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良计
左手干货,右手鸡汤的真性情BOY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交建  ·  “不能割舍”的传承 ·  2 天前  
中国交建  ·  中交集团在老挝举办“共建澜湄 ... ·  2 天前  
中工国际  ·  务实奋进 | 中工国际各项目稳步推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良计

如何把自己活成一个创业公司?

张良计  · 公众号  ·  · 2017-05-09 20:38

正文


两周没更新,今天的文章绝对诚意满满。废话不多说,下面进入正文(不是进入正脸,视频Boy 以后再放...)。



什么叫把自己活成一个创业公司?


Boy 借用精益创业中的MVP(最小化可行产品)概念来解释:


把自己当做一个简单原型的创业产品,然后通过不断的快速迭代,成长为适应于广泛市场需要的富有价值人才。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快速迭代,这意味着你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来修正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不能固守一隅;一个是广泛市场,这意味着你将不再是去服务某个公司,而是去满足某一类具有特定需求的“消费者”。这个消费者可以是公司,可以是组织,可以是普通大众,可以是行业大佬。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活成一个创业公司?下面具体分享我的三个观点。




1. 保证专业专精,然后拓展知识和能力边界

“专才”和“通才”的争论由来已久,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


“专才”的优势在于知识的纵深度很长,依靠专业技能很容易在特定领域称霸一方。最典型的例子是互联网黑客。互联网黑客拥有超乎寻常的智力以及异常专精的电脑技术经验,但太过于专业往往让他们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团队统筹,战略思考和商业变现能力。所以你看黑客能够轻而易举地侵入大公司的机密文件,但凭借自己的技术开拓出一个产业的却寥寥无几。专才最适合当“手”,他们能够很高效地完成上级的任务分配,是老板最欣赏的不二之才。


“通才”的优势在于知识边界更宽广,但在每一个领域都没有专才专精。他们什么都略懂,可一旦深究就往往回答不上来。然而许多统领型的人都是通才。他们用敏锐的嗅觉和思考来弥补自己专业性的不足。换句话说,他们更懂得去发现机会,调配资源,激励团队。


强大的组织一定是专才和通才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最大效用,古往今来无不如此。那么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自身,单一的把自己培养为专才和通才都是片面的,最好的方式是在保证自己某一领域专业精通的前提下,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先做专才,再做通才。记住,这是一个先后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先保证自己是一个最小化的极简“产品”,在某一领域做到专业精湛,然后再通过不断学习向外围持续拓展。


那么如何做到由专才向通才的转变?Boy 的经验是建立自己的知识关联图谱。拿我自己举例,我的主业是广告和营销,围绕着这个主业我可以拓展其他相关的知识领域,如下图所示:




再打个比方,如果你的主业是金融保险,那么围绕这个主业你可以拓展其他和金融保险相似或者相关的行业知识,如下图所示:




建立知识关联图谱的好处在于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不会让你一下子跳进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延伸领域间的知识是有一定共性和联系的,这样学习成本相对较低,效率也会更高。


如果你的主业是营销广告,但是现在让你一下子去学习保险行业的知识,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困难。而如果你顺着:营销广告-金融行业的营销广告-金融行业的通用知识-保险行业这个路径去学习的话,就会顺利地多。


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升思维力的秘诀:绝不做工具的奴隶里提到过,我们要学会运用类比和联想这两项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它们在这里同样适用,通过类比来用核心领域的经验去理解延伸领域的新知识,再运用联想不断向外围更多领域去延展。



比如当你熟练营销广告行业的专业知识,那么去理解新媒体传播领域的知识模型就会非常容易,因为有很多相似的概念只用稍作变换就能使用。而当你想要写出传播力更广的文章时,必定会去拓展诸如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其他诸多领域,去吸取灵感。


把自己活成一个创业公司,首先就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边界。





2. 不要被自己的极限所局限

我以往的文章很少谈到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时间不能被管理,你需要管理的是自己的精力。如果你想把自己活成一个创业公司,你就不能分配你的精力。


