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论坛
科学尚未普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城晚报  ·  云南人贡献超亿元! ·  昨天  
掌上春城  ·  昆明市政府发布任免职通知 ·  2 天前  
云南广播电视台  ·  预计2030年完工!从昆明坐高铁可到曼谷 ·  2 天前  
云南新闻网  ·  迪庆冰雪游“热”力十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论坛

2019年最后几个月的买房忠告

水库论坛  · 公众号  ·  · 2019-09-16 09:16

正文


2019年最后几个月的买房忠告 #



(一) 第一个话题: 被吞没的现金流


后台总有人问,现在楼市处于横盘期,手头现金流紧张,该如何安稳度过?


大家应该明白,房产,金融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房价已经经历了疯狂上涨的黄金二十年,赚的主要是房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的钱。


但只要是资产,就有涨有跌。 任何购房行为,既然享受了杠杆的涨幅,就要承受杠杆带来的成本。


在楼市一旦进入房价走平的阶段, 你买的房实际就在亏钱。


大家喜欢用年化收益来考量投资的成败,就来简单算一下买房这笔账。


以深圳买房为例,买一套价值500万,80平左右的房子。


深圳现在房贷利率是5.5%左右,扣除物业等支出,把房子租出去的收益率大概为1.5%( 已经算不错了


那么每年的亏损就是4%左右,也就是20万。


以上是静态算账,背后起决定性的还有房价的涨跌。 如果房价上涨能够覆盖成本, 每年4% 左右的现金流亏损算不上什么。


但如今楼市打压之下,长期横盘, 你的现金流就可能受到考验 虽然长线看,中心城市房价还会涨,你最终一定能盈利、能保值,但关键你能否扛过未来一段时间,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个“忍耐期”或许是1年,或许是3年甚至更长,没有人能说得清。


而不少人的资产状况,还房贷如同紧绷的弦,信用卡信用贷一块上,杠杆几乎加到了极致。


要明白杠杆是暴富的钥匙,但也是深渊的阶梯。


在不断周转资金中,人最大最恐慌的就是手上的现金流能维持多久? 一旦有个外部的突然冲击,你辛苦运营的现金流闭环,就会中断崩溃。





(二) 第二个话题: 投资与兜底


时代的节点在变,在机遇面前,你敢拿出多少钱来投资房产?


有人用几乎所有的资产,100%,做资产的二次配置与投资;
而有人用“闲钱”做投资,10%,做投资。


效率和体量是你的10倍。 在过去二十年几乎单边上涨的楼市行情中, 10倍的投资差,最后呈现的区别是巨大的。


但同时风险也是如此。 在身边,的确有一些殷实家庭、大款家庭,因为投资某个必赚钱的项目,最后弄到全家流离失所的地步。 在投资的世界里,不懂得真正“兜底”的人,无论之前积累了多少巨额财富,很容易一棋毙命。


不妨问问自己,假设最坏情况下你的一切打了水漂,家庭温饱和老人孩子养育,是否也会被你波及?



周末聚餐听到一个朋友的事,尤其让人感慨。 他去年加杠杆上海买的二套房,为了房贷拼命赚钱,谈业务出差熬夜……没想到两个月前突发脑溢血,送去医院ICU,医生说: 活多久,就看准备了多少钱。


住了半个月、花费将近60多万,身上数不清的针孔,人还是走了。 还有年迈父母未能尽孝,房贷压力陡然落在收入不高的妻子身上,压的喘不过气来......


多少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还要挣钱养伴侣。 生病、失业、房贷,一场意外就会把整个家庭打回原形。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短板效应”: 木桶能盛水的多少,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 你风险最薄弱的一块,决定了你财富的水平。


家庭要持续投资积累财富,但是往往很多人却忽视,如何做好“安全兜底”。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 通过金融工具把风险转嫁出去,比如保险。


说到保险,有些人嘴上可能会“呵呵”,心里甚至会“呵呵呵呵”,其实我们对于一些事物的“偏见”源于我们对其了解的不够全面。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 用投资的眼光看待保险这件事就通透很多。




这张图是保险和投资的价值变动对比,保险的价值随着通胀的原因不断下降。 而投资的价值正好相反,投资的早期价值很低,本金少、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是投资越到后期价值越高,复利积累效应越来越明显。


也就是说保险能帮助你盯住财富积累的中短期, 在财富积累最 难,风险短板最明显的阶段 不至于因为疾病、意外等不可控因素,导致负债累累。 而投资负责盯住长线,在后期从保险手中接过棒子,帮你顺利走完余生。
讲到这很多人就看明白了,其实想说的只有两点:
1.把保险和投资两者结合起来,才是覆盖 全生命周期 的正确资产配置思路;
2. 它只占用你一点点现金流却 撬动了 未来极端风险时候的大笔钱,是巨大的杠杆。

在一众偏见中,能正确认识保险这一金融工具,你已经领先于许多人。
(三) 图省事,买到又贵又鸡肋的保险?

