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人把它写成了歌,于是这些城市便不再只是一个地名。
不论是李志的南京,还是万青的石家庄,五条人的海丰……每个城市,都因为这些歌变得与众不同。
对北京来说,有过太多歌唱它的歌,不管是陈升的《北京一夜》,还是老狼的《北京的冬天》,宋冬野的《安河桥》,都唱不尽它千年沧桑的万分之一。
在北京,聚集着众多出色的音乐人,他们如今过得如何?那些曾经辉煌的livehouse,现在还剩几多?
5月28日、29日,端午节期间,
《听说》主讲人
马世芳,将探访北京,寻找这座城市与它的那些歌、歌手以及歌唱之地的隐秘联系。
1
线下沙龙
每个城市都有一首自己的歌
时间
5月28日
14:00
地点
乐空间SPACE
北新桥板桥南巷人民美术印刷厂
活动介绍
城市是民谣永恒不变的吟唱主题,不论是罗大佑的《鹿港小镇》,还是张玮玮的《白银饭店》,老狼的《北京的冬天》,万能青年旅店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都深深刻印着城市的独有气息。
是城市塑造了民谣歌曲的气质,还是民谣歌曲丰富了城市的精神内涵?那些与城市有关的民谣歌曲,背后有着怎样的创作故事?
从台湾到大陆,都有过许多歌唱城市,也最终为城市打下烙印的歌。
5月28日下午,来和马世芳、郭小寒一起,聊聊那些打动过你我的城市之歌。
活动报名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与活动
限制人数:100人。理想家、看理想会员报名优先。周六前,无论报名成功与否,我们会发出通知短信。
嘉宾介绍
马世芳
台湾作家、广播人,《听说》主讲人,现任News98电台节目《音乐543》主持人。
从2002年开始,马世芳在台湾NEWS98开办广播节目《音乐543》,一直到今天,整整15年,这在广播圈是一个奇迹。《音乐543》连续
两次获得台湾广播金钟奖“最佳流行音乐节目”奖,马世芳也两次获得“最佳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马世芳主讲的看理想节目《听说》,第一季从十多位音乐人出发,串联起了台湾历史或当下的人物、故事,展现各个时期青年人的思想、生活。
第二季《听说》,更将目光放大至全球,跟着声音去旅行,诉说每一首歌背后的故事。
郭小寒
乐童音乐合伙人、副总裁,
乐空间主理人
。
前著名媒体人,乐评人,民谣经纪人,演出策划人。在北京组织策划过上百场演出活动,熟悉每个独立音乐空间和幕后主理人。
2
直播
摇滚北京:寻访京城独立音乐秘境
扫描二维码,收看直播
时间
5月28日
11:00
直播介绍
马世芳不仅熟捻台湾流行音乐,对大陆摇滚和新民谣的发展也十分关注,在《音乐543》和《听说》第二季节目中都多次介绍。
这一次来到北京,马世芳将约上他的老友“带着民谣走江湖”的郭小寒一起,由鼓楼东大街开始走起, 探访Mao、杂家、DDC、XP、乐空间等音乐演出场地, 寻找京城独立音乐秘境。
3
直播
给民谣热泼一盆清凉的水
扫描二维码,收看直播
时间
5月29日
12:00
直播介绍
周云蓬、小河都是马世芳多年的好友。这天,
马世芳和郭小寒一起,乘车去通州小河的工作室,拜访小河和周云蓬,四人“把茶言欢”,聊聊那些走江湖的岁月,那些被装进新民谣里的老灵魂们。
嘉宾介绍
小河
原名何国锋,民谣歌手。
1996年参与组建内地实验乐队美好药店,并担任主唱。出版个人专辑包括《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2002)、《身份的表演》(2009)、《傻瓜的情歌》(2011)、《森林里的一棵树》(2016)。
他在民谣、实验、即兴间自如转换,还包揽音乐制作、实验剧场、电影配乐,包括为周云蓬制作了一张饱受好评的专辑,参与孟京辉话剧《恋爱的犀牛》,并将多年来的电影配乐出版为《2006﹣2013小河配乐集》。
周云蓬
诗人,作家,歌手,被称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民谣音乐代表”。
发行音乐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中国孩子》《清炒苦瓜》《牛羊下山》《四月旧州》等,出版诗文集《春天责备》,杂文集《绿皮火车》。凭借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人民文学奖“年度诗歌奖”。
【相关节目】
《听说》第二季
把耳朵借给我,跟着声音去旅行,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是一则穿越时空的游记。
《听说》第二季,透过一首首经典的流行音乐,讲述歌曲背后的社会面貌、人文气质,以及各时期青年人的生活变迁,带你听遍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及故事。
【相关图书】
《耳朵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