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蕨经
医学、天文、艺术。靠谱到令人发指、幽默到寒冷刺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蕨经

极简科普:选择标准治疗之外的方案治疗癌症的危险性

蕨经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06-25 21:1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上次的文章: 极简科普:癌症的标准治疗,意思绝不是最普通最平民最低级的治疗。 里分享了要点:疗效确切获得科学证明,理应向所有患者建议的是『标准疗法』。反之,效果没有被确切证明,不应该向患者建议的就是替代疗法(Alternative Medicine),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又被称为『未批准疗法』。


我们说,在循证医学领域真正具备靠谱素养的医师也好专家也罢,是几乎不可能对患者推荐标准治疗以外的方案的,可以说越爱惜自己羽毛的越不敢松口随意推荐任何标准治疗以外的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Why?


为什么说,标准治疗以外的选项是危险的?


无数人,哪怕以及具备循证医学思维方式的很多人,也都可能在心底抱有这个疑问:Why?在这信息爆炸泛滥、唾手可得的时代,当你看到身边的网上、书店里有着排山倒海的书籍或者资料、文章在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着多样性突破天际的标准治疗以外的治疗方案、膳食疗法等等建议的时候,忍不住产生下面这样的想法是极其自然的:


『我也没有期待一定有用,但如果万一有用了呢?试试不行咩?死马当活马医,万一有用了有什么不好呢?没必要一棍子打死任何东西吧?』


来来来,我们就在这里好好品味一下。这样的句式里有一个特别经典常见的POINT:


万一有用的话有什么不好? 所以不要一棍子打死。


在网络上,一些话语方式比较激进的现代医学、循证医学的支持者有时候会顺遂推舟地反向利用这句话制造噱头:『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乱棍打死!』这话我不是不能理解其中的价值,但也有担忧: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类似这种情绪休克疗法的,尤其当这样的话本身戏谑有余、证据不足的时候,反而可能引发反感,令本来还处于犹豫摇摆中的对方更加强硬地坚定自己错误的观点或者迷思,这对科学观念的普及与沟通并没有好处。既然观点是基于循证与科学的,那就最好还是基于理性与冷静去沟通,而不是随便去创造一种本质上与科学、理性乃至逻辑无关的居高临下的戏谑讥讽的口气,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话有点扯出去了,立即收回来。必须承认纯粹从理论上讲,『试试不好吗?不要一棍子打死』这类观点不是没有道理:既然是概率的问题,那么只要尝试了总有一定可能性真的有效。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严谨靠谱的医生或专家几乎不会去推荐呢?


这根本上是因为,尝试本身不是问题,但想要通过替代疗法,也就是未获批准疗法真正收获显著效果的可能性,极低极低。著名流行歌手李玟就曾经用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DiDadi阐述了她对于这件事的感想。在歌曲中她唱道:


『低大低大抵,低大低大抵,低大低大抵,低大低大抵,低大低大抵,低大低大抵,低大低大抵,大低。。。』意思就是非常低非常低,低了下面还有大低,低到不行。。。←这当然是个玩笑,但事实是: 替代疗法可能有效的概率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低。 这就好像当你觉得自己生活很窘迫你跑去问一位智者究竟应该如何改变人生的时候,有责任心的人只会劝你好好改善自己不断学习争取找到一份体面的好工作或者自己创业咸鱼翻身,而绝对不会说:我建议你明天开始天天上街排队买彩票一样——想要靠彩票改变人生理论上不是不可能,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性渺茫到绝大多数人很快会绝望,而且还可能害人害己。


那么替代疗法会有效的可能性具体有多低?我想大多数人会猜大概只有5%或者10%这样子吧?这背后的思路是:看到各种对于癌症替代疗法的广告宣传,好像看上去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家家都有自己的道理和独门绝活,有效率貌似相当高,因此将这些浮夸的成分刮去之后,剩下的实际大概也就5%到10%左右了吧?错。真正的现实是:


替代疗法治疗癌症真正有效的,几乎不存在。因为无效,所以危险。


哈?成千上万种替代疗法,从草药疗法到民间秘方到吃的喝的膳食疗法到芳香疗法自然疗法,就真的没有一个能够扶得上墙吗?


要知道,成千上万的替代疗法中,哪怕每年只有10%左右能够有幸升级为标准疗法,世界上一年都会新增数百款全新的标准治疗方案。这,简直是不得了的成就了。


然而事实根本不是这样。问一个问题,大家猜猜看(真的猜猜看而不是立即看下去)——2018年一整年里,浩如烟海的未批准疗法中治疗效果被确切证明,最终被美国FDA批准的疗法数量有多少?


真正对癌症有效的药物,太少太少、凤毛麟角


答案是:仅仅18个。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成千上万的所谓疗法里, 能够被美国FDA最终批准的,2018年一整年过去了仅仅18个。 这,才是癌症治疗领域残酷的真相。


https://decisionresourcesgroup.com/blog/fda-roll-party-continues-drug-approvals-2018-part-2/


微信朋友圈里泛滥的垃圾文章里这个有效那个奇迹还有这个那个『发自肺腑』的病友亲历成功体验谈的所谓患者证言,即便姑且相信它们是100%真实可信的,一旦推广到大规模人数层面上之后,瞬间发现全是扯淡,根本无效。


