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金证券研究
发布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成果,沟通证券研究信息,交流证券研究经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心理  ·  老得慢的人,都有3个好习惯,你占几个 ·  13 小时前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在线课程2025春季班招生开 ... ·  14 小时前  
壹心理  ·  治愈坏情绪,最好的方式是这个…… ·  昨天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在线课程2025春季班招生开 ... ·  2 天前  
PChouse家居APP  ·  Deepseek怒怼ChatGPT,究竟谁更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金证券研究

【一周投资热点】优化限购、化工、锂电等热点解读

国金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5-10 08:05

正文


市场热点

一一一

1. 化工


关注:5月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的通知》,从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调整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政策、提升二手房交易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 以TMA为首的部分化工产品价格持续走高,TMA最新报价涨至3.4万,吨利近2万元。


热点解读:

连续两月PMI数据回暖,经济景气度回升超预期,有望带动部分周期产品景气上行。3月和4月国内制造业PMI连读位于50以上,是继2023年3月经济修复预期后11个月进入回暖阶段,受到前期运行的惯性预期影响,国内经济表现相对较好,有望针对原本观点形成预期差。可以看到,进入4月以来,部分品种受到供给或需求影响,开启了价格上行行情,部分供给端长期未有新增产能,行业经历长期竞争后逐渐协同,需求形成新的变化增量或者国内生产装置出现不可抗力都有望带动细分赛道的产品价格进入上行周期,而由于前期的预期相对较低,估值调整较多,反而容易形成较好的上行行情。


投资建议

政治局会议定调房地产,地方也有望相继出台维稳政策,有望从大方向稳定市场情绪,支撑内循环。而近期的国内经济恢复相对较好,带动部分产品运行形成预期差,形成涨价行情,建议关注具有基本面支撑,持续性相对较好的细分涨价品种;而从中长期看,国内优质龙头的竞争力和核心壁垒在持续凸显,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穿越周期的基础让公司能够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在大的内卷的背景下反而明显突出自身的竞争力,有望在板块调整过程中,形成较好的投资价值,建议关注化工龙头企业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龙佰集团、赛轮轮胎等。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地产政策相继出台,提振信心,带动内生循环》


2. 锂电


关注:工信部征求意见,拟引导锂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热点解读

我们此前在《电池投资时钟——电池赛道景气度与产能、库存周期》中提到, 在电池板块周期演绎过程中,行业熊转牛阶段主要是板块触底反转,迎接的是行业龙头行情。 从库存周期看,2H23电池、材料环节除负极偏高以外,行业的库存周期接近历史底部;从产能利用率周期看,1Q24预计为产能利用率底部,后续行业景气度随产能利用率提升而修复。我们在此篇报告中对电池投资时钟理论进一步修正:根据电池投资时钟,将“24年产能利用率触底”修正为“24年产能利用率提升”,投资建议从买高成本差异赛道的龙头,修正为关注产能利用率提升趋势下,各赛道龙一以及龙一产能利用率较高赛道龙二,如隔膜、结构件等。


我们根据电池投资时钟,将“2024年产能利用率触底”修正为“2024年产能利用率提升”, 投资建议从买高成本差异赛道的龙头宁德时代、科达利、恩捷股份、天赐材料等,修正为:关注产能利用率提升趋势下,各赛道龙一以及龙一产能利用率比较高的赛道龙二,如隔膜环节恩捷股份、结构件环节震裕科技、电池环节亿纬锂能等。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锂电板块2023&1Q24财报业绩总结:产能利用率回升,龙头业绩兑现中》


3. 优化限购


关注:2024年以来,房地产支持政策持续出台,高能级城市市场有望率先修复。继5月6日深圳发布通知分区优化限购之后,5月9日,杭州市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提出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全面取消住房限购等七条措施。同日,陕西省西安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全面取消西安市住房限购措施。


热点解读:

本次深圳新政的核心在于降低外围区域的社保年限、多孩家庭在外围区域可多买一套房。 第一,此前政策是非深圳户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在全市限购1套住房,且需要提供购房之日前3年在深连续缴纳个税或社保证明;本次调整为在外围区域(盐田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及西乡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购买住房,仅需提供1年连续缴纳个税或社保证明,相当于定向降低外围区域的购房准入门槛。第二,有两个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深圳户籍居民家庭,可在外围区域再购买1套住房,充分满足多孩家庭的刚性和改善性需求。第三,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外围区域购买商品住房用于解决员工住房等需求、支持开发商及及中介开展商品住房“收旧换新”和“以旧换新”工作。深圳新政对释放潜在需求、去化库存起到积极作用。


