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米筐投资
米筐投资专注金融财经研究,以宏观视野,从宏观政策、货币供给、产业结构等多维度研究全球与中国经济,致力寻找最优全球资产配置方案,为国人资产配置保驾护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桦爸聊升学  ·  超全汇总,建议收藏!多所艺术学院公布2025 ... ·  3 天前  
康石石  ·  985院校设计类考研难度level解析 ·  5 天前  
古典学研究  ·  李天昀|俄罗斯古典学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米筐投资

要想看清中国经济的走势,谨记这4句话!

米筐投资  · 公众号  ·  · 2017-07-03 07:00

正文


来源 | 孙立平社会观察

作者 | 孙立平

文章观点不代表米筐投资观点。


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扑朔迷离。从今年上半年看,经济是否见底?也是其说不一。对今天经济的状况,我相信很多人内心都很困惑,很迷茫。这个问题究竟怎么看?特别是,假如我们往前看个五年十年、十年二十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中国经济的走势与前景?如果是一位经济学家在这里讲,可能要讲的是数据,投资的数据,信贷的数据,就业的数据,消费信心的数据,物价的指数等等。


但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更简单的、常识性的办法。去年,我提出了四句话:短期看政策,中期看趋势,长远看文化,体制贯彻始终。下面我就说说这四句话。


第一句话,短期看政策


我这里所说的短期,指的是一两年、两三年的概念。


以数据来推断经济的走势与前景,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数据体现的是因果关系,至少是相关关系,以此可以推断趋势。但这得有两个前提,一个前提是,这个经济得是有规律的,是按照规律走的。这个前提在市场经济国家是存在的。但在中国,在严格的意义上,是不存在这个前提的。另一个前提是,数据得是基本可靠的,以虚假的数据为基础,不可能对趋势进行准确的推断。


那么,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如何判断短期意义上的经济走势或前景?我认为是政策。因为中国毕竟还是一个政策的社会,政策起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去年一年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此前的几年中,许多地方的房价已经是处在平稳状态。如我比较熟悉的苏州、中山等经济发达的城市,房价的涨幅很有限。但去库存的政策,打破了这种平静,一线城市的房价开始飙升。而货币政策和外汇管制的收紧,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更为火热的房市火上浇油。到了年底,政策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多地限购,而且限购措施越收越紧,又迅速使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陷入冰冻的的状态。


这样的大起大落是哪来的?政策变化的结果。所以我说,短期看政策,什么也没有政策的作用重要。但是,我们要看到,政策往往是多变的,所起的作用,往往是短期的。


第二句话,中期看趋势


这里所说的中期,是指五年、十年、二十年。假如从一个中期的角度来说,真正起作用的是什么?这时候政策起的作用就很有限了。在中期起作用的是趋势,是谁也改变不了,死活也改变不了的趋势。


今天我们上课也是这样,没有穿短袖的,都是长袖,而且说不定都两件以上。但是,假如说两个月前上课,今天可能大部分都是短袖。每一次你穿什么,看起来可能是个人决策的结果。但从几个月的时间段来看,起作用的就不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气候的变化。


经济也是如此。为了说明这种趋势的含义和作用,我曾经提出过两个说法。


一个是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到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变。更简单地说,就是从柴米油盐的阶段到家用电器、房子汽车阶段的转变。这个阶段大约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今天。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并且决定了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具体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基本上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柴米油盐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之后,人们的生活要上一个台阶,这就是家用电器、房子汽车的问题。这就是趋势。正是这个趋势,成为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试想,如果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一直到今天,中国这十几亿人口还在鼓捣那点柴米油盐,会有过去这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吗?


另一个说法是我去年提出来的,叫从大规模集中置业时代到后置业时代的转变。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趋势。


什么意思?经过将近20年房地产的超常规的发展,现在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35平米,户均住房达到1.1套。而且还有大量库存的存在。尽管其中结构性问题是存在的,但从总量上说,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即使考虑到城镇化的因素,这房子也差不多了。从个人的层面来看,许多人有了两套以上的房子,而且房产税的前景还不明。可以预见,在这种情况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将钱用在房子上了(去年度房地产热是另有原因),他们想活得好一点了,想提升点生活品质了。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趋势,谁也改变不了的,死活也改变不了的趋势。这个趋势将决定中国未来三五年、十年二十年的经济趋势和前景。


第三句话,长远看文化


假如我们从一个更长的时段来说,50年,100年,不但政策起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趋势所起的作用都很有限。这时起作用的是什么呢?是文化,是国民性。


去年春天,我与一位国外银行的中国区行长聊天时,讲了一个观点,他说他非常赞成。当时中国的经济问题重重,很多人的看法都很不乐观,甚至有人预言中国经济的崩溃。我说从长远中国这经济,将来是不可遏制的,最后可能美国、欧洲都弄不过中国这经济。为什么?我说你不用看别的,就看这十几亿人口,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那种欲望甚至贪婪的光芒。就这一点,你就知道谁也弄不过。内心没信仰,行为没底线,什么都不要,就一个字“钱”。很少有一个民族能在经济上能比得过这样的民族。


大家可以想想,生活我们可以不要,休息我们可以不要,家庭我们可以不要,环境我们可以不要,什么都不要,就要钱。然后行为还没底限,别人不敢干的事我们都敢干。从长远来说,各位可以想,什么东西起作用?就这个东西起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你说什么东西起了作用?我觉得最根本的动力就是唤醒了人们的这种欲望。温州发展有什么条件?条件是最差的,但是这种欲望最强烈,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我这么说时严肃的。大家都知道著名社会学家韦伯,他研究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讲的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作用,而这个资本主义精神来自于新教改革,特别是加尔文教派的教义。所以从长远来说,什么东西起作用?文化,国民性。如果与印度、柬埔寨、泰国那些信奉佛教的国家比较一下,就更可以看出这个因素的作用有多大。


第四句,体制贯彻始终


无论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看,体制都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面我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什么快速发展,主要是唤醒了人们的欲望。但有的朋友会说,那改革开放之前,欲望怎么没唤醒呢?这就是体制的作用,压抑了这样一种欲望。所以体制的因素是重要的。


也就是说,想通过体制真正能做成一点事情,非常不容易。但是让你做不成,把这个东西能够压制住,或者破坏掉,体制的这种能力却很强。


举个例子说,我在学校工作。学校要解决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能够让老师们好好教书。这是最基本的问题了。但是,用什么样的体制设计能保证每个老师都好好教书呢?其实很不容易的。搞了那么多的教学改革,设计了那么复杂的体制,都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你不让老师好好教书,体制上做一个安排就行了,比如工资或职称的大锅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好的体制是一种顺乎自然的体制,为自然的过程设立规则、形成秩序。


END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加入米筐小密圈

(注:微信登录入圈后建议下载小密圈APP使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