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23日,30辆氢能重卡交付,为成渝地区氢能商用车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新样板。
氢能车辆一直是氢能应用推广的重要领域,全球范围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势头。特别是在长途运输和城市公共交通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特性使其具有显著优势。
早在2022年,国家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
那么2024年氢能汽车交付情况如何呢?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
2024年共有30例车辆交付案例,包含氢能重卡、氢能客车、氢能冷藏车、氢能牵引车等。
密集交付,冲刺2025
2024是氢能车辆密集交付一年,交付投运的氢能车辆主要应用在物流、钢铁、旅游、冷链、示范区等方面。
从交付案例上来看,车辆应用国内省份包含北京、广东、海南、河北、河南、广东、黑龙江、湖北、天津、辽宁、宁夏、陕西、上海、四川等。
其中北京交付案例最多,占比20%;其次是上海,占比13.3%,;第三位为河北、河南并列,各占比10%。
同时,自国家鼓励氢能产业发展以来,各省相继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规划2025年底氢燃料电池汽车在1万辆以上省份有北京、河北、山东、上海、山西、广东、陕西、云南。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进峰介绍“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已超过2.7万辆,商用车领域示范规模国际领先,货车销量占比达80%”。
政策推动,氢能汽车将爆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氢能首次被明确纳入能源体系,意味着氢能将作为能源进行管理,而不仅是作为危化品来管理。
标志着氢能管理属性迎来重大转变。
同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聚焦氢冶金、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电融合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多种应用场景,方案提出30项具体工作任务。
对于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提出5项指示,要求高质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加快车辆推广和氢能供给体系建设,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技术、产品迭代开发应用。
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作为氢能应用的先导,引领着整个氢能产业的发展。氢能汽车迎来政策扶持,将加速商业运行。
从地方政策来看,2024年各地市出台氢能相关政策中,推动氢能汽车发展基本为第一“落脚点”。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有9地市对氢能车辆补贴做出明确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指出按照对于数据接入国家、省、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相关信息化平台的氢燃料电池车辆,在每个自然年内予以运营补贴。
2025年1月6日,河南省政府官网发布了《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2025年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电动货车实行7折通行费优惠。
根据政策发展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将经历“初步示范期、加快推广期、大规模应用期”三个阶段,接下来将是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和市场规模扩大。
预计2025年,氢能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将进入“快车道”时期。
车企联合氢企,势不可挡
氢能车辆的交付,势必离不开车企和氢企的强强联合。
从车辆制造企业来看,参与氢能汽车交付的企业有现代汽车、宇通、福田、东风汽车、吉利汽车、飞驰科技、中国重汽等。
从氢燃料电池企业来看,参与氢能汽车交付的企业有新研氢能、维纳氢能、中船712所、羚牛氢能、骥翀氢能、国氢科技、重塑科技、氢璞创能、亿华通、未势能源、氢澜科技、清能股份等。
近日,车企与氢企联手布局氢能消息更是接连不断。
2024年11月4日,蜀道集团与丰田汽车签署了《氢能产业合作协议》。拟在氢燃料电池、储氢、制氢、加氢站、氢能分布式发电、氢能产业基金、金融层面合作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2024年12月17日,广晟氢能与庆铃汽车、合众汽车共同签署4.5吨氢能源汽车合作开发销售协议。
2024年12月27日,中国石化资本投资入股徐工汽车混改项目正式完成,中国石化资本投资入股徐工汽车,将进一步推动徐工集团和中国石化在氢能交领域的务实合作。
2025年1月6日,一汽解放与攀枝花市、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一汽解放总部开展交流会谈。共拓氢能产业发展新空间。
龙头企业的密切合作,将进一步带领氢能汽车市场加速前进。
结语
汽车是氢能应用的先行领域和重要场景,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能带动氢能产业体系和高端制造业发展。
整体来看,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体系建设和示范应用已经取得阶段成效,但仍然存在车辆购置成本高、加氢难、加氢贵等制约因素。但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国家政策不断支持,为发展提供较大空间,可见氢能汽车“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