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Jingdata
一站式金融数据研究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睢宁融媒  ·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些人将直接受益! ·  10 小时前  
1018陕广新闻  ·  今天起,可陆续查分!陕西时间→ ·  昨天  
1018陕广新闻  ·  今天起,可陆续查分!陕西时间→ ·  昨天  
天下泉城  ·  今起,成绩可查!山东具体时间公布 ·  昨天  
微观三农  ·  春耕 · ...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宁夏:守牢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Jingdata

鲸准研究院丨零售行业“面面观”

Jingdata  · 公众号  ·  · 2018-12-28 20:30

正文

--新经济行业分析系列专栏-新消费

数据支持:鲸准洞见


2017年被称为新零售的元年,鲸准数据显示,其热度在2017年快速上涨,且在下半年达到峰值,之后有所回落,2018年表现相对平稳;零售行业热度也呈一路上涨趋势。在寻找“零售新物种”之前,我们先来剖析一下零售行业的发展情况。

本文将探讨如下问题:

1. 我国零售业态的变迁情况

2. 不同零售渠道的销售占比情况

3. 零售的产业链以及价值链上的利润分布

4. 零售业态的商业模式


.01.

零售业态演变

新零售时代:零售新式业态诞生,线上线下界限模糊

自19世纪80年代起,我国零售行业的业态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80年代百货单一业态,国内密集出现大型百货商场,进入百货鼎盛时期;第二个阶段为19世纪90年代,超市、折扣店、购物中心、便利店等多业态相继出现;第三阶段为电子商务阶段,阿里巴巴于2000年左右开始布局C2C业务,中国电商行业至此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第四阶段为2010~2018年,原有业态不断融合,线上与线下界限模糊,无人便利店等新式零售业态诞生。



.02.

零售细分渠道占比

电子商务增速最快,大卖场增长持续放缓

根据凯度中国购物者报告数据,在快消品城镇零售渠道占比中,电子商务的销售额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五年CAGR为38.9%,而大卖场的增长持续放缓,五年CAGR仅为0.6%。便利店和超市业态均有小幅增长,而杂货店业态受挤压最严重,五年CAGR为-4.9%。其中,大卖场指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店;超市/小超市渠道是指面积在100~6000平方米的商店;便利店包括营业时间超过16小时的连锁和独立便利店;杂货店是指面积小于100平方米的商店。其他包括百货商店、自由市场、批发商店、工会发送、直营店、专卖店和海外购物等。


.03.

零售产业链

零售产业链包含生产、流通、消费三个核心环节

零售的本质是商品交换媒介,连接上游生产商/经销商与下游消费者。零售的产业链条可分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

生产环节 上游生产环节主要由制造商和品牌商构成。制造商主要负责商品生产,品牌商可以选择自建生产线,也可以通过OEM/ODM方式与生产厂商合作,放弃生产环节部分利润。对于生鲜零售来说,上游对应生产环节为农业生产者或产地批发商。

流通环节 当商品运出生产仓库后,便开始进入流通环节。流通环节主要参与者为各级经销商和批发商,直至终端渠道。以快消品为例,流通环节通常至少有二级代理,即一级经销商和二级经销商。

终端渠道 当商品由流通环节进入终端零售渠道后,便进入消费领域。终端渠道可以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线上渠道如传统电商,线下渠道如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近年来,随着智能硬件和移动支付技术成熟,无人便利店和自助售货机等新型终端渠道也逐渐走进消费者的生活。


.04.

零售价值链分布

产业链利润分布集中在上游生产和下游终端渠道

零售产业链包含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终端渠道。其中,生产环节包括生产商和品牌商,流通环节包括一级经销商和二级经销商,终端渠道包括零售渠道和末端配送。

生产环节主要参与者为生产商和品牌商,以快消品为例,在生产环节中,商品生产成本主要占商品最终售价的20%~30%,而品牌商可以选择产销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多获得10%~15%的加价。

不同商品的流通环节长短不同,以快消品零售为例,流通环节通常至少有二级代理,即一级经销商和二级经销商,两个环节对商品加价大概为商品最终价格的7%~10%和3%~5%。实际商品流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多级经销商,因此每环节利润会相应受到挤压。

终端渠道即商品零售环节,根据零售业态不同,终端渠道可以分为百货、购物中心、标准超市、便利店、自助售货机等。根据商品属性的不同,每个环节利润也会有所差别。我们仅以快消品超市零售终端渠道为例,大致测算每个环节的加价空间。通常情况下,超市业态零售环节的进货成本占商品售价的25%~40%。


.05.

零售的商业模式

零售业态的7种主流盈利模式

根据零售业态不同,零售行业拥有7种不同的盈利模式。目前线下零售业态主要商业模式有自营、联营、租赁、经销、代销五种,线上主要分为平台型电商和自营型电商。

线下零售业态中,自营是主要的盈利模式,以销售商品赚取差价为主,零售商拥有商品的所有权,同时承担商品库存挤压风险,便利店、购物中心都是这种盈利模式。经销与代销模式同样是通过销售商品赚取差价,但在商品所有权上与自营模式稍有差异。此外,联营模式为销售额扣点,租赁模式主要是招商租金。

对应到线上电商平台,平台型电商主要是提供平台流量,收取流量和广告费用,自营型电商则主要是销售自营商品为主,赚取利润主要是商品差价。根据不同盈利模式,商品的定价权、所有权有所差异,商家对库存承担风险也不尽相同。




注: 更多资本数据解读、投资机会洞察,以及投资机构、项目等案例分析请关注鲸准研究院已重磅发布的《温故鼎新,掘金消费丨2018中国新消费行业研究报告》,报告从消费社会变迁史、消费产业链、资本视角等角度分析整个新消费行业的发展;此外,报告中对新零售、新电商、新茶饮、新旅游四个细分行业进行了重点分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