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厌恶读书一事,长期以来,一直被很多人视为不知上进。
然而,残酷的事实是,对贾府这种勋贵人家,子弟用功读书,只是锦上添花罢了。真
到了圣眷不再,大厦将倾时,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更难以力挽狂澜。
就算贾宝玉努力兑换天赋,用功读书,中了状元探花,成为全国知名作题家,真到了皇帝决心动贾府的时候,也不过是一道圣旨,就能褫夺功名,抄家流放,依旧无济于事。
贾府前两代,圣眷无疑是非常好的。
第一代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一母同胞的两兄弟,在红楼架空王朝的开国功臣【四王八公】中,独占了两家国公,这是毫无疑问的顶级勋贵。
第二代,荣府贾代善,多袭了一代国公头衔,是贾母口中念念不忘的“国公爷”。所以贾母也得以夫贵妻荣,是荣国公夫人,是“外命妇之首”的一等诰命头衔,达到了封建社会非皇族女性的顶点。
宁府贾代化则担任京营节度使的职位,是整个王朝最重要的武官职位,相当于清朝的“九门提督”,非皇帝最亲信的大臣不得担任。
此刻的荣宁二府,一爵高,一权重,相辅相成。贾代善的爱女贾敏,嫁给了四代列侯世家出身的探花郎林如海。
但到了第三代,贾府的圣眷明显不再了。
贾敬作为贾府几代当家人中,唯一的一个科举正途出身的进士及第,居然不当官、不承爵,跑去修道,本应他承袭的二等将军爵位,也直接让给儿子贾珍,变成了三品将军。
这其中究竟有何隐秘,很多“红学家”都从他孙媳秦可卿的身世着手,有各自不同的猜测。——在迎春、探春这些国公府庶女都自惭身世时,一个养生堂抱养的弃婴,居然成为宁国公府承爵的长媳,确实匪夷所思。
而另一个自幼好学的贾政,在父亲死后,皇帝直接给了他一个恩荫,等于变相断绝他的科举之路,对走文官路线的贾政来说,十几年后,还只是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就是他的官职天花板到顶了。
贾政的长子贾珠,继续走科举路线,20岁出头,好容易中了个秀才,结果苦熬身体英年早逝,丢下孤儿寡母。
贾赦作为荣国府的第三代承爵人,整日里除了欺男霸女,就是和小老婆喝酒。他更直接说「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
其实,某种程度上,贾赦还真没说错,甚至比整天督促儿子读书考科举,早早逼死了贾珠,又逼贾宝玉的贾政,看得更通透。
看看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仗着贾府的势,一个奴才,都能在20岁就捐了前程,10年后居然就被选官出来,去上任州县官了。
贾赦的长子贾琏,直接捐了个正五品的同知头衔。如果他真想做官,是可以直接去某个府里当同知,或者想做正印官,就能直接到某个州当知州的。根本不用和寒门子弟那样,哪怕是名正言顺考中了进士,还得苦哈哈地四处拉关系,等候多年才能谋到一个实缺职位。
王子腾作为和贾府同气连枝的金陵王家的当家人,先是做了宁国府贾代化留下的京营节度使,再从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一路升迁到了内阁大学士,宣麻拜相,成为“贾王史薛”这金陵四大家族官职最高之人。
贾雨村这个林如海的家庭教师、贾政的联宗门人,更从一介免职犯官,到短短数年功夫,就升迁到了大司马(兵部尚书),协理军机大臣。
这足以证明,皇帝一方面有意压制贾府这样的开国勋贵,让贾府中人的官职高不过五品。(贾敬死后,也是赐了个五品官头衔),
另一方面,贾家的对策,是将两代三位国公遗留在朝堂的人脉关系,都倾力去相助王子腾和贾雨村这一武一文,让他们升到了一为宰相,一为副相兼尚书的高位。再加上同一时间段,贾元春受封为贵妃,确实让贾府声势看似回到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按《红楼梦》成书的清朝制度,皇后以下,除非皇帝打算废后,否则不常设皇贵妃,贵妃名额也只有两人,所以,元春已经是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宫廷贵妇了。
至于贾赦为了几把扇子闹出人命,贾珍父子的淫乱行径,贾琏国孝家孝期间娶二房,王熙凤放高利贷逼死人命等等,这些狗屁倒灶的公开劣迹,对两家传承数代的国公府,对当朝唯二、仅次于皇后的贵妃母家,难道真是什么大事?只看皇帝有没有闲心追究罢了。
事实上,对和皇权密切结合的勋贵来说,
最关键的从来不是子弟是否读书争气,也不在于干了多少欺凌小民的劣迹,而就在于是否能讨得皇室欢心。
因此,王熙凤没听秦可卿的遗言,去购置田地为子弟读书上进。贾府早已入不敷出,也要耗费巨资,为元春的一日省亲,专门修建一座大观园,甚至贾宝玉被养废在脂粉堆,从贾府当家人的角度,还真不算什么短视错处。
等王子腾和贾元春两大靠山一死,贾雨村当然会见风使舵,翻脸不认人。贾府注定被抄没,贾宝玉此时就算中了进士举人,又有何用?多一道褫夺功名的旨意罢了。
而这两人为何会相继死去?是否因为贾府在皇权之争站错了队?天知地知,曹雪芹知。
按《红楼梦》成书的时代背景,“王子腾”对应的,多半就是那个从九门提督、拥立雍正帝即位有大功,宣麻拜相的军机大臣隆科多,不过短短两三年就失宠,从帝国首相到被处死。
“贾元春”对应的,或许就是那个雍正初年唯一的贵妃年氏,生下三子一女,全都早早夭折,去世同时,年家亦被抄没,多人被处死、免官。
鸳鸯不肯给贾赦当小老婆,公开嘲讽她嫂子:【
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 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
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 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
然而,
残酷的事实是,对贾府来说,给皇帝当小老婆的贾元春,她的肚子是否争气,本就比贾宝玉这个“国舅爷”是否争气上进,更加有意义得多了。
假设贾元春能早日怀孕,顺利生产,别说是一个皇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公主,那么有一个公主外甥女的贾宝玉,以及作为公主外家的贾府,日子也会好过得多。或者说,皇家的最终处置,也会留情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