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本文只适用于每月抓心挠肝翘首企盼发工资的工薪阶层,壕们请绕行。
没生稀罕之前,我是个千年月光族,工作十多年,固定存款从不曾超过五万,即便结了婚,也没能改变每个月底以吃土为生的命运;有了稀罕之后,迅速成功晋升为“半月光”,原因很简单——家里吃饭的人虽然多了一个,然而工资并不可能翻一番。
于是,这就很尴尬了,因为稀罕不肯陪我吃土。
岂止拒绝吃土,她甚至还开始碎钞!
稀罕6个月时,我带她去游泳,店里办张游泳卡竟然要8000元起Σ( ° △ °|||)︴,
惊魂未定下,跑去找过来人求安慰,却听说现在的早教班一个学期学费早已过万,而等到娃娃开始幼儿园生活之后,每月大几千的学费都是按年交的,所以分分钟要给幼儿园奉上五六七八万。听得我后背直发寒,弱弱地问:“交学费能刷信用卡吗?”换来前辈诚挚的白眼……
所以,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觉悟了,意识到需要开始认真存钱了!无论怎么说,稀罕的教育基金也得先储备起来不是?
对我来说,存钱实在是个太陌生的课题!而怎么能让存钱和买买买之间不冲突,就更是难上加难。
o
(╯□╰)o
于是这半年来,四处找人讨教,各种搜罗“教材”,加上亲身实践,算是总结出了一点点经验和教训,今天一并说给大家听。
先来说说存钱
有太多书教人怎么存钱、理财,我看过一些后,觉得有两本书比较值得推荐。
一本是博多·舍费尔的《小狗钱钱》,一本是丸田洁的《蟋蟀比蚂蚁更有钱?》。前者是教小朋友理财的,后者是写给成年人的,教大家怎么合理储蓄、合理消费,成为储蓄达人。有兴趣的亲可以找来看看。
总结两本书中的精华,想成功的存钱,最主要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
强制储蓄
每个月发工资后,拿出一个固定数额的钱存起来。具体存多少,可以根据收入和家庭支出情况确定,500、1000元都可以,也可以是工资的10%或者更高。
相比金额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一旦确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坚持。所以,
切记不要把数字定得过高。
有些小伙伴问:强制储蓄会使每月可支配的收入变少,那岂不是会影响生活质量吗?我起初也有这个担心,但开始执行后,这半年来也没什么明显的不适感,其实就当那部分钱从来没进过工资卡就好,慢慢就适应了。
●
设立“梦想基金”
生活中总是会有些一次性大花销的,比如换个手机、买个包包、出去旅行或者给娃办张游泳卡等等。这种情况下,靠当月工资来支付,就会有些尴尬,因为很可能付了这个帐之后,你就没钱解决基本吃饭问题了。
而先刷信用卡支付,然后再分期还款虽然是个办法,但是每个月都要被迫为数月前的某次消费还账,总是让人感觉有些被动,而且信用卡分期还款是要付手续费的,并不是很划算。因此,
给自己设立个“梦想基金”就很重要,能让你进行大额消费时心中无负担。
在《小狗钱钱》这本书里,作者把这个基金称为“梦想储蓄罐”,而且提出每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梦想储蓄罐——每个月的工资,除了放入强制储蓄账户的部分,可以再拿出一些来,作为梦想基金,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实现梦想所需的花费,来决定每月把多少钱存入基金里。
当然,如果这样感觉压力有些大,那么也可以每次只为一个梦想存钱。比如我,现在的“梦想基金”账户里的钱,就是准备用来支付稀罕早教班费用的,算算再有两个月就差不多存够了,这样等到她开始上早教班时,我可以在不动固定存款、不影响当月开销的情况下,轻松拿出这笔钱。
●
制定预算
每个月的收入除去强制储蓄和存入“梦想基金”的部分,余下的就是可以花掉的钱了,在“挥霍”掉它们之前,细心给这部分钱做个预算是个很必要的行为。我以前从不知道“预算”是个什么鬼,想买就买、想花就花,如果这个月没钱了等下月就好。自从6个月前洗心革面之后,才开始尝试每月提前做计划。
然后瞬间发现,预算真的是个好东西,
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冲动消费
,避免一时之间脑子一热,买来许多不必要的东西。像是前几天,我看到一套很漂亮的儿童床品,原本想给稀罕买,但当时四月份的预算已经花光了,于是奋力忍住。小长假期间收拾房间时,竟然找出两套全新的图案类似的床品,瞬间为自己没有冲动消费感到无比庆幸。
●
坚持记账
我有个“瞬间遗忘”的特质,瞬间到什么程度呢?比如刚刚在提款机上查询了银行卡的余额,等卡片从提款机里抽出来时,我就已经不记得卡里有多少钱了。
o
(╯□╰)o 这种情况下,记账有多难可想而知,但是我咬牙坚持了一个月之后,就爱上了记账。
因为
通过详细的账目
,真的能帮我
排查出许多不必要的消费
。
上面这几点,就是书里介绍的一些存钱时的基本原则。其实,我认真想了想,总结起来应该就是十六个字:
合理分配、专款专用、严守预算、及时总结
。听上去很像“废话”哈?但是最近半年的实践证明,这些原则真的对于顺利存钱和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很有帮助。
在《蟋蟀比蚂蚁更有钱?》这本书里,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存钱的误区,其中有一条让我特别印象深刻,那就是——
自以为有钱的人,存不了钱。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要发年终奖了,奖金是20000块,你会很开心,觉得自己终于有!钱!啦!