分享一个读者的真实案例: 他家一共六口人,年收入50多万,房贷300多万。 两个月前在 业务员的推销下 配了一份 所谓600万 保额的保险方案,每年保费4万多,方案如下:


这明显被坑了嘛! 买保险最怕的就是钱花了,结果理赔时碰一鼻子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①先生作为家庭经济支柱, 竟然 没配置重疾险 ,一旦工作中断,家里不就断了经济来源了吗?


②小孩为何要买50万的寿险, 保监会规定10岁以下寿险额度 超过20万无效


③居然给老人买这么贵的重疾险, 已经50多岁,算一下交的保费 都快 赶上保额了 ,不等于白买吗?


同样的预算, 其实可以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举例 家庭经济支柱 患大病配置思路:
大病花费: 约80万
病后收入损失: 50万/年*2=100万
社保报销: 15万(平均)
商保赔付: 165万


一场大病三甲医院花费80万,经过医保报销和商保赔付后,没花一分钱, 剩余100万 拿来补偿患病后2年 家庭收入损失 生场病也没影响家人正常生活。


治病、生活两不误,才能让保险在出事时 发挥 真正的金融工具价值。


(四) 怎样才能避免被坑?


一直以来,我都劝身边的人一定要尽早给自己配置好保险,也有不少朋友后台留言买保险,但实在没办法一一解答。


毕竟每个人家庭状况不同,需要的险种组合自然也不同,而且保险本身带有一定门槛,涉及金融、医学、法律三方面知识交叉, 稍有差错,很有可能就白买了。

直到最近,了解到一家第三方咨询平台,可以给用户提供 保障方案定制 ,颠覆了我对传统保险的认知: 买保险不是简单买产品,而是买配置。

如同生病要先找医生诊断治疗,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他们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财务情况、保障需求,个性化定制保障方案,真正做到“ 量体裁衣 ”。

体验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四步,就可以科学计算出家庭所需保额:


①对于没有保险的粉丝 可以根据计算的保额来匹配家庭风险缺口,能清楚知道应该 买什么险种 ,以及去 买多少额度 才能解决家庭的问题,以及 花多少钱才合理。

②已经买了保险的, 规划师也会将已有保单做排查分析,一张张讲解你买的保险值不值, 方便及时退保止损。

我比较信任的慧眼看保,已经给大家推荐六次, 我后来几款产品都仔细看了条款,也联系了相应的保险公司咨询对比,发现慧眼看保的理财师还是非常中肯的, 没有任何错误引导,也没有强迫购买。



(后台踊跃报名截图)


经统计后台反馈留言成功帮助 两类粉丝 解决了保险困惑:

第一类粉丝: 关心已经买的保险值不值,担心出事理赔时 不能满足所需 为时已晚。


第二类粉丝: 有风险意识想买保险, 看不懂晦涩的保险知识 ,怕投保被坑。


他们反馈体验之后颠覆了自己对保险的认知,规划服务及时让大家避免掉坑,省了不少钱,觉得很值。


由于上次发文突破了100个名额限制,为了普惠更多粉丝,沟通后,再加量 免费 赠送 200个价值699元的保障规划服务给到 我的粉丝们体验一次。


此外考虑不少粉丝买了保险之后就丢在一旁,时间久了也忘了买的是啥,等到 真正出事理赔时 却慌了手脚。


为了解决这一困惑,沟通后新报名的粉丝额外享有 终身保单托管 服务,规划师会一张张讲解保单有哪些缺口,为你做一个家庭保单夹, 并随时协助你进行理赔。



下半年,做一份全面的保障规划,是对家庭责任的及时兑现, 一直悬着的心,也会慢慢放下来。


面对高度不确定的投资世界,和欧神一起安顿好大后方,再重新出发。

限时200个福利,报名方式如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春城晚报  ·  云南人贡献超亿元!
昨天
掌上春城  ·  昆明市政府发布任免职通知
2 天前
云南广播电视台  ·  预计2030年完工!从昆明坐高铁可到曼谷
2 天前
云南新闻网  ·  迪庆冰雪游“热”力十足
2 天前
亿邦动力  ·  淘宝开始大规模“反攻”了
7 年前
同道大叔  ·  十二星座sei最有吸引力!
7 年前
美食家常菜谱做法  ·  长期吃干红枣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