癌症的治疗极其复杂,患者客人差异的确巨大,很容易让许多替代疗法在小部分人群里显得似乎有效了。但这是一种少数人群、甚至极少数人群身上显现出来的偏差,视线一旦锁定那里,就很容易被误导、产生误解,对疗法真实的价值发生误判。然而一旦以美国FDA所执行的基于科学的标准流程来评估,则立即好似遇到了照妖镜,绝大多数替代疗法根本没有什么卵用的原形毕现,少数似乎有所卵用的患者身上的所谓效果,结果也被发现和不治疗没有差异。


请注意:2018年FDA能够批准18款癌症治疗新药,已经是大幅度加快了批准速度之后的结果。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要气得double feet jump,愤怒地指责我为什么唯美国FDA马首是瞻?嗯,还真是的,在疗法与药物的许可管理领域,我还真的就是最信任美国FDA,这不是我的个人爱好或者美国FDA里面有什么人是我的亲朋好友决定的,这是由那么多年的事实决定的(为此我在微博上还曾经写过一篇:我为何『迷信』美国FDA?)同时另外一个客观事实是,美国FDA看上去似乎只是评估与批准新药在美国国内上市,但由于美国毫无疑义地是全球癌症治疗与研究最先进的国家,很多抗癌药物最先批准的就是美国FDA,随后由其他国家不断跟进,其权威性毋庸置疑,以至于美国FDA在2018年批准了18款抗癌新药这个数字,几乎就相当于全世界范围内2018年被批准的靠谱的抗癌新药的数量。


想一想,人类身上有多少种恶性肿瘤?上皮组织恶性叫做癌,间叶组织恶性是肉瘤,两种夹带好似五花肉一样的叫做癌肉瘤,总计有几百种。人类面对着这几百种凶神恶煞的疾病,2018年一年里一共只搞出来18款靠谱的新药, 这就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而言,人间的2018年什么新药都没有搞出来 ,完全是空白的持续状态(而这些空白,有时候就被替代疗法行业用狂轰滥炸的广告填补了,而且牛逼的是不但宣传对某某癌有效,还常常宣称对于所有癌有效,实在是叹为观止、令人发指)。

所以 症领域的新药开发,其难度可见一斑。 一款尚未批准的『有望』抗癌新药最终真正有效的概率仅仅0.01%左右 (实际可能更低,因为有些新药在外界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主动放弃、消失了。。。)而另一方面, 太多新药在初期研发阶段被一些神经兮兮傻气腾腾的媒体所大肆宣传,让无数普罗大众产生了莫名的期待,还真的以为人间每天都有癌症治疗的新突破了,癌症们每天都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明天就是癌症们的末日了,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

https://academic.oup.com/biostatistics/article/20/2/273/4817524


这些被媒体自媒体乃至微信朋友圈营造出来的乐观氛围,实在是荒唐至极、错得离谱。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款癌症新药研发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根本经不起最初的推敲。随后拼命努力,不断坚持,熬啊熬的,终于熬到了可以搞人体临床试验的阶段之后,成功率才终于上升到了3.4%,才刚刚晋升到了大概每30款最终成功一款的地步。这是有多低,各位自己体会一下下,我这里就不再赘述。蕨经还曾收到过很多次询问说那你觉得我国的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在美国FDA有没有希望啊?据说进入临床试验了呢!——可能在一些朋友眼里进入临床实验就等于参加毕业典礼,文凭就等第二天发放一样了。对此,我是比较无语的,但也不多解释了。。。


所以,0.01%这个概率告诉所有人一个特别特别残酷的现实:癌症标准治疗是彻彻底底如假包换的万里挑一的精英治疗,是治疗方案与新药研发中的奇迹,是真正意义上最佳的治疗。这话反过来就是: 若你以为现代医学的标准正规治疗之外亲朋友好或者微信朋友圈告诉你某某疗法也有效而轻信去尝试的话, 你最好明白这个概率是有多低,低到基本上就是你自己开心就好。 你可以不信,事实摆在那里。

说到这里,我猜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对于替代医学说什么不要一棍子打死这样的话只是听上去颇有道理实际上毫无道理的道理了。


癌症治疗不选择标准疗法不仅危险,也是辜负自己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这方面蕨经之前已经分享过不少文章了,这里随手再从火中举个栗子(史称:火中举栗):


接受标准疗法的患者和不接受标准疗法而只是拥抱替代疗法的患者的治疗结果,差别显著——6年后生存率差距将近25%,特别在标准治疗效果显著的癌症种类如 大肠癌这里,差距更是显著到了6年之后,标准疗法治疗群80%生存,而替代疗法治疗群仅活下35%的地步。 一切到这里就毋庸赘言了。


https://academic.oup.com/jnci/article/110/1/121/4064136


【最后总结】

①癌症治疗非常复杂,极其艰难。

②各种媒体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朋友圈邻居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推荐的任何替代疗法,可能有效的概率远比你想象的还要低,低到你自己都未必相信。而看似有效的背后实际上是海市蜃楼般的幻象,还要基于替代疗法行业把持良心、不作欺骗的前提之上。

③癌症确诊后考虑治疗方案时,永远不要忘记标准治疗是最佳治疗,不是草民疗法,不是低配疗法,不是中庸疗法。

④对待癌症疗法的效果不应该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理解怀抱过度期待,冷静、理智、遵循科学是最优化癌症治疗方案的必要条件,也是自己与自己在乎的人不至于掉坑里的最佳保障。



正因为癌症可怕,正因为面对癌症哪怕是一根稻草,人也会不自觉地萌生想要死命去抓住的强烈求生本能,我们所有人才更应该提前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与相应的知识。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才是我们所有人在遭遇癌症时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最后的岛屿。


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