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辅助生殖技术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推动生育力保存技术的规范开展,加强学科交流,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主办的国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第二届生育力保存培训班(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编号2024-02-08-043)将于2024年12月12日-13日开班。本届学习班将邀请国内从事生育力保存及胚胎发育领域的专家,针对生育力保存技术的规范开展、适应人群及方法、实验室技术、相关伦理法规等问题进行理论授课和操作培训。敬请期待!
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生人群数量庞大且趋于年轻化,2022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482万,研究显示年轻肿瘤患者中70%以上有生育需求。放疗、化疗、骨髓干细胞移植等手段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卵巢或睾丸可产生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功能衰竭,导致这些患者在肿瘤治愈后永久丧失生育能力。生育力保存(FP)是患者在放化疗前提前保存“生命的种子”,从而帮助患者实现病情治愈后生育的愿望!近年来,国内外新的生育力保存技术不断在临床中得以成功应用,如何更规范、更安全、更高效地开展生育力保存技术依然是我们面临重大科学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解决。
国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生育力保存培训班日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作为全国十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培训基地之一,自2006年被原国家卫生部评审批准以来,在学科首席科学家孙莹璞教授带领下,始终致力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从业人员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培训,促进生殖领域学术交流及合作,为更多从事生殖医学和生殖遗传的医技护人员提供专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为推进生殖医学科学、规范、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已为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300余家医院培训2600余名不少于3个月培训时间的需持证上岗的医生、胚胎实验室、PGD和护理学等医护人员,参加过培训人员都已经成为其单位、甚至当地生殖医学领域的中坚力量。
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自2015年在孙莹璞教授带领下完成中国首例卵巢早衰患者体外激活原始卵泡及自体移植技术诞生试管婴儿以来,创建了生育力保护与保存团队。作为全国首批“生育力保护与保存临床分中心”,多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生育力保护与保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我们热烈欢迎全国生殖医学同道的到来,预祝此次培训班精彩纷呈、圆满成功!
文字:鲍 晓
本平台用于公益服务,如要转载,请获得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联系方式Email:zdyfyszzx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