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天翻地覆,又一批批科技新贵开始涌现,依靠期权和股票实现财务自由的一批批人,分布在
上地,中关村,望京,西溪,南山,陆家嘴
,豪车一辆辆出入于
望京SOHO,西溪园区,科兴科技园
,大环境下的消费模式也被带动着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开口闭口都是
风投,融资,路演,硅谷,特斯拉
等等,当然这很好,这些年轻的精英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着财富,打破阶级的流动,改变着社会。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躺在功劳簿里,不仅在技术上停滞不前,也没有更远的财务规划,他们享受着早期成功的光环的同时忽略了,
阶级是流动着的,有的人凭借偶然和运气所取得的成功,也终究会因为犯错,很快打回原形。
退回到三十年前来看,当时我家隔壁的男主人在金陵饭店上班。金陵饭店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南京第一家专门接待外宾的外汇酒店,当时是中国第一高楼,90美元一晚,只能使用外币兑换券,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那时刚毕业的年轻人下工厂的工资是每月
27
元,而这些有幸被聘任的金陵饭店员工,月薪是
300
元,还有各种福利,柴米油盐根本不需要再额外购买,快到期的高级咖啡以很低的价格给员工采购,用他们的原话说,“钱多到花不完。”这在那个时代,是绝对的高薪白领了。女主人日子过得非常潇洒,门口的小房子租给了一家开大排档的,于是他们家再也没开过火,餐餐叫外卖,吃完了自然有人来收拾盘子。肯德基刚进入中国的时候,那时候的儿童套餐每周都出新的玩具,水杯,书包,日历,他们家的孩子周周都去,羡慕的我直哭。
到拆迁的时候,有若干选择,便宜的房子不用再补钱,好的房子还需要加点钱,那个时候他家却拿不出任何积蓄,于是一家三口住去了最偏远的,小房子里。他家孩子因为顿顿吃肯德基,激素过多,非常肥胖,影响了智力的正常发育,再后面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国内酒店行业的兴起,金陵饭店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有些岗位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力,也被削减和裁员。为了将考不上大学的孩子送出国去念书,他们又变卖了那城里唯一的一套房子,住去了郊区农村。在房价日日飙升的今天,昔日的小康之家再也无法买回城里的房子了。不知道那念社区大学的孩子,日后该如何再振兴家庭。
这样的故事,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在无数发家史和传奇故事的反面,这些没有及时跟进时代的潮流,失去新的中产阶级入场券的人的故事,更发人深省。不要说跨越阶级了,连维持住现有的阶级地位,保持财富不缩水,投资不失败,都难上加难,我们放眼望去,能留在北上广核心地带的人群,大多数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优质基因,然而这群人生下的孩子里,每年的高中录取率为50%,
那意味着,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孩子,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大学的录取率,连
10%
都不到。再精英的群体的下一代,也会再一次重新洗牌。
更不要说一次金融危机,一次家庭成员的大病,创业失败,政治风险,会带来的阶级更变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东山再起,多少人一失足,就永远出局了。
不跟风,不盲目消费,有人生规划,保持危机意识,是保持现有生活水准的基本能力。攀比和虚荣心,赌博以及好吃懒做,是家道中落的人,共性密集度最高的缺点。他们有着前卫的消费意识,或将所有现金都放在股市里,或沉迷麻将打牌,或为了省事,只花钱将小孩送去贵族学校托管,学业没完成,倒是学了上层生活一套套的把式。在合理的财务分配和真正有需求的情况下,提高生活品质,选择投资自己无可厚非,却用了错误的方式,投资了错误的渠道,被时尚杂志和营销广告骗的冲昏头脑的人,在事业和投资上也很难谈得上多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