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君曰】
试想,你是否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却没有回报?又或是你投入大量的精力向目标靠近,却离它越来越远?
拿破伦曾说过: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
可是,当你的努力夹杂着以下四类负面思维时,你的努力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不删掉这四种思维,你的努力毫无意义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剑圣喵大师)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努力却得不到收获。
他们把失败和平庸的责任归给命运,其实命运从未亏欠过他们的努力。
>
努力是肯定会有收获,永远没有收获的努力并不是努力,一半是自欺欺人,一半是逃避现实罢了!
去年,我参加了教育厅组织的从事高校教师培训。
一位来自教育部的专家传达了教育部的精神:高校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播知识,更要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这方面表现优秀的老师,不仅能获得表彰,还能优先评定职称。
全场老师沸腾了,各自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我所在的小组有十多个老师,讨论中他们热情洋溢,积极为网络传播正能量献言献策。
我躲在后面一言不发,我心中唯一想的就是——在这么多专家教授里,我怎么样才能脱颖而出。
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如今身边继续在网络上写作、科普心理学的老师只有我一个人了。
如今,我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上的关注者已经超过三万。
虽然比起网络大咖,我还有很大段距离。但已有不少读者留言,我的文章给了他们很大帮助。
能传播正能量,我很高兴。
我翻开当年培训的通讯录,我依次打电话给当时小组的老师,我想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了放弃。
从他们的回答中,我总结出四种负面思维。其实,这五种负面思维在我们的人生中已经屡见不鲜。
不断地有人问我:怎么样可以做到一月涨一万粉?
其实我很反感这种问题,如果你把你的读者当粉丝的话,我认为你的写作是坚持不下去的。不过,出于对读者的尊重我还是给了他建议。
“好友TD姐是著名网络大咖,她正在寻找有潜力的作者成为微博书评人,你赶快去她那投稿,一旦上了微博推荐,那来粉自然很快。”
其实,我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不过我却不断遭遇提问者的借口。
“微博早已经衰落,搞这样的事情没有意义!”(没意义)
“一周写两篇书评,这么麻烦,我还要上班呢!”(很麻烦)
“我看了你平时写的微博,就那么十几条转发,几十个赞。太慢了,浪费时间!”(慢)
这些借口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认为这件事“做了没用”,这种“没意义”借口在我们生活比比皆是,只是经常使用这种借口的人,也没有在生活中积极地投入他们认为的有意义的事,或者他们的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偷懒。
➤➤
正确的观念如下:
> “没意义”的背后是“不想费力”,在所有不费力的事情中,拖延是最简单和容易的。
建议远离那种生活中做任何事都索然无味的人,因为,“无聊”这种心理疾病的蔓延是致命而又迅速的。
“后面再说吧,小周老师,最近学校事情一大堆呢!”
“最近太忙了,又是学校开学,又是迎接检查呢,家里孩子也不省心。你先做着,我等忙过这一阵子就好了。”
如果我愿意罗列我一天的事情,那必然超过我电话中那些偷懒的老师。
其实,“没时间”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自我欺骗。
人们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然后迅速不求质量的完成。这种便可以安慰自己:我很努力了,只是时间不够才做成这样的。
> 走向成功的道理很简单,单位时间内谁做的事情越多,谁的成功也就越快。
或者说,弱小的人他所能做的事情是串联的,必须一件完成才能做另一件,而且很容易短路导致系统崩溃;而强大的人,他做事是并联的,可以同时开展很多工作,即便某一条线路断了,他生命的电流依旧有条不紊。
如果你总认为自己忙,没时间。也许只能说明你大脑这个处理器的配置太低,你需要找到技巧加大它的运转效率。
毕竟,这个世界对弱小的你是没兴趣的,不管你忙不忙。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来安慰自己为什么偷懒!
我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过了规定时间才交来。我粗略的一翻,很多段落我很熟悉,无非就是照抄我在百度上的内容。
看见我皱眉头,这个女生调皮的眨了下眼说。
“老师,你知道,我们射手座就是这样!”
我记得圣斗士星矢好像一直靠着射手座圣衣才能拯救雅典娜的吗?
射手座要真有这么拖延和懒惰,怕是连白银圣斗士都打不过。很明显“射手座”不过是一个安慰偷懒的标签。
此类的标签还很多。
“我们XX地的人没有你们昆明人那么积极!”(XX地是以出懒虫为名?)
“万一TD姐不理我怎么办?我这个人很内向!”(各类大神也不怎么搭理我,那我还不得去死,TD姐已经非常不错了好吗?)
上面两个我还能想办法辩驳一下,下面这个标签,我简直无言以对。
“上天只会给那些被他选中的人机会,我这样的人毫无办法!”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你完全不能去做的事情。
> 你过去所有的经历成为了现在的你,你现在所做的所有选择会成为将来的你。
>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撕掉你逃避的标签,勇敢的选择改变,你的想象就会成为现实。
为了变强,我已经舍弃了尊严。除了勇者,我什么也不是。除了这把剑,我一无所有!
这是我的内心箴言,你会明白在对抗自我标签上,我做了多大的努力。
“不要勉强自己,尽力就好”,这是鸡汤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但事实上,我们不得不勉强自己来面对这个压力日趋严重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