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rmstrong
编辑 | Dean
2016年2月,天广实生物“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IL62注射液”申报IND;2017年8月,百奥泰生物“重组Fc糖基化修饰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申报IND。2款抗体药物均为增强ADCC效应的新一代CD20抗体药物,对标药物为罗氏上市的抗体药物Rituxan(
利妥昔单抗)
和 Gazyva(Obinutuzumab)。
CD20抗体研发历程
CD20抗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为人鼠嵌合抗体,如利妥昔单抗;第二代为人源化或全人源抗体以降低免疫原性,如奥法木单抗;第三代为工程化抗体,通过增强ADCC作用等方式来增强抗肿瘤活性,如Gazyva。
除上述代次分类外,CD20 抗体还可以分为Type I型、Type II型。
Type I型如利妥昔单抗、奥法木单抗等,与CD20的结合会将CD20定位到脂质双分子层(Lipid Rafts),进而激活补体系统清除CD20。低密度的CD20被认为与一些患者治疗不响应有关。Type II与CD20的结合则近乎垂直的酵母,不会激活补体系统。
因而,Type I型CD20抗体的CDC活性强,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治疗不响应(尤其是CLL、FL患者)。
GA101即Gazyva(
Obinutuzumab
)的创新点在于提高ADCC效应的同时弱化CDC效应。其提高ADCC效应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细胞系,过表达wild-type β
-
1,4
-
N
-
acety
l
glucosaminyltransferase Ⅲ
和
wild-type
Golgi -mannosidaseⅡ
,
减少岩藻糖修饰来实现的。
CD20市场格局
目前上市的CD20抗体药物包括Rituxan、Gazyva、Zevalin、Bexxar、Arzerra、Ocrevus。Rituxan是首个CD20抗体,也是获批适应症最为广泛、销售最为成功的CD20抗体药物。
附表 FDA批准的CD20抗体药物
商品名
|
上市
|
适应症
|
Rituxan
|
1997
|
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
Gazyva
|
2013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滤泡性淋巴瘤
|
Zevalin
|
2002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Bexxar
|
2003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Arzerra
|
2009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Ocrevus
|
2017
|
多发性硬化症
|
利妥昔单抗美国专利于2016年到期,罗氏极力推广Type II型的Gazyva来替换。目前Gazyva获批适应症仅包括CLL、FL,这也是作用机制上看CDC可能影响治疗响应的适应症,2017年底,FDA将会就Gazyva扩大FL治疗范围作出决定。由于适应症范围远不及Rituxan,Gazyva 在2016年的销售额仅为1.96亿美元。未来若要取得更大成功,Gazyva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国内新一代CD20抗体
国内跟踪Gazyva研发的包括天广实、百奥泰生物等药企,其中天广实研发的MIL62同样为敲除岩藻糖修饰的CD20抗体,百奥泰则进行Fc糖基化修饰改造(细节未知),均明确为增强ADCC的CD20抗体。
天广实的MIL62专利已于2017年11月下旬公开,小编可借此简要介绍其创新点。MIL62抗体氨基酸序列如下:
MIL62抗体去岩藻糖的实现方案为,ZFN技术敲除CHO细胞系的GFT基因,得到CHOK1-AF细胞系,表达的抗体基本无岩藻糖修饰。起始细胞系为来自ATCC的CHO-K1细胞系。
经过改造的CHOK1-AF细胞系,表达的MIL62抗体基本完全去除了岩藻糖修饰(无F),相比之下,Gazyva则仅去除了50%岩藻糖修饰。
小编总结
罗氏针对Gazyva进行了细致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相对于Rituxan为强ADCC活性、弱CDC活性。作用机制上看,对于可能因CD20清除产生利妥昔单抗治疗不响应的CLL、FL适应症,会有明显的优势,快速获批后可寻求推广到其他适应症。天广实、百奥泰生物的新一代CD20抗体并未提到是否弱CDC活性,小编分析其为单纯的强抗肿瘤活性,定位上应该是寻求直接替代利妥昔单抗。
参考资料
-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gazyva;
-
MIL62专利:201610791273.1;
-
Increasing the efficacy of CD20 antibody therapy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of a
new type II anti-CD20 antibody with enhanced direct and immune effector cell–mediated B-cell cytotoxicity;
-
New Anti-CD20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B-Cell Lymphoid Malignancies(2011)。
欢迎加入小编团队成为小编一员
请加 小编微信号:wuwenjun7237
如有技术解读、行业洞见愿意分享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email protected]
版权为生物制药小编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生物制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