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募格学术
募格学术提供科研工作者关心的各类学术与生活相关资讯与信息,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的发表英文学术文章,助力于中国学术之崛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社会学理论大缸  ·  文献综述,会述不会「评」怎么办? | 宇凡问答 ·  昨天  
弗雷赛斯  ·  Pubmed停止更新了? ·  1 周前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周日讲座丨如何写好文献综述?三大类型和三种写法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募格学术

有一种留学群体叫作博士: 悉尼大学陈子斌的博士生涯 | 留学圈

募格学术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9-11 12:33

正文

本文转自留学杂志,原载于《留学》杂志总第88期

提到海外留学博士,一般人很容易想到博学、严谨、论文、实验,等等,然而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又与其他普通人无出其右,只不过加上“海外”“留学”“博士”这么几个关键词后,便多了一些说不出的味道⋯⋯



博士生群体作为象牙塔顶尖的一群人,常常象征着智慧和博学,他们承担着国家甚至人类创新和发展的重担,是各国和各企业争先抢夺的人才。另外,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有能力读博士,日常生活中从事一般工作的人接触博士的机会也相对少一些,从而博士往往自带光环且自带神秘感。海外留学的博士生群体在广大的留学生中也是凤毛麟角,海外留学博士真的如此高不可攀,如此神秘莫测么?


热爱和兴趣是读博主因
“永远有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文献”


在国内完成博士学业少则三四年,多则七八年,海外平均也要四年的时间,期间所需的决心、毅力和专注程度不可言说。是什么吸引着博士生们在这条学术之路上走下去?有的人读博是因为暂时逃避找工作,有些人是因为追求博士的学历光环,但更多人读博士是因为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出于对研究领域的兴趣和想要接触该领域最新科研动态和成果的欲望。


刚刚毕业于澳洲悉尼大学铁电材料机理方向的陈子斌博士就是如此。本科阶段他曾经在国内学习生物医药专业,研究生也是去澳洲继续学习该专业。当《留学》记者问他为什么转换到材料领域时,他说道:“在读硕士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到材料学知识,觉得很有趣。”当时,石墨烯、高温超导材料很流行,媒体也铺天盖地地宣传石墨烯的优秀性能。“正好在课堂上有接触的机会,课下就去仔细查阅了很多书籍和著作,看后觉得材料学领域广阔。于是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对它的研究兴趣也愈发浓厚,想要钻进去看看的想法促使我换了专业。没想到这一学,就是六年。”


陈子斌和同为博士的妻子


博士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探索前人未涉及的领域,这个属性决定其学习方式的特殊性。如果说本科和研究生时期还有具体的课时和学业任务要完成,博士阶段就要全凭自我鞭策和驱动。导师很少具体规定做什么,最多在研究大方向上给予指导,大多数时间靠自己对课题的理解,从中发现缺陷和不足,提出新的想法,进行新的探索和改进。


博士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大量的文献,按照某博士导师的说法:“相关领域能找到的所有文献都是要读的,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句话就能引起创新的灵感。”因此,读博士,可能意味着永远有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文献。若非真正出于对研究领域的热爱,很难沉下心来搞学问、做研究,也很难忍受研究的清苦生活。所以,兴趣和热爱所学是在读博道路上的最佳强心剂。


博士生活还意味着要经历艰苦的工作条件。袁隆平教授曾说:“书本、电脑种不出水稻,不下田的学生他不培养。”通过袁教授的话语,可以看出很多科研成果来自实验室、天空、海洋、农田、荒山野岭、冰天雪地⋯⋯有时科研不仅仅意味着阅读大量文献、学习已有的理论知识,走在科研实验场所的一线探索新的发现更加重要。


“在读博这条路上,一定要学会沉下心来,做一些在别人看来可能很枯燥的事情。另外,想要愉快地走完读博这一条路,内在驱动力都应该是对于本学科的热爱。”陈子斌告诉《留学》记者。


读文献 写论文 做实验 写代码
参加学术会议 当助教

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以基础学科学习为主,重点输入理论知识,而博士阶段研究领域愈发专业和狭窄,需要在充分研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选择的方向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会息息相关,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学科未来发展以及课题组导师在领域中的贡献和权威程度。


有人说博士生涯的开始也相当于提前开启了职业生涯。不仅仅因为博士在很多国家都有工资收入,更是因为博士生涯的履历极其珍贵。博士的生活除了读文献、写论文、做实验、写代码外,有时也需要去参加学术交流峰会。课题组和导师在相关领域的高知名度以及权威性可能会接触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参加这类峰会的人都是行业里顶尖的学者专家,听他们做研究报告,和他们探讨学术问题意味着掌握研究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动态,对于开阔研究思路,寻找科研创新点的价值不言而喻。” 陈子斌告诉《留学》记者。


