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离职,也正值荣耀IPO前的关键时刻。
2024年8月,荣耀称计划在2024年四季度启动相应的股份制改革,并在之后适时启动IPO流程。随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机构入股荣耀;2024年12月,荣耀宣布已于2024年12月28日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这也意味着荣耀完成了股份制改革,IPO已经箭在弦上。
虽然赵明在离职信中透露,2024年荣耀完成了利润、奖金预算目标,收入、销量达成率也不错。但从研究机构的数据来看,荣耀在2024年的市场份额表现显然不如2023年那么光鲜亮丽。
为了提升荣耀的品牌声量,赵明也是频频对外发声要超越苹果和华为。对于苹果,他评价称,乔布斯时代苹果不断引领整个科技产业发展,这两年创新变慢了,AI领域荣耀做得最好;对于华为,他称“我们有的技术华为也没有”,甚至称荣耀的拍照技术已经显著优于华为,更是有荣耀高管喊出了拍照碾压华为的口号。
对于苹果和华为的种种言论,也为赵明增添了不少外界争议。
赵明离职之后,他的继任者李健,一方面需要将荣耀从市场份额下滑的泥潭中拯救出来,但在华为强势回归的背景下,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另一方面还需要带领荣耀成功IPO,赢得合理的市场估值。
从市场份额来看,荣耀的增量一方面在全球化,此前赵明曾在新年致辞中也透露,荣耀12月海外销量占比突破50%,并在多地实现规模化盈利,真正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从新任CEO李健的背景来看,荣耀接下来要继续在全球化方面进行突破;另一方面则是荣耀刚刚推出的互联网系列荣耀GT系列,在荣耀品牌冲击高端化的背景下,荣耀GT系列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在线上渠道获取市场增量。
从估值来看,根据媒体报道,荣耀2020年被国资收购时的价格在大约在2600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坊间流传的一份荣耀Pre-IPO融资计划显示,荣耀的估值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
目前,荣耀在资本市场的对标对象并不多,主要是小米和传音。截至1月17日收盘,小米集团市值为8773.91亿港元(约合8257.74亿元人民币);传音控股的市值则为1087.67亿元。
不过,小米集团有小米汽车的新故事,荣耀在这方面无法与之相比;传音控股业务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要比荣耀更高,荣耀则在高端市场比传音控股表现更好,两者互有优劣。
整体来看,在当前荣耀市场份额下滑的背景下,荣耀IPO要取得理想的估值,恐怕也不会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