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蛋蛋妈
蛋蛋妈最近发现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会犯同一个问题——“不把孩子的话当回事”。
有一次和蛋蛋去逛商场,一对母子在一个小火车前僵持不下,孩子想让妈妈抱,但妈妈觉得孩子应该自己走。
无论孩子怎么说,妈妈都没有妥协,竟然自己就转身走了,孩子一边哭一边大声喊:“妈妈,别走!”,但是这位母亲始终都没有回头,直到孩子跌跌撞撞的摔了跤,妈妈才停下了脚步。
直到这时,这位妈妈才发现,原来孩子下小火车的时候扭了脚!小小的脚踝因为刚才的追赶,更是红肿了几分,让人看了心疼。
如果当时这位妈妈能够耐心的去问问孩子为什么想要抱,也许受伤情况还不至于如此。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用大人的思维去定义孩子
,所以总是忽略他们,觉得他们说的话无足轻重,不仅如此,当孩子提出要求时甚至还会用一些“延迟满足”的借口去敷衍孩子。
这样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家庭亲密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其实孩子往往比我们想得更懂事聪明,特别是下面四句话,一旦孩子说出口,家长千万别忽视,别让你的“吝啬”毁了孩子!
“陪我好吗?”
因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陪伴就显得尤其珍贵。
如果孩子对你说了这句话,家长们真的该思考思考,是否自己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太少,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在一期《少年说》的节目中,一位女生就在天台上对着自己的母亲哭着喊道:“我希望你们能不能分一点点时间,一点点时间给我。”
当孩子小心翼翼的将这句话说出口时,蛋蛋妈也不免泪流满面。
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孩子,都离不开家长的用心陪伴。
但是家长真的太忙了,工作和孩子很难两全,但即便如此也请每天花1个小时陪陪孩子吧,放下工作和手机,和孩子好好交流感情,了解孩子吧。
要知道家长的陪伴能够带给孩子的不止是身体上的照顾,更是心灵上的成长!
“我想自己做!”
也许一开始只是一些小事,比如系鞋带、穿衣服,但也已经是一个大进步了。
如果此时家长忽略了孩子的这一请求,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在一项研究中显示:成功人士,小时候更倾向于依靠自己而不是父母来解决问题。
所以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是带领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之前应采儿就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自己儿子做饭的照片,收获了十多万的点赞。
孩子想要自己动手时,家长千万别嫌麻烦,请陪着他一起动手完成吧!
“你看我做得好吗?”
孩子不断询问家长“我这个好看吗?”“我是不是很厉害?”的同时,也是在
寻求来自家长的认同感。
没有认同感的孩子往往很容易自卑,就像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从小被父亲否定的松子一样。
长大后,卑微的祈求爱情,木讷的选择工作,最后抑郁一生也无法从自卑的情感中抽出身来。
而长期受到家长正视并且鼓励的孩子,会更有自信,在社会上更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以当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作品”来问你是否好看时,哪怕你正在忙,也请花一分钟的时候夸夸他,让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可以不要骂我吗?”
孩子其实在犯错后是知道自己的问题的,他们通常也会感觉到十分的内疚和自责。
这时候如果家长还正在滔滔不绝的说孩子,会
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影响,让孩子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记得有一期《爸爸去哪儿》节目中,面对生气的陈小春,儿子连问三遍:“你可以不要生气了吗?”
让陈小春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过于严厉,这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之后父子关系也更加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