而是要榨干你的精力。


假如你接下来要完成一份案例研究,一份团队培训教程,再给公众号写两篇原创文章,还要改五篇书稿。根据过往的经验估算自己完成这些需要两周时间。在这两周内,你会合理安排好一切,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并保证自己充分的娱乐和休息时间。这叫分配精力。


然而榨干精力不会这么做。榨干精力的人会让自己在一周内完成。在这一周时间里他会尽可能超出自己能力极限地去完成工作。以前一天改一篇书稿,现在一天改三篇,以前四天能完成一份案例研究,现在两天内做完。


不要被自己的能力极限框死,一旦框死我们就会把自己放到一个舒适区。在这个舒适区里,一切都有条不紊,但不会有进步。这就好像运动比赛里,运动员打破自己的纪录是最难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一旦接近了极限痛苦也会随之而来,最后很容易就变成“我只能做到这里了,放弃吧” 。但如果你有意模糊自己的极限范围,那么每一次微小的突破都是一次快速迭代,都是一次自我更新。大步向前很好,但容易扯到自己,小步快跑更加高效。



榨干自己的精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会不断收获成就感。比如我以前要一周写完的PPT,随着后来经验和能力的增强我两天就写完了。这时我会对自己进行不断的正面肯定。这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激励手段。特别是在上升期里,不断的、微小的成就感是你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所以一旦你的能力有了进步,千万不要把自己丢进舒适区,而是压缩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高效的产出。





3. 学会把自己的价值进行变现

既然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创业公司,那么就要进行价值变现,你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前面两点主要讲的是如何修炼自己的内在价值,但既然要出来“卖自己”(是的,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是在卖自己),就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将它们变现。这就涉及到文章开头说到的,你面对的广泛市场是什么。


这个广泛市场绝不仅仅是你现在为之工作的公司,这个定义太狭隘。广泛市场是指对你的内在价值有需求的任何组织或者人,我把TA们统称为:用户。



你会唱歌,那么喜欢听歌的人就是你的用户;

你长得美,那么喜欢看脸的宅男就是你的用户;

你游戏打得厉害,那么喜欢看别人打游戏的人就是你的用户;

你PPT做得好,那么想要学习PPT的人就是你的用户;

你擅长做职业规划,那么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的人就是你的用户;

你在营销领域有过硬的知识本领,那么对市场营销有需求的公司或者个人就是你的用户...



这个世界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你的变现机会。得益于互联网的极速发展,技术的创新让我们的价值变现渠道愈加丰富。我们不一定非要在一家公司,一个岗位或者一个行业里一直做下去。


试试按照下面这张图先找到你的价值,再找到你的用户,最后匹配合适的变现工具。



上周Boy 去广州参加一个分享会,会议的主办方邀请了Gogoboi 的商业合伙人分享了Gogoboi 的一段成名经历。Gogoboi 出道时凭借犀利的言语评论郭德纲的时尚穿着而在微博上一炮走红,之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在时尚领域深耕。现在已经从最开始的一个人发展成涵盖网红培植,品牌商业合作,时尚电商等多元变现渠道的个人品牌。


且不论对他个人喜欢与否,我们单纯以此为一个案例来复盘。Gogoboi 最初只是一个时尚编辑,所拥有的“价值”是对时尚的品位以及犀利的文字写作能力。然而他找到了自己的“广泛市场”,即那些同样对时尚感兴趣并且喜欢毒舌的年轻人。然后他凭借互联网的优势迅速打开这片市场。从一个时尚杂志默默无闻的编辑一跃而成知名博主,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二三十人的创业公司。


这并不是个例。放眼望去现在众多的斜杠青年们,都是在保证自己本职专业专精的情况下,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边界,然后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实现自我增值和价值变现。



以上就是Boy 的分享。最后总结一下,如何把自己活成一个创业公司,Boy 的观点有三条:


1. 保证专业专精,然后拓展知识和能力边界;

2. 不要被自己的极限所局限;

3. 学会把自己的价值进行变现;


谢谢各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