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田看投资
不端不装,有梦有趣,做一个最会写财经段子的清华理工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发改  ·  今天,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江西! ·  19 小时前  
都市现场  ·  2月底截止!江西居民抓紧办理 ·  2 天前  
江西环境  ·  正月初八,开工大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田看投资

“第二增长曲线”加足马力,百度“腾云升值”

小田看投资  · 公众号  ·  · 2022-05-27 16:29

正文


2022年5月26日,百度(BIDU)发布未经审计的2022Q1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2Q1百度总收入为284.11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为38.79亿元,超市场预期。从财报细节中可以看出,2022Q1百度智能云营收达39亿元,同比增长45%,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5%。百度智能云作为百度新的增长引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也日益成为百度业绩的重要支撑。
综合历次财报数据可以看到,百度智能云收入增速显著高于总收入和非广告营收的增长,使得其在非广告收入中占比持续提升。其高速增长亦成为了拉动百度整体营收增长的新动能。百度智能云作为百度第二增长曲线的驱动核心日益明朗化。
当下,中国互联网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可谓旧的发展动能不足,新的动能还在探索。从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财报均可以看出,龙头企业探索的战略重心已开始转向2B业务。从产业智能化方向突围,已经是全行业的共识。而百度智能云的高速增长,正在为这一路径抉择带来更多曙光。
科技公司市值持续增长背后,云计算成必选项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1年,我国企业的上云率仅达到30%。而根据麦肯锡等研究机构的数据,美国企业的上云率达到了85%以上,欧盟企业的上云率达到了70%左右。中国企业上云还有很大成长空间。Gartner预测,中国企业上云将加速,到2024年,上云率(IaaS+PaaS)将会达到40%。我国企业用户上云率的持续提升,带动了公有云市场的蓬勃发展,也给诸多科技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美国,亚马逊和微软早已在商业模式上证明,发展云计算能够带来科技公司的二次飞跃。微软市值在1999年短期触顶之后,一路遭遇旧的发展模式的困扰,软件业务徘徊不前,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其股价从1999年高点一路下滑,直到2014年确立云计算为战略优先后,市值才突破前期高位。2014年至今,微软成功从软件公司转型为云计算公司,市值也成长了10倍。云计算给微软带来了二次生命。

也是从2014年开始,亚马逊战略投入的云计算业务AWS才开始贡献其一半的利润来源。时至今日,不管AWS在亚马逊收入中占比如何变化,该业务始终是亚马逊利润的最大来源,并且一度贡献利润的比例超过100%。亚马逊市值的增长,几乎完全来源于云计算业务的推动。


从微软和亚马逊的案例来看,推动两者市值过万亿美元的,都是云计算。那么在中国市场,我们自然可以推论:大型科技公司接下来能否市值规模上再上一个台阶,云计算一定是必选项。国内云计算市场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跑马圈地至关重要,此时市场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各家云计算厂商的收入规模、增长速度、市场份额。各厂商当下正在使出浑身解数,采用不同的竞争策略。
公有云市场差异化竞争加剧,AI PaaS成突破口

公有云厂商的竞争差异化,体现在市场重点从IaaS向PaaS、SaaS转移。2021年,中国公有云市场IaaS、PaaS和SaaS占比为70%,17%和13%,而全球市场比例为29%,25%和46%。从IDC报告来看,在2021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PaaS的市场同比增速达到55.7%,比IaaS增速超过15.6个百分点。很显然,随着公有云市场的发展和成熟,PaaS占比将持续提升,谁能够在PaaS领域率先取得成功,谁就能够在云计算的竞争中胜出。
而具体到PaaS领域,什么样的PaaS才能从当下公有云服务中脱颖而出?这首先要从“用户上云的最终目的”中寻找答案。企业过去上云,聚焦于实现数字化,但数字化本身不是目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收入,才是企业用户的最终需求。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之时,用户的这些终端需求,正是要将数据直接转化为生产力——AI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据德勤《制造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报告》显示,在针对全球2000多家企业的调研中发现,55%的中国企业认为AI技术对其今天的商业成功具有重要或关键性作用。
而以AI为核心的PaaS则是企业用户实现上述目标的核心工具。早在2019年,Gartner发布新兴技术发展周期报告(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时,就已经提出,AI PaaS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新兴技术之一。


百度智能云锤炼核心竞争力,AI优势添薪续能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在PaaS领域同比增长93%,市场份额连续多个季度保持高速增长。通过强调AI PaaS,百度智能云的收入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增速位列国内公有云阵营前列。这说明,百度智能云在PaaS上找对了竞争策略。
百度智能云能做好PaaS,是与其自身资源禀赋密切相关的,即百度在AI的全面领先优势。
首先,百度智能云紧抓用户痛点。当下用户最为关注的,是如何快速将数据与算法转化为智能应用并高效落地,产生效益。而百度智能云凭借“云智一体”独特优势,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一步到位。“适合跑AI的云”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稳定、灵活的数字化底座。“智能化引擎”为智能化升级提供领先的创新技术和平台。这是百度智能云在PaaS层面赢得市场的原因之一。
其次,百度智能云率先打破了阻碍AI落地应用的高昂成本,让AI对大中小企业都触手可及。作为与云结合最紧密、拥抱AI最彻底的厂商之一,百度智能云通过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持续降低AI应用门槛,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2年5月20日,飞桨平台凝聚477万开发者,创造56万个模型,服务18万企事业单位。根据 IDC 发布的《2021H1中国 AI 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百度智能云在 AI 公有云服务市场,连续五次第一。
最后,百度智能云的云与AI实战经验丰富。公有云公司做PaaS,如果能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路径经验契合,一定会给竞争力加分。在百度集团业务全面上云过程中,基于OneCloud战略,百度智能云历经了丰富业务场景、海量数据规模、AI应用需求等层层考验,沉淀下了重量级产品与方法论,锤炼成为一朵历经实战检验的AI云,可以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产业,把AI技术通过云输送给千行百业。相较而言,其他公有云公司在“云智一体”“云智融合”上布局不占先机,更缺乏500强级别大企业层面、成功的大规模实战检验,不足以撼动百度在AI PaaS层面的竞争优势。这也是百度智能云能持续胜出的原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