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焦虑时,读一读哲学,很有必要 ·  昨天  
为你读诗  ·  2024年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  2 天前  
十点人物志  ·  《小巷人家》10天共读 ·  3 天前  
十点人物志  ·  《小巷人家》10天共读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一色胜万彩,恬静娇美,雍正也爱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一本书的出版利益,编辑应该怎么分?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5-22 12:57

正文


*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仅指通常情况下的编辑分工,具体情况根据各个出版社会略有不同,大家不要一概而论,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来源|试客出版工场(uniqueviewer)

作者|朱老师


你知道在一个出版社,

编辑有多少种分工的模式么?


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商),因为市场规模不同、市场化程度不同以及对不同编辑工作重视度的差异,所设立的编辑岗也不同。


小一点的出版单位,基本上策划、责编甚至版权编辑都可能是一个人。对于规模大一点的出版社或出版商,则明显就是各司其职了。


如果说的详细一点,从工作内容的角度去划分,大概有版权编辑、责任编辑、策划编辑、审读编辑、美编(放在这里似乎有点牵强)、营销编辑这几个岗位(在日常的工作中大概也是上述所排列的工作顺序,版权起头,营销编辑收尾)。

当编辑的分工不是那么清楚的时候,通常在图书出版利益的划分上没太多的讲究(理论上这样的书似乎市场回报也不是很高)。


但是假如当一本书获得了比较大的市场回报的同时,又涉及到了很多编辑岗位,那么编辑的利益该如何划分呢?


在现实工作中,谁在这些岗位中最重(zheng)要(qian)呢?肯定是策划编辑。


因为在上述所有的岗位中,我们只见过策划编辑和图书的销售情况挂钩,而其他的编辑岗位,则基本是论件或论字的,说的好听一点是旱涝保收,说的直白一点则就是死工资。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现实中出版利益的分配是否合理。仅从编辑分工和编辑价值这两个角度来讨论一下编辑岗位分工和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From:编辑部的故事



分工角度

目前图书的策划大多数属于流水线分工。顾名思义:

版权拿到版代推荐选题,传递给策划编辑。

策划自己判断决定是否上会报批。

在选题通过后,进入生产流程:责编看稿、改稿、一审、二审、终审,中间穿插策划编辑的改稿意见以及策划点的提炼。

然后进入了上市前环节,书名、封面、宣传策略陆续出台,打包后传递给媒体渠道和发行渠道。

这样的分工合理么?


对于追求出版规模的出版商来说是似乎是合理的,因为这样的分工将最重要的策划部分或前置(例如公版图书的策划在最前)、或后置(普通市场书的策划在最后),将最消耗时间的看稿、改稿交给了收入水平相对最低的责任编辑,将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策划编辑放到图书销售利益相关最大的策划环节上,从而最大程度提升出版效率。

 

可是我们都明白这样工作模式最大的不合理性——内容传递会产生非常大的差异性。我们都看过传声筒游戏,当内容从最前方的责任编辑到策划编辑再到营销编辑,最后体现在渠道上时,图书的本意可能已经被拆解的七七八八了。


 

所以实际在策划环节,很多策划编辑看一遍原稿就敢写策划案,营销编辑改个书名就套原来的营销方案。别说创新,连标准的读稿工作又有几人能做到?

 

然而存在的一定有其合理之处,当一本书销售只有几千册,必须依靠大量品种才能冲发货码洋的时候(注意不是销售码洋),编辑的重复性工作快速增大,你不流水线,你做的出来么?



价值角度

不同编辑岗位的价值如何衡量?

 

想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将图书根据本版和外版做一个区分,因为本版书通常是作者和策划编辑直接联系。而外版书则是中间有了版权编辑的一个判断。

 

对本版图书的价值传递流程,应该是:

而对外版图书的价值传递流程,则变成:

(👆注:不是所有外版图书都是这样的流程,也有策划编辑先发现选题,再交给版权编辑处理版权的情况,此处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理论上出版利益的蛋糕应该均摊到各个环节的,因为就和人的五官一样,离了谁这本书也不会有好的市场回报。


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定义为谁发现并表达出了书稿(作者)的价值,谁就享受了出版利益蛋糕中最大的一块。

 

所以在价值角度去看,基本的现状是——没人认可责编的价值(特指文字编辑)、很少有人认可营销编辑的价值、有些人可能会认可美编的价值。



或者换句话来说,并非不认可,主要是价值无法衡量。当一本书成功时,我们会说这本书的书名起的好,策划点直指人心。


但是当一本书不好的时候,大多数意见都是封面设计差,文章内容语病多、营销套路太低俗等。

 

可是,价值无法衡量,不代表不想被衡量。每一个编辑岗位的价值体现形式,都应该与策划编辑一样——与销售码洋相关。



理想的角度

我们所认为的理想编辑分工角度,应该首先是品牌小组制而并非流水线。


而在利益的角度,编辑的利益分配更应注重责任编辑与营销编辑的工作。

 

为什么推行品牌小组制?


当一个品牌编辑组只包含一个策划编辑+两个责编+一个营销编辑,这样一个最小的出版单元首先保证了图书原生内容的畅通性。



原生内容的畅通意味什么,意味着当策划点出来时,大家是否能在内容的认知上达成一致;


其次品牌更加的聚焦,图书内容质量也会更高,责任编辑反复的帮你再看一类品牌内容,那么她对内容的准确度与质量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三是营销也会更容易,营销编辑会去挖掘同一类图书的营销价值渠道。

 

利益又该如何分配呢?当流水线分工被品牌小组所取代时,大家这个组织就变成了出版品牌合伙人制。


合伙人制的重点在于,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为同一目标发力,从而共享目标达成所带来的收益。

 

我们相信,这样的编辑组织在未来一定会出现!


做書授权转载

好文回顾


▼报名加入“北京出版交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