉的地点以及工具,从而加大捕获的概率。
猎人很清楚这一点。
越有经验的猎人越是如此。
这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如何训练你的大脑,像天才一样思考
。
两天前,和爱人在昆玉河畔散步。
她说,你给小柠檬讲个故事吧。然后我就想起了阿基米德(小柠檬同学还没出来。不过应该快了)。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这位古希腊最著名的数学家和力学家,出生于西元前三世纪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一天,城邦统治者赫农王让工匠替他打造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赫农王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假。他要求阿基米德作出判断,这顶王冠是不是由纯金打造的。
问题卡在了如何测量王冠的体积上。
如何测量王冠这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阿基米德很久,始终找不到突破点。有一天他去洗澡。
当他坐进澡盆,看着水慢慢溢出来,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感觉身体被“闪电”击中了
:为了容纳身体的体积,澡盆里的水就会溢出。
同理,
为了容纳王冠的体积,
澡盆里的水也同样会溢出。
因此,
他只需要把王冠放进装满水的容器里,再测量溢出的水,就可以得知王冠的体积。有了体积和重量,就可以测量王冠中黄金的密度了。
阿基米德兴奋的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上穿,赤裸着身体跑到叙拉古的城街上,兴奋的大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金匠造假案。它帮助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直到今天,人们还在应用这个原理来计算船舶的载重量。
当你被一个问题困扰时,它会干扰你内心的平静。你很容易被限制在原有的认知里无法自拔。真正的突破,可能产生于你不再思考这个问题的当下。它来自于专注与漫游模式之间的切换。
我是一名老程序员。
有一名更老的程序员告诉我:“
当你找不到解决方案时,那就站起来,去洗个澡
”。(他的名字叫Kent Beck)。
1782年,那会儿还没有子弹这种东西。
他们使用的是散弹。先打出一大片溶铅,冷却后再进行裁切。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铅弹丸,歪歪扭扭,坑坑洼洼,形状很不规则。
射中目标的运气成分远大于技巧。
铅弹的质量很可能直接影响一场战役的结果。很多人都在尝试制作出质量更高、“射的更准”的散弹。
这其中就包含威廉.华茲。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他走在大街上,天上下着雨,但落下来的并不是雨水,而是那种质量更高、射的更准的散弹。那些铅弹落在他的脚边,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完美球形。
华茲从梦境中获得了灵感。
他把家改造成了一个六层高的楼房。在每一层的地板上割出一个洞,形成通风井。在最底层摆上水槽。他带着铜筛和熔铅液,跑到通风井的最上层,将熔铅液倒进铜筛。铅液通过铜筛,穿越通风井,从六楼坠落到一楼的冷水槽中,因重力均衡拉扯能创造出完美的球体。
华兹找到了制作铅弹的方法。并于当年申请了专利。
和阿基米德不同,华茲的灵感来自于梦境。
很多人的灵感都来自于梦境。
著名的发明人荷维(Elias Howe)曾经梦到自己被一个原始部落抓走,他们用锋利的长矛指向他。然而荷维却在那些指向他的矛尖里发现了孔洞。就这样,荷维设计出了缝纫机,为制衣产业带来了革命。
这个缝纫机的窍门是:『把针孔设计在针尖的位置』。
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他的火炉前打了个盹儿,梦到了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从而灵光一闪猜想出了苯分子的结构。
有人曾经质疑滚石乐队的《Satisfaction》(无法满足)是在嗑药状态下完成的。而实际上那是理查兹在汽车旅馆宿醉前的一段创作。除了前30秒的开头小节和歌词外,剩下所有的时间都是这哥们的鼾声。
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 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他在睡觉前,会将手肘杵在桌面上,用手掌托着下巴,在手掌与下巴尖放置一个汤勺。
进入睡眠状态后,汤勺会掉在地上,将他吵醒。然后他会把此刻浮现在脑海的概念草绘下来。
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也有类似的习惯,当他坐在椅子上打盹时,手里会握着一些弹珠。
当弹珠掉落在地面上时,他就会立刻把当时浮现在脑海的东西记下来。
有些人生经验和技巧,只需要知道就好,不需要了解它背后的原理。比如自行车,没有多少人了解它背后的原理。但几乎人人都可以享受它带来的便利。
有一些经验,你必须了解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样你才知道如何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有人喜欢在洗澡的过程中寻找灵感。
有人喜欢在睡梦中寻找灵感
。
Siri的共同开发者切尔(Adam Cheyer),喜欢在11点左右上床,带着问题入睡。第二天清晨与他一起醒来的是新的灵感。
有人喜欢在散步的过程中寻找灵感
。
爱因斯坦认为在海边长时间的散步,对他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我才能倾听到大脑在想什么”。
有人喜欢在冥想的状态下寻找灵感
。
约翰.列侬及其组建的披头士乐队曾在瑞诗凯诗的一个修道院学习冥想。在此隐住期间,他们曾创作出48首经典音乐。包括著名的《Back in the USSR》、《Dear Prudence》以及《I'm So Tired》。
这些方法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
我曾经在一些创新的课程中引入冥想,对有些人来说,他们更喜欢在这个过程中摆弄手机。我也曾像达利一样,在手掌和脸颊之间填加了一个汤勺。汤勺摔碎了不少,但一直没有获得灵感。
了解背后的原理,可以帮你寻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方法
。
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马库斯.雷切利(Marcus Raichle)在1997年发现了
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也有人翻译成预设模式网络)
的存在。这是大脑在不做任何工作时的默认网络模式。当我们专注于做某件事情时,默认网络模式就会安静下来;当我们停止做工作时,大脑就会切换到默认网络模式。
举个例子。
当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在一个熟悉的道路上散步时,你的大脑就切换到了默认网络模式;当你回到电脑前,准备完成一段录入工作时,你的大脑又切回到了执行网络模式。
执行网络靠近头部前方的位置。能够帮助你专注于一项事物,达到特定的目标。我们在生活中一直被训练的就是这种执行网络。如何完成一项工作,小麦的最佳播种时间,如何完成一份Excel表格,这些都是执行网络负责的事情。没有执行网络,你就像是一个三岁的小孩。
当下,你正在使用执行网络来阅读这段文字。
执行网络带来的更多是限制。毕竟你需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从三岁开始,我们就被教育不能做什么。默认网络往往没有这种限制。
生活中,你是不能飞的。
但在梦里可以。
洗澡的时候也可以。
我经常会在散步的时候做白日梦。
这三种状态都可以给我们带来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