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全球数码极客的狂欢。
只有坐在塑料凳上斜挎着包的老板知道,这是华强北黑市一年一度的“赌壳”大戏。
早在新机亮相前几个月,华强北各大档口就已出现山寨版iphonex,安卓系统只需600块,iPhone 8手机壳甚至已经卖到了美国。
看到iPhone X的那一刻,老王就知道,这是华强北“赌壳”江湖的又一次胜利。
很多年前,华强北是水货集散地、翻新机菜市场。现在成捆的手机主板和全套零配件是极客们动手造梦的天堂,50美元拼出一部手机,200块钱就能实现 iPhone 6变8。
网友评论:“你大爷老了还是你大爷。”
作为华强北的老江湖,老王很兴奋。早早地叫上儿子,把家里几个月前备好的,所有iphonex山寨机、手机壳和配件堆上,拉着拖车就出门了。
路过曼哈数码广场,外墙上挂着三星盖乐世S8手机的巨幅广告,一尾蓝鲸跃向海面,鳍肢划开四个字——“大有可能”。
“这次总该能多赚点吧?”老王内心一边期盼着,一边走进赛格电子市场。
华强北的一天终于不是从午后开始。闭关4年,开街8个月,在一片唱衰声中,华强北好像又找回了存在感。它用“山寨黑科技”告诉大家,华强北还没死。
新iPhone上市之前,华强北到处在卖新手机配件
一边是拉着拖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山寨帮”,一边是在华强广场空中花园谈笑风生的“创客帮”。
华强北这次赌赢了iphonex,然后呢?未来要以什么方式活,没人知道。
“那时英雄不问出处,日入百万不是梦”
“我特意挑了一个视野好的办公室,你看楼下那条街,从赛格大厦到曼哈数码广场,才930米,那就是华强北商业街,现在是中国电子第一街。”
站在世纪汇广场30楼,向阳指着窗户外面,浸在夕阳里华强北,一边回忆一边笑着说:“10年前我天天在那里跑。”
向阳是地道的潮汕人,潮汕人是不愿意给别人打工的,所以他现在当了老板。如果说老王属于还坚守着华强北一米柜台的老一辈,那向阳则属于适时而变的新一代。
他的每一个选择和改变,几乎都走在华强北转型之前,现在却依然选择留在离华强北最近的地方办公,他说这是他开始的地方。
华强北商业街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这个庞大电子集散地,在最好的日子里,1平米的柜台可以卖到30万,还抢不到,一张商铺申请登记表可卖到5万,整条街的年销售额能达到4000亿元,英雄从来不问出处。
20世纪90年代的华强北商业街
如果你想创造一个奇迹,请来华强北,不过那是十几年前。对于这点,向阳是亲身经历过的,他15岁就出来闯荡,在华强北当学徒。
“那时候赚钱太容易了,有的电子元器件,我们上午1块钱人民币进的货,下午就能1美元卖出去。”向阳这样形容当年的盛况。在这片约1.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数码城前后连成一片,每座都有成百上千的档口,卖的都是元器件和手机。
90年代华强北电子市场一角
如果说,电子元器件是华强北赖以存活的血液,手机就是支撑整个华强北躯体的灵魂。华强北最早的生意就是靠翻新手机。
在那个年代,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波导等品牌手机价格都在2000-6000元之间,如果是低价回收再翻新卖出去,就能赚几倍差价。
继翻新手机之后,掌握了世界知名手机厂商芯片技术的华强北人,又开启了山寨手机大门。高仿苹果三星诺基亚只需要数周,成本低至数百元。三卡三待,安卓塞班iOS系统随意切换,装有8个喇叭的山寨机尤其受广场舞大妈喜爱。
一时之间,华强北名声在外。 “一开门,人群就摩肩接踵地涌进来。一家手机店需要雇佣60个销售员,三班倒,从早上9点卖到凌晨2点,全国各地的零售商排着队打款,再等着手机发货。”这也是老王记忆深处的华强北。
早期的华强北人唱着小曲儿,雀跃狂奔,一不留神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江湖地位,也奠定了“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基石。
在这样温和的土壤里,华强北孕育出了深圳第一代拓荒者,走出了一批中流砥柱型企业:腾讯、创维、金蝶、大族激光等。
“腾讯到现在还保留着当年华强北的办公室,我有次路过,在门口站了半个小时,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竟然诞生一家市值上万亿的公司。”向阳感叹,腾讯还是牛啊!
