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早10点,德银伦敦大楼门前,本是上班时间,仅有员工神情黯然地抱着办公纸盒,一个接一个的走出德银大厦。
“九大投行”之一的德银没给他们任何的喘息机会,上午11点他们的通行证就将失效。
德银此次的裁员规模之大,不禁让本就神经脆弱的市场胡思乱想。
来源:
网络
这张图今天在各微信群里疯传,让人不禁联想起当年雷曼破产后的金融危机。
德银此次裁员的原因是什么?
德银真的会破产嘛?
流言始于信息壁垒,止于挖掘真相。
究竟是海啸前的宁静,还是人云亦云的喧嚣?
让我们一探究竟。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
德银从欧洲银行业的支柱到陷入如今的困境,也绝非一日之寒,而是内外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1、从内部看,主要是欧盟的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政策,严重影响了德银等欧洲银行的利润,导致他们杠杆高企、盈利下滑,危机重重!
为了提振经济,欧盟长期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利率非常低,这相当于牺牲银行利益去刺激经济,导致银行利差急剧下降,业绩无法提振。
在过剩的货币之下,德银等欧洲银行不得不去搞冒险和投机,将大量的信贷投向了高风险利益,这也使得坏账率大幅度上升。
然而,树不能长到天上去,高杠杆也不可能一直杠上开花。
欧洲目前的这种处境,颇为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前期,十分凶险。
要知道,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
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德国作为欧盟的火车头,也成了欧洲银行业的重灾区。
德银危机持续发酵,股价连连下挫,被迫大幅裁员,这只是这场危机的一个缩影而已。
2、从外部看,美国也在蓄意挤压欧盟经济空间,特别对德银,更是不断地挥舞着大棒,罚单不断,几乎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完全统计,仅仅过去4年,德银就被美国抓住小辫子,一路被罚,加起来超过100亿美元,搞得德银在过去4年中有3年亏损。
2015年4月,德银因涉嫌参与操纵利率,向美国和英国监管机构支付了25亿美元的罚款;
2016年12月,因涉嫌误导投资者出售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德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了72亿美元的和解协议;
2017年1月,德银员工被指帮助俄罗斯富人从俄罗斯转移了100亿美元资金,被罚款4.25亿美元;
因涉嫌参与洗钱,被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罚款1.63亿美元;
2017年4月,因外汇交易监管不力等,德银遭美联储罚款1.566亿美元;
2018年2月,因操纵伦敦同业拆解利率案,德银被美国罚2.4亿美元;
2018年7月,德银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近7500万美元......
.
一个银行的稳健发展,靠的就是自身信用和市场信心。
德银本来就“身负内伤”,哪经得起美国这样罚单不断的“七伤拳”不断袭来。
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的“绞杀”,德银的财务状况或许正在稳步改善。
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德银也有德银自己的问题。
但是美国出手如此之狠,就让人不得不怀疑其居心叵测了。
要知道,一次罚单,就是一次市场信心动荡,就是一次股价暴跌,这种“戴维斯双击”,等于推倒多米诺骨牌,让危机不断蔓延!
如果德银真成了“雷曼兄弟第二”,那一场飓风或将到来!
或许有人会问:德银自身积累的问题容易理解,但美国如此打击德银,却是为了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在当代社会,打击任何国家,从金融层面入手都是捷径。
美国一直把一个联合的欧洲,视为其实现全球霸权的“眼中钉”。
而要废掉欧洲的竞争力,最直接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打击其最核心的金融力量。
还记得美国近年来整欧洲的事吗?
我们可以看到,每次美国在欧洲挑事,基本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大都是为了“轰炸欧元”。
第一次,2000年欧元诞生,美国对欧洲出手。
此前,欧元没有统一时,大量的欧洲金融资本为了规避风险而涌入美国,使得美国股市极速飙升,出现了世界最大的“泡沫经济”。
2000年,欧元即将横空出世,如果欧元走稳了,欧洲资本就会回流欧元区,美国经济就可能随时陷入股市崩溃、美元大幅度贬值和经济衰退的危险。
为了阻止欧洲金融资本回流,美国在欧洲点燃了战火。
那时,真是一片乱象,兵荒马乱!
美国开打科索沃,分解了南斯拉夫,造成欧洲资本外逃。
美国这招阴招,直接把欧元干成了弱势货币,一直弱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