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Ronnie X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知乎
可能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新冠疫情,业已全球蔓延。到这个时间,若是要说对找工作没有影响,简直异想天开。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倒是想说些别的事情,但似乎也与这个问题脱不开关系。
送咖啡邻居大哥的故事。
先说自己的一个小经历:
疫情进入三月中旬,上海的部分小区的防控似乎稍微放松了一些些。
至少,一部分外卖员可以把餐点送到楼下了。
在家用法压壶泡了一个多月咖啡的我,大概能偷懒点杯星巴克。
下单十来分钟后,正准备下楼拿,咖啡居然送到家门口;我接过咖啡,定睛一看,这送咖啡来的,可不是住我家楼上的一位大哥。之前溜娃的时候,在电梯里还经常互相打招呼来着。
我自然十分好奇,这大哥平时也是在企业里任职,见到时候多半是挺正式的打扮,啥时候穿起制服,开始送外卖了,便和他聊了起来。
说起来也不怎么意外,不外乎是大哥从春节开始呆在家里个把月,单位又迟迟不能复工,闲的快要发毛。每天除了要在抢抢菜,做做饭,就是在家里看电视。后来有天在用支付宝还信用卡的时候,偶然看到有招募外卖骑手的公告,觉得闲着没事,就报上了名。
用他的话来说:“一天也就能挣个买菜钱,但是每天能借此四处跑跑干点事,总比呆在家里强。“而且他因为是小区住户,所以进出小区也相对比较方便,多少也能帮邻居点忙。
大哥带着口罩,虽然敲了门,咖啡也只是放在门沿上,仍然坚持无接触。聊天的时候他笑得还挺轻松,似乎一天跑上二三十单外卖,对他来说还真不算个事儿。
而对我来说,隔了好久终于看到外卖员送上门的身影,有点得了便宜的小窃喜,更多的还是那种久违的轻松,能够长长的舒口气的那种。
疫情期间外卖大军居然多了几十万人,后来上网随意搜了一下,像我邻居大哥这种疫情期间开始临时兼职当外卖骑手的真不在少数。
其中有为了生计而不得不打工的。比如北京有个26岁的厨师小伙,拉着自己做服装行业的女朋友,甚至花了为数不多的积蓄,换了屏幕更大操作更方便的新手机,送起外卖为生活而奋斗。
采访里看到,他最多一天能跑四十多单,结了180块钱,比起原先做炒菜师傅的6000块月薪略有不足,但也足够保障日常用度。
当然也有不愁衣食,纯粹为了让自己能规律生活的样本。
上海有个年薪50万,在健身房干管理的姑娘,初四就回沪,但迟迟不能复工,每天宅家打游戏快把自己呆废了,据说是在支付宝里买菜的时候,看到了本地生活里的骑手招募,就骑着电瓶车开始送起外卖。“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实实在在做点事情,同时也希望自己状态能好一点。”她的访谈里说的话让人印象深刻。
疫情期间,我们可以在朋友圈里看到各种倒卖口罩和晒厨艺的,也有这些因为各种原因,临时当起骑手和快递员为大伙生活服务的。相比前者,遇到后者似乎会更让人暖心一些,最近偶尔能见到面了,都忍不住会对他们说句“辛苦了”。
根据央广网的新闻统计,疫情期间,外卖行业增加了数十万的骑手,单是蜂鸟和饿了么的骑手,就多了14.2万。
有找不到工作的,也有没人开工的,但办法总是有的
前一阵在群里和朋友们聊天,有搞经济的博士发了数据,当时国内各大企业的返工人数按照与年前数据的对比,只有70%不到,部分企业甚至低到只有30%。疫情阻断了很多人复工的路。
已经被疫情耽搁了两个多月的很多企业,如果再不开工,生存都是难题。而很多远在自己家乡的打工者,如果再没有工作,生存也会是难题。
最近在新闻里看到个新职业,叫做人工智能培训师。主要的工作就是给数据打标,帮助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的不断训练过程中变得更聪明。
这份工作在疫情期间,甚至会在贵州省广泛招聘,而且是滞留的出外务工人员优先。新闻里看到的贵州铜仁有俩初中就外出打工的兄弟,小的还是00后,在家滞留50天之后,在社区的推荐工作中找到了这份工作,转正之后据称平均工资三四千,最高能达到月入五六千元的水平,当然首先要在10天的培训里合格。
实在说,这份工作固然需要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门槛称不上太高。而对于新闻里的这兄弟俩,以及很多滞留在家的年轻人而言,无疑算是不错的工作。比起外出打工还要负担房租和大城市高昂的其他成本,如果能在家门口就能把小日子过好,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当然也有要急匆匆地奔赴大城市的年轻人,而大城市的很多急需劳动力的企业也在为招人难发愁。毕竟,这个阶段如果要复工,新招来的外来员工很可能还需要进行健康甄别和隔离措施,也是很大的成本和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服务应运而生。支付宝的小程序里有个叫快马找工的,就为这种情况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对于企业而言,支付宝用户实名登记,有健康码,而且平台上第三方能够提供行动轨迹查询,能够完善地解决招工时的风险。