另外,参加学术峰会也是展示自己的好时机,通过精彩的学术演讲可以充分展示个人风采和科研能力,如果能够让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留下深刻印象,对于以后的发展也会大有裨益。


博士阶段除了做自己研究领域的研究课题外,也有机会和导师一起做项目,这些项目一般情况下是和企业对接的应用项目,对于博士的应用科研能力有所帮助,也可以为课题组和博士生带来经济收益。但是有一些项目和自身科研主题关联不大,会相对分散做自己科研的时间和精力。这时,对于科研进度的把控,对于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科研终归只是i博士生活的一部分,正在享受假期的陈子斌笑的很灿烂


除此之外,博士生通常还会承担助教的工作。国外高校教职人员也比较紧张,在读博士会帮助导师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研讨课课程。比较放心的导师甚至会把判作业、监考、阅卷、招生等工作都交给博士生做。这属于在读博士兼职的一种,很多学生愿意承担这样的工作,相比帮助导师整理文献资料,代课相对轻松和有趣,不仅能够挣取生活补助,而且是很珍贵的工作经验,对于未来想要从事学校教职的博士生是很好的机会。


“中国学生在海外要想有所发展
必须要比当地人的能力高出一个等级”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学生,中国学生在国外读博要勤奋很多,”陈子斌如是说道,“首先是语言,因为不是第一语言,阅读和写作需要花费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像陈子斌这样的博士,一般从早上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周末有时还要加班。


“另外,中国学生在海外要想有所发展,必须要比当地人的能力高出一个等级。”以就业为例,如果中国学生和当地学生的能力在一个水平上,那么雇主一般会选择当地学生。只有当中国学生的能力明显高于当地学生的时候,雇主才考虑招录中国学生。一方面是因为语言和当地人相比没有优势;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需要重新构建社会关系,积累社会资源。


大多数留学生清楚得知道自己的处境,工作量和压力就在那里,没有强迫也没有硬性规定,但是为了完成学业,实现目标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


博士学历并不意味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很多博士毕业生也为工作而发愁。读博士后,学的做的事情越来越专,就业面越来越窄,就业问题也是博士生普遍面临的压力之一。提到这一点陈子斌很有感触:“就业问题国内和国外不同,国外不同国家之间也不同。”


“相比于国内的学历崇拜,国外有些不同,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中不等同于高竞争力。”在国内,学历被看作是很多工作的敲门砖,不少工作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历越高越有竞争力,在国外并不尽然。以澳洲为例,工作薪酬一般按照学历分为几档,博士的起薪相对高很多,一份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博士生去应聘,会被看作是超过工作胜任需求,企业为什么要花费高薪去招录博士生呢?


另外,不同国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博士生的就业选择一般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的研发部门等。很多博士生毕业之后进入博士生站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这一类人群被称为博士后。博士后不再是学位,而是一种工作职称。


国内近几年高速发展,很多高新企业成立,因此有大量的研发人员缺口。然而在澳洲,以第三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少,对于科研人员的需求也少,并不利于博士生就业。相比于澳洲,美国和欧洲等国的情况会好一些。


澳洲邂逅现任妻子
互相扶持读读博

海外生活久了,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思乡就是其中之一。陈子斌也承认,刚开始一两年尤其在临近春节的时候比较难熬,想家的情绪比较严重。但是随着和当地文化的融合以及认识越来越多的朋友,想家的感觉会好很多。发达的通讯技术,可以时常与父母亲人视频聊天,父母利用假期也会到国外旅游,很大程度缓解了思乡之情。


海外生活,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因为语言障碍,有的人因为文化融入,还有的人因为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但是陈子斌表示,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任何困难都能够被克服。


都说博士期间没有抑郁过那一定是读了假博士。这句话不一定权威,但是可以反映出博士期间的生活状态。科研终归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学习而彻底放弃生活的乐趣得不偿失。多培养个人兴趣,丰富业余生活能够更好的适应博士期间的学业压力。另外,如果机缘合适,找一个愿意陪伴你,呵护你的伴侣,在面对压力时能够更好的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陈博士和妻子就是在留学期间相识,她也是澳洲的博士,他坦言,相同的学业背景,使两人之间更加有话题,也能更好的理解彼此。在遇到瓶颈和困难时,是相互依靠的港湾。陈子斌告诉《留学》记者,彼此的支持和鼓励也是他们当初选择继续读博的重要原因之一。


拎客:陈子斌,悉尼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博士,博士后。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期间获得澳大利亚留学生奖学金以及澳大利亚陶瓷学会研究生奖学金。


踏出留学梦的第一步,是否有点儿心慌慌?

募格留学诚意打造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留学申请1对1全程辅导,

帮你快速提高申请成功率,收获心仪offer

500+海外名校精英顾问团为你保驾护航

点击图片,并长按扫描图中二维码了解详情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300-500元),详情请戳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