华强北赛格科技园
据说当年华强北至少创造了50个亿万富翁,深圳滨海大道上,经常有保时捷、法拉利等豪车队伍深夜呼啸而过,就是这群新兴的电子富豪们在赌赛车,一场输赢三四十万。跟日入百万的收益相比,这点小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那时候外地人来深圳一定要看三个地方:世界之窗、东门,以及华强北。那时候,还没有人用过淘宝,实体店也还没有被电商打压得溃不成军。
向阳就是在那样兴盛的年代,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华强北走一圈,你就能组装出一部苹果手机。”
潮流的风向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华强北的山寨技术也在跟着升级。智能手机时代,大家尊称其为“黑科技”。
乔布斯用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于是拥有一部iphone4成了年轻人的梦想。苹果宣布与中国手机代工厂富士康的手机回收计划,更让华强北演变为苹果手机的维修、配件集散地。
直到现在,身边的朋友只要有谁手机坏了,第一反应都是去华强北。一位资深“果粉”表示,“在苹果专卖店两个月都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去华强北不到两小时搞定。”华强北黑科技的体验感有目共睹。
这里有成卷摆放整齐的电器原件和彩色灯管,也有安卓系统的苹果6s plus,从玻璃柜台往里看,是一模一样的玫瑰金,只卖八百八。
在华强北走一圈,你就可以组装出一部苹果手机。一位美国青年用视频直播了整个组装过程,并被这种不可描述的技术深深折服。外媒称华强北为“硬件硅谷”,而不是“山寨之都”。
“摩托罗拉公司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发明这种锁密一次性的IC,在中国竟然有人能破解。刚开始发明这种技术的人也一夜暴富,因为刚开始他们进1元,解密后卖100元,类似的神话每年在华强北有发生。”那个时候的华强北,在向阳眼里依然值得骄傲。
在华强北,你会撞见越来越多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他们背着双肩包脚踩运动鞋,蓄着络腮胡或戴着鸭舌帽,从全球各地来到华强北,寻找电子世界里新奇的一切。
与此同时,还有大批年轻人前仆后继地赶往华强北拜师学艺,想要突破手机芯片的终极技术。那个时候,你说你在华强北做生意,很有面子,大家都知道你是在赚钱的地方。但是现在你说在华强北,人家会问,你还好吧?这样关心你。
电商的迅速发展,很快挤压了实体店的生存空间,没来得及适应市场的商户大量倒闭破产。
向阳看到市场的风向变化,及时改变生意模式,将手机、元器件等产品,整箱批发给中东、非洲、印度的客户,利用互联网做起了外贸,同时将赚来的钱开始投入房地产。
向阳身边的淘金者也开始慢慢退出华强北,有的破产回老家,有的改做餐饮、金融、房地产、研发其他产品。
“谁杀死了华强北?”
2013年,诺基亚被拆卖给微软、黑莓被收购,线上的元器件电子商城呈现出锐不可当的势头。恰逢华强北封路改造,谁做谁赚钱的逍遥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一切都要升级的大时代,山寨的华强北自然被看衰,一米柜台也失去了一夜暴富的吸引力。
赛格电子市场三楼一米柜台招租,月租3000-4000不等
华强北街道2013年公布一组数据,商圈中14家代表性单位,有13家日均人流量下降10%-20%,4家营业额出现下降,6家出租率降低,出现较大空置,并且有5家出现了租金下跌的情况。
新买主盘下已经亏损经营的旧楼,最后不得不在亏损中寻找下一任买家,店铺频繁易主成为常态。
事实上,华强北的衰落,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的大量倒闭,使得对采购和销售渠道的需求大大减少,封路改造只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而已。
开街之后的华强北装点成了商业步行街,哪怕7年前华强北就开始严打山寨,清退了2000多家手机商户,今天的华强北,依然撕不掉山寨的标签,也无法缓解行业的衰败。
华强北商业步行街空无一人
老王属于比较特殊的那一种人,既没有被时代抛弃,也跟不上时代变迁的脚步,守着自己的一米柜台,做着20年前的买卖。
唯一和以前不同的是,他把刚成年的儿子也带进这个行业了,指望他能做点什么改变,增加点收入。
他的铺位在赛格电子市场一楼入口处,几乎所有进入赛格的人都会经过他那里,空间刚好只能容下他和儿子两个人,月租1万+,这几个月来基本都是入不敷出。原来住在华强北附近的小区,因为生意不太好做,前几年已经搬到龙岗去住了。
