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各位记者朋友,大家晚上好。在周五晚上又是雾霾天请大家来,借这个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去年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多起大面积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大家对雾霾问题感到很焦虑。作为环保部长,看到这样的污染天气,我感到很内疚和自责。今天请大家来,就大气污染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我先花点时间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情况介绍。在工作中有很多人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这些问题你们也很关心。
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写进党章的,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战略层面上进行部署和推动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有100多次。李克强总理做过多次重要批示。张高丽副总理亲力亲为,多次研究和部署相关工作。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执行的《大气十条》就是在张高丽副总理直接带领下完成的,前后大概50次易稿。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中央对于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决心是坚定的,行动是坚决的。
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大家都很关心,这三年多我们到底怎么看大气污染治理,特别是最近重污染天这么多,很多人有怀疑,治理方向对还是不对?措施管不管用?我想先请大家看一个片子。
这是京津冀2013年到2016年四年间每天的空气质量情况。越绿的就是优良天,颜色越深、紫黑色就是重污染天。这是非常形象的图表。可以看到,从2013年启动《大气十条》开始,到2016年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我们统计了一下,2016年北京PM2.5浓度是73微克/每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9.9%,优良天数比例比2015年上升3.1个百分点,这是北京这几年改善幅度最大的一年。
我们可以看一些其他地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情况。不仅北京在改善,三个重点地区都在改善。改善的幅度大概多少呢?跟2013年比,改善的幅度大约在30%左右。全国层面上,我们统计了74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与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也是在30%左右。这个改进是实实在在的。这个改善速度快还是慢?这也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把这个速度和发达国家做个对比,我们改善的速度比发达国家在同一发展阶段还要快一些。
但是我们的条件其实并不好。大家知道发达国家解决PM2.5的阶段比我们要后一些,工业化过程快完了才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在偏重的产业结构、偏化石原料能源结构条件下,同是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的过程中来完成。我们是在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和人类活动远远比已经解决这个问题的国家高得多的情况下来实现改善的,面临的难度当然更大一些。
这些变化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大气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管用的。去年中国工程院组织国内精兵强将对《大气十条》做了中期评估,评估报告对《大气十条》这几年来执行的技术路线、方向和采取的措施给予肯定。所以,我们对这些措施是有信心的。
目前有没有问题呢?有!问题是什么?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这么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问题到底在哪里?京津冀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冬季改善的幅度非常小,甚至没有多少改善。跟2013年比有改善,但是2016年与2015年比没有改善。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些措施在冬季之前是管用的,到了冬季之后、进入供暖期,我们的措施还很不够。
怎么看这件事情?我过去讲中国今天的环保工作、环境质量改善,是处在一个负“重”前行的阶段。这个“重”是加引号的重。就是我们的环境质量是在一个非常高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进行改善。我们要改善得快,就要加快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这样才能轻装前进。但是这么高的污染物排放量,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说降下去就降下去,这个排放后面是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在里面的。这个后面是我们偏重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非绿色的生活方式。我们现在燃煤的用量,家庭供暖房间温度都很高,机动车都是大型的,SUV,非绿色的生活方式也带来很多影响。
我这里面有几个数,大家可以看到,京津冀地区有多“重”。京津冀周边地区统计了六个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国土面积占全国7.2%,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单位面积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6省市涉气排放主要产品产量基本上占全国的30%到40%。比如,钢铁产量3.4亿吨,占全国43%;焦炭产量2.1亿吨,占全国47%;电解铝占全国38%;平板玻璃产量1200万吨,占全国33%;水泥产量4.6亿吨,占全国19%。还有排放氮氧化物的一些化工产业,比如原料药产量占全国60%,农药产业占40%左右。此外,煤电占27%,原油加工占26%,机动车保有量占28%。所以我们讲这么重的负担,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量聚集,燃煤、燃油集中排放,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是这个地区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也是改善的难点。
调整这样的结构,涉及复杂的社会因素,需要一个过程。大气治理必然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前几天网上有很多人在讲洛杉矶怎么一夜之间解决了污染问题呢?德国怎么一夜之间解决了污染问题呢?其实它们也不是一夜之间,它们都是用了20年到40年的时间才解决的。我相信我们会比它们更快一些。对大气污染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几次重污染天气就失去信心。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这是我们必须保持的战略指向。要有这样的信心,我们才不会无序的进行大气污染治理。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一个核心问题是冬季问题,冬季问题怎么办?这几年下来,冬季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里面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冬季强化措施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第二个是,冬季的气象条件变化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困难、更复杂、更不利。就象是我们这么大的负重在走一个隧道,到了冬季的时候,这个隧道突然变窄了,而且这个隧道不仅冬季变窄了,而且变得越来越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工程院去年对《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显示,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气象条件,2014年比2013年差了17%,2015年比2014年好一点,但是比2013年差了12%。冬季的情况要更差一些。据气象部门分析,2014年曾经是全球最暖的一年,2015年打破了2014年的记录,2016年再次打破2015年的记录,而且这个记录不仅打破了、打破的幅度还比较大。气象监测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6年12月,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12月。全国的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情况高了2.6度,北京偏高1.6度。所以这个隧道每年到冬季都变这么窄,而是变得越来越窄。还有一些数据,比如北京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采暖季的大风频率都在10%以下,小风和高湿频率都在50%以上,最近三年还在逐步上升。2016年冬季就是去年冬季的小风和高湿频率已经接近60%。这样一个气象条件,一方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另一方面有利于PM2.5的生成。PM2.5不只是一次产生的,相当部分是经化学反应二次生成的,加剧了污染程度。
去年5月份我们曾经预测到冬天会比较困难,启动了京津冀强化措施,出台两年专门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强化方案。今天回过头看,我们感到隧道变窄的速度快于污染物减排的卸负速度。这几年连续下来,冬季的污染气象条件变得越来越差,超过了我们卸负的减排速度。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所在。
我们很清醒,不能寄希望明年会从暖冬变成冷冬,气象条件会有很大改善,我想不要寄希望于这方面。环保部最近一个时期正在加班加点研究,我们要提出一些更有效的措施来更针对性地解决好这段时期的冬季污染问题。
所以从全年看,我们是在改进,有实在的进步,但是如果单独看冬季,进步十分有限,甚至没有进步。老百姓是不满意的。我们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加快解决冬季问题。
我先把情况给大家讲一下,看看你们有什么问题,我在这里尽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