于是,想想手机该换了吧,虽然要将近7000块,但是我有两万年终奖呀;
还有,惦记很久的那件外套可以买了吧,虽然要4000块,但是我有两万年终奖呀;
嗯,应该给外套再配双长靴,虽然要3000块,但是我有两万年终奖呀;
啊,还有我一直想要的耳机,以前觉得2000块太贵,但是现在我有两万年终奖呀;
以及,那个惦记了半年的包可以下手了呢,虽然要5000块,但是我有两万年终奖呀;
逛街的时候,想买而觉得小贵的口红、粉底、眼影、丝巾、帽子等各种小物,也都因为那两万年终奖而被豪放地收入囊中。
发现坑在哪里了吗?
你用来买东西的钱,早就超过两万了……
而相比之下,善于存钱的“储蓄达人”却会时常忘了自己有存款这件事,这样鞭策着他们不过大手大脚,肆意挥霍的生活。
除了仔细研读总结这些出色“教材”中的精华,好好学习如何存钱,我也从民间收集了好多有趣的存钱方式,比如上次曾经接受采访的ULA
(点击可查看哟~)
,
就贡献了三招——
招式一
找个盒子封上留个口,每次你要买啥的时候,都先冷静想想“这有必要买嘛?”缓冲下,如果第二天还想买就买,不想买了就把同价的钱放盒子里,算自己省下的。另外,买菜或者衣服时,因为讲价或者打折省下的钱,也放进盒子里,诸如此类,只要你觉得省下的钱,都放里面。这样一年下来,拆开盒子就能发现里面有不少钱。
招式二
遇到高兴的事,我就从生活费里拿出点儿钱存起来。比如,我过生日,相公送我礼物,我一高兴就存了200元,用纸条卷上写上为啥存的这钱。生小葵的时候更高兴,我存了1000元。
如果和相公生气,那我也根据生气程度会存个100-500元不等。一年下来,做个总结,看你是因为高兴的事儿存得多,还是因为不高兴的事儿存得多。然后,年底把因为不高兴存的钱花了,就都变成高兴的事儿了。
招式三
建立“365小金库”,就是在纸上画365个格子,从1开始顺序写下去,一直写到365。之后,每天随机挑一个数字,按照数字金额把钱存起来,然后划掉相应的数字。要是最近手头宽裕就选大数存,比如一次存个364元或365元,没钱的话就选小数字存,比如1元、2元,这样坚持一年下来,能存将近7万多!
看过之后,感觉好有道理的样子有木有……(*__*)~~
当然了,存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好好花掉在才是终极目的,不然何来“钱留着是纸,花了才是钱”的那句“名言”?