简单调查发现,华强路旁的中电怡静苑,94平月租在7000-8000元之间,附近旧小区两房单位,月租也在4500-5000元之间。
相比周边片区,华强北的租金算比较高了,也就是做生意的人才能承受。随着一些商户的搬离,片区内出租屋的房租也随之出现下降趋势,但老王不想再折腾了。
华强路旁的中电怡静苑
“今年我们都是十点过后才开门做生意的,去早了也没人,上个月有几天都是下午快关门了才接第一单生意,而且只卖了一个手机壳。”老王也很无奈,虽然生意不好,但他已经在这里做了几十年,一下子离开,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赛格的三楼则显得更凄凉,靠里面的一半铺位都是空的,一米柜台上都贴着招租广告,租金3000-4000元不等,旁边租户说,有的已经空了大半年,降价都没人要,完全没生意。
当年被华强北生意人挤爆的赛格广场写字楼,如今也大面积空置,150平月租16500,才110元/平/月,158平卖480万,大约3万/平,价格低,依然不受欢迎,行业衰败,商户撤退,伴随着写字楼的空置。
相比同片区,带学位商住两用的华强广场,大约6万/平,是赛格广场的两倍价格。再看带学位的纯住宅,金茂礼都个别盘已经卖到了16万/平的价格,均价也是11-13万/平。
“曾经一起做电子贸易的一位朋友,在中介的炒作下花2100万在华强北买了4套甲级写字楼,2015年一度跌剩1550万,现在的行情就是保本。如果当时买的是住宅,现在得值一个亿,可以退休了。”
现在已经是资深投资客的向阳聊起华强北的写字楼也是一阵唏嘘。房价和租金直接反映了实体经济的好坏,排除学位成分,华强北给人的落差也是蛮大的。
“华强北在转型,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丧。”
老王断定,生意做不下去的日子迟早会到来。与他不同的是,向阳对华强北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
“我觉得华强北还是老样子啊,还是不断有大巴车拖着一群群年轻人过来当学徒找工作,只是赚得没以前多。能坚持下去的就闯出去了,有的混不下去就回老家了。华强北在转型,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丧。”
他说着这话,面前摆着两个手机。一个iphone7,一个橙色镶边的诺基亚按键原始机型。
“这是诺基亚吗?这么古老的机子你还在用?不会是你的第一部手机吧?”我很惊讶,他却大笑:“对啊,你怎么知道。老机子了,我是个古老的人。”刚过而立的向阳,拿起手机自嘲道。
另一边,华强广场7楼的国际创客中心挤满了年轻的创客和创业公司,以电商为主,货源配件依然来源于华强北各大电子市场。
除了教你创业的前海创业学院,亚马逊在这里也有专门的孵化空间。
“现在只剩下一个5人卡座的办公室可以租了,昨天刚空出来的,那个创业团队才租了两个月就加人了,员工坐不下就走了。”创客中心的推广人员介绍。
国外极客办公团队
这里与大片空置的赛格广场情况截然相反。
是山寨之都还是硬件硅谷?
华强北野蛮生长的淘金场已经分裂成不同空间:
山寨机垂死未死,巨大的交易市场退缩到华强南的居民楼中;
另外一批来自剑桥、帝国理工等名校的研发者,占领了华强北的新楼与空中花园,怀抱震慑硅谷的希望研发产品。
华强北路边叫卖发票的小商贩
现在去华强北,依然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票啊票啊票啊……”、铁拖车以及撕胶带的声音混杂在一起。
铁拖车拖过崭新的步行街,走进了主街背后脏乱的巷子,在仓库、商场、停车场、居民楼中办公与住家合用的店铺之间穿梭不止。
还有安装私人监控和追踪的年轻小伙们,在花坛边坐成一排,看着来往的人群,但凡有谁多看了一眼,他们就会马上前来,拿着手写的广告牌低声询问:“防出轨防盗,要装监控吗?”路人大多一脸黑人问号脸,但这是华强北公开的秘密。
严格来讲,如今在华强北创业的这群年轻人,和当年在华强北当学徒学山寨技术的那群年轻人,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时代变了。
每天在华强北排队创业刻章的年轻人
现在的华强北,在很多本地人眼里,已经死了。在外媒眼里,它还是“硬件硅谷”。就华强北自己而言,不仅想甩掉山寨的标签,还要把华强北商圈打造成3A级旅游景区。
未来具体要怎么转型,能不能成功,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华强北的“向阳们”已经离开,而“老王们”还能坚持多久,他们默默给自己捏了把汗。
注:文中均为化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