而对于打工者们而言,既有长期稳定的岗位,也有短期日结的灵活机会,还提供从所在城市免费包车到企业所在地安排面试的服务,也算是十分贴心。
说到这,可能前面提到的外卖员和人工智能培训师离很多教育高学历好的人有些遥远,但小程序总归与知乎的用户们近了不少。
疫情期间,大家熟悉的微信小程序业务量激增,尤其是医疗类、教育类和文娱类的小程序,增长率都数以倍计。
根据腾讯自己公布的消息: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鲜果蔬业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49%,社区电商业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22%,文娱类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长80%,游戏类小程序单日用户数量环比增长了53%,部分小游戏增长超10倍。
而支付宝的小程序在数量增长上更让人震惊,同样是官方公布的数据,疫情期间支付宝新增25万个小程序,内容从休闲娱乐、电子商务、在线教育一路到类似上述快马找工这样的工作招聘。
一个小程序背后有两个开发一个运营,至少有大概75万人通过支付宝小程序找到了可做之事今天还看到一个数据,疫情以来,一共有162万人通过支付宝找到了灵活就业的机会。
像支付宝这样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此前我们也会嘲笑他的社交功能有些多余,吐槽余额宝的收益率越来越低,但在疫情这样特殊时期,却能看到它里面的招工小程序帮很多人维持了生计,看到本地生活里的很多服务人员在帮助大家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
有一些人能够通过它们改变自己的境遇,也有另一些人正在借此帮助他人。
当然不只是支付宝,还有列举不完的很多企业的很多事情,都实实在在进行时地做着大量的工作,恢复生产,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就业岗位。
春节的时候,大家大概只会认为新冠疫情只与中国有关,只要扛过去,到了春夏之交多半就平息了。而三月份的当下,当国内疫情逐渐平息,而全球其他国家的疫情愈演愈烈的时候,大家应该都有觉悟,这场灾难恐怕没办法这么快过去。
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在跟我介绍中国人的时候,总是会用到吃苦耐劳,百折不饶这样的词。如果生活像往常一样,日新月异的时间里我们也很难再看到中国人如此集中的展现这些品格。
而在疫情爆发的这两个月来,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完全按下暂停键:你不去菜场,却也可能在小区门口收到盒马的外卖;你没法去办公室,也可以通过钉钉在线办公。
有些人虽然工作受到了影响,但也能通过各种办法找到事儿做,甚至还培养了新的技能;而那些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人也没有且不会坐以待毙,只要认真发现,总有新的道路等着他去走。
我觉得疫情持续,换工作或者找工作会在一段时间变得相对困难些;
但办法这么多,正在努力的人那么多,事情总会好起来的。这并不只是祝愿而已。
直播福利
为了让更多从事市场、品牌、公关人士能够更多的了解相关岗位职责和发展,同时,也为了让更多想要转型品牌公关的职场人,了解行情、理清思路、找到方向。
本次,职伴君邀请到了
上市明星企业、“我为自己代言”知名互联网集团品牌总监、资深媒体人、危机公关专家——杨斯基
做客我们的直播间,为大家带来一场
《五年成月薪5W+公关总监的职场心得分享》
。
1)
启发性强:
分享职业生涯转型期的所见所思所感,助你理清转型困惑;
2)
实用干货:
从宏观概念到微观实操,全面掌握品牌市场公关的岗位职责、能力要素和发展晋升关键点;
3)
求职攻略:
站在应聘者和招聘者两个角度,剖析面试技巧,提供试用攻略;
1)
正在谋求职业转型的职场人,启发自己职业生涯,寻找转行立足点;
2)
正在求职或想要转行从事市场公关品牌相关岗位的人,希望获得更多面试机会和了解品牌市场公关岗位职责及发展;
3)
猎头、HR等相关涉及品牌市场公关岗招聘与管理的职场人,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认识品牌市场公关岗位职责及能力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