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登机牌为何“从厚到薄”,就要从民航的发展历史说起。
1914年1月1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到坦帕的飞机航线开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定期执飞的商业航线。
像火车票一样,有了商业航线起,人们自然会想到使用一种凭证来为旅客标记班次和座位。只是,那时的飞机承载量十分有限,有条件坐飞机的人也屈指可数,用不上登机牌。乘客在乘机时,只需凭客票进站,上机后找空位就座即可。
民国时期“中央航空公司”飞机票,可以看到上面并没有标注座位/网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用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客机能承载的旅客数量越来越多,选择坐飞机出行的人也逐步增加。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同时防止旅客在登机时出现混乱,各国航空公司开始要求旅客凭机票和身份证明先办理乘机手续(check-in),再按照选择的座位登机。
为了记录座位、行李编号等额外信息,当时的机票被设计成多页的票夹(ticket wallet),变成了一个个“小本子”。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客票,形制上是一个小票夹/微信公众号“中国国际航空”
乘客换取登机牌(boarding pass)登机,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57年12月,第一架大型喷气式民航客机波音707试飞成功,民用航空自此进入大飞机时代。同之前的螺旋桨飞机比,波音707的最大载客量超过了200人,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单次飞行要办理登机的旅客数量远超从前。而传统客票的成册装订,不仅携带不便,航空公司还难以撕下存根,在办理手续时很容易出错。
因此,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航空公司开始逐渐将飞机票与登机牌分开。
当乘客凭票办理乘机手续时,工作人员会换给乘客一张可以部分撕下的登机牌,其撕下的部分将由航空公司在登机时回收,以便清点人数和登入信息。
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一张登机牌,姓名、航班号和座位号等都需要人工填写/中国民航博物馆官网
最早的登机牌依然是由工作人员手动填写完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模式的缺点越发明显:除了手填数字不利于数据处理外,易于伪造和修改也给飞行安全带来了隐患。
像《猫鼠游戏》里的“小李子”莱昂纳多,就是靠撕下航模上的航空公司标志伪造飞机票、支票和各种文件,将自己包装成“机长”的。
图/电影《猫鼠游戏》
为解决伪造机票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航空公司开始逐步使用含有条形码和电子芯片的防伪登机牌。登机牌的纸质也有很大改善,以防居心叵测之人模仿。我们所熟悉的“厚登机牌”,就是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的。
即使在今天,国内的许多机场也并未将登机牌“缩水”,旅客还是能在行李托运处打印传统的厚登机牌。
与此同时,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遇电脑故障等紧急情况,旅客还是能看到手写登机牌这一“传统艺能”的出现。
时至今日,航空公司在紧急情况下仍然会提供手写登机牌。如2024年7月,印度新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出现系统故障,部分航司选择用人工记录的方式完成值机,并向旅客发放手写登机牌/《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