在这半年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技巧的花钱”是一种更高级的技能,比存钱更难,而且,好好花钱也更有助于存钱。
下面这些内容,是我这半年来攒下的一些心得。不过我毕竟是个处在初学阶段的菜鸟,所以这些心得里,经验少,教训多~(⊙﹏⊙)b
●
买“又贵又对”的
所谓的“一分钱一分货”是有道理的,好品质的物品设计合理、更加耐用,如果只是贪图便宜低价,买来很多质量一般的东西甚至是次品,几乎不能用,那等于是在浪费钱。
当然了,所谓的“又贵又对”,
是指
性价比高的商品,并不是一味的提倡追求名牌。
●
善用网购
某些商品,如图书、玩具,如果遇到网上有打折优惠活动,会比实体店便宜很多,活动力度大的时候甚至价钱能便宜一半。
所以,
如果图书、玩具这类不是很着急买的,可以等等看网上会不会有优惠活动。
●
慎重海淘
海淘其实在妈妈圈里风头很盛,不过我觉得还是有点“风险”的。
至于奶粉、食物等,因为等不及,所以也放弃了海淘这条途径。
●
别冲动消费
女人购物起来本来就容易冲动——跟身边的妈妈凑单,自己因为某个店铺的满减活动凑单,单纯的因为折扣很低……总之,仿佛有一百个理由让你掏出钱包冲动一下,买回一堆其实根本不必要的东西。
所以说,购物的最佳状态应该是,你先有了消费需求,然后稍微等两天,赶上有活动的时候付款,即便是需要凑单,也要保证买自己需要的。
千万不要为了符合活动规则,而去勉强买一些自己根本不想要的东西。
●
别过分压制欲望
这个嘛,简直是血的教训,我刚刚开始实行存钱计划时,干劲很高,第一个月使劲压抑自己的购物欲,几乎什么都没买。结果呢,那个月的钱当然省下了,然而副作用也很明显——第二个月购物欲井喷式爆发,情不自禁买得更凶。所以,还是
把自己的购物欲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好,千万别过分压制
。
●
别过分囤货
有些时候,大批量购入的确能省一些钱。但是呢,也要注意适可而止,量需购入,否则……
我看似当时低价购入赚到了,但实际给自己找了心病,看着这箱纸尿裤,总觉得它占地方。
我自知,这些自己总结出来的菜鸟级经验,对大家的借鉴作用有限。于是,趁这次写专栏的机会,采访了身边的一位“买买买女王”,顺便也自我完善提升一下——
妈妈:
宝太太,具有13年丰富网购经验,尤其擅长为自己和宝宝买买买。堪称“活产品手册”,只要“输入”产品名称,便能瞬间说出产品特点、规格尺寸、是否使得购买、性价比最高的购买渠道等信息。
宝宝:
潇潇,小公举,5岁。
我堪称马爸爸家忠实粉丝,大部分孩子的东西都是这里解决的。
也曾经简单地研究过海淘,但是最后因为懒放弃了……因为要看英文、要找转运公司、还有可能发生的关税问题等等,想想就觉得好麻烦~~
嗯,其实说起来,这13年网购经验,各种“学费”也不是白交的,下面分品类说说我的心得吧,每一个类别下的经验有点零散,但都是高额学费换来的哦。
衣服
-
品牌及C店混搭
-
知名的几家童装品牌还有口碑较好的童装店都会关注,这样可以
及时关注新品更新及折扣信息
。
-
看到喜欢的衣服,
先收藏不要冲动下单
,选择各种折扣时点下单“大件”商品,比如羽绒服厚外套等。
-
在小店选购时,
会按照自己的喜好,也会参考店主的搭配
。有几家店的小模特跟女儿年纪身材相仿,这样购买时参考尺码更方便。
-
因为孩子长得快,
尽量不囤货
,以免买回来时大,该穿时又小了。
-
买衣服时,要
分不同类型准备
,比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穿着场合(在家、外出)等,每种类型需要
各准备几套
,方便换洗。
-
孩子的衣服除了好看,最重要是
实用性
,宝宝
穿着舒服
(这里指的不是面料,宝宝的衣服纯棉为主,这大家都知道)
,方便活动的,或者可以避免运动玩耍时受伤的。比如女孩子,公主裙、长裙很美,但是并不方便宝宝玩耍时穿;夏天短裤虽然凉快,但是户外会增加晒伤、摔倒时直接磕破的风险,可以考虑一些薄面料的5分裤来代替。
-
鞋子
最好还是带着宝宝在
实体店试穿
!代购有风险,尺码买不合适太常见了。一些所谓网销爆款,仿照大牌的便宜鞋子,除了材质不好,鞋底的设计对宝宝的走路姿势、足底的发育没有任何好处。因为鞋子不会比衣服换得勤,劝妈妈在
鞋子上千万不要贪小便宜
。
食物
-入口的东西,我会比较慎重
-
配方粉是天猫旗舰店购买的,米粉是前同事自己创业做代购后定点购买的。
-
其他一些国外品牌的小零食自己仔细对比了价格销量评价等信息,判断是靠谱的店铺再购买,
第一次少量购买
,确认没有问题就
不再随意更换店铺
。
-
购买之前,
需要多渠道了解商品的价格
(比如:官网价格、原产地价格、代购价格等)
,如果售价过低就不用考虑了,因为进货渠道你了解不到,商品是否为真的风险就高。
-
最最靠谱的购买渠道,还是找认识的、信得过的人代购。如果实在都不放心,那就别怕麻烦自己亲手做吧。
玩具
-
宜精不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