后续更多核心城市有望跟进。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坚持因城施策”,中央定调持续释放政策宽松的暖意。包括楼市调控风向标北京在内,近期多个核心城市先后出台优化或取消限购的系列政策,市场对核心城市进一步优化各类限制性措施存在较强的政策预期。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我们在此前外发的《地产重启去库存,明确释放底部信号》等报告中所提到的,一线城市调控优化难以实现“一步到位”,未来或逐步从取消改善性住房限购、取消远郊区域限购、降低社保年限、优化城中村改造项目(历史风貌项目等)限购等方面落地,而二线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制性政策。


地产股底部明确,优质房企布局正当时。 ①目前A股房地产板块 PB 估值仅0.63倍,处历史底部,而地产股股价的反应通常快于基本面的复苏,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新建住房销量底出现在 2010年11月,而霍顿等房企的股价底则出现在2009年1月,4月30日政治局会议表态去库存,预计将明确地产股的底部。②在行业供给侧出清过程中,流动性为王。资产流动性越高的房企安全垫更厚,更能在本轮行业周期中坚持到基本面复苏的到来,如建发国际集团、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房企竣工存货占比低、辎重少,资产流速快。③在行业低谷,高分红高股息的房企更能给予市场信心,头部央国企2023年的分红率都在30%以上,港股头部房企在股息率在5%以上,A 股头部房企在3.5%以上。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房地产行业点评:深圳分区优化限购,再度明确地产股底部已至》

宏观视野

一一一


1. 大类资产月报


关注 :4月,海外资产多有调整,而国内资产积极信号已逐步开始释放。市场的“拐点”为何出现、是趋势的形成还是阶段性反弹?


热点解读

一、4月海外市场的焦点?估值端压制叠加市场情绪回落,风险资产“拐点”或现

4月,海外市场主要权益、商品类资产多有调整,风险资产的“拐点”似已出现。1)权益资产方面,美日欧股市集体调整,日经225、纳指、标普500、德国DAX、法国CAC40分别下跌4.9%、4.4%、4.2%、3.0%和2.7%。2)商品资产方面,4月19日以来,彭博商品指数回调1.7%,其中贵金属、能源、有色金属分别下跌5.4%、2.4%和1.7%。

“再通胀”交易下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对风险资产形成压制,同时,随着海外流动性环境边际收紧,投资者情绪也有降温。一方面,4月1日至4月25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50bp、美元指数也快速走强1.0%,“再通胀交易”是背后的主要驱动。另一方面,流动性拐点出现后,标普500、布油等资产RSI均由高位回落,投资者情绪明显降温。


二、4月国内市场的主线?基本面企稳带动情绪底部回升,市场的积极信号逐步出现

4月,国内市场权益资产上涨、黑色系商品反弹,一些积极信号也逐步开始释放。1)权益市场,4月16日以来,恒生指数、上证指数分别大涨14.3%、4.4%。2)债券市场,4月23日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2bp至2.31%。3)商品市场,4月南华综合指数大幅反弹5.8%,其中黑色系、有色金属、贵金属分别上涨11.8%、9.9%、5.4%。

市场的积极反应,或因基本面边际企稳带动前期悲观情绪回升。一方面,从高频数据来看,4月高炉开工率持续回升、从76.6%升至80.6%,工业生产也表现较强;另一方面,在外需支撑下,部分行业已开启“主动补库”、带动工企实际库存增速连续回升。此前,港股估值已回落至2000年以来7%的分位,基本面的边际改善,带动了市场情绪的修复。


三、5月市场如何演绎?海外“再通胀交易”或告一段落,国内股债跷跷板或将重现

海外市场,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降温、经济韧性的走弱,“再通胀交易”或暂告一段落,但流动性边际收紧下、风险资产或难现大幅改善。4月,美国新增非农17.5万、低于预期的24.3万,制造业PMI也回落至荣枯线以下;疲软的数据下,货币政策的相对收敛或导致美元短期承压,美债上行或也将告一段落。

国内市场,基本面的企稳修复,或有利于国内风险资产偏好的改善,但易对债市造成扰动。4月政治局会议注重“抓落实”,后续政策落地或可提速,叠加低库存等,5月基本面修复有望加速。股市,基本面改善或带动市场情绪回升、外部压力缓和下的汇率升值也有望与外资形成共振;债市,政府债券供给上量,叠加基本面修复等,或对债市有扰动。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大类资产月报第12期:5月展望,“拐点”已现?》


2. 美国财政部二季度例会点评


关注 美国财政部再融资会议中性偏鸽,如期暂停美债拍卖增发。今年美国财政收支均改善,赤字或小幅回落,美债供给矛盾延续缓和。美债利率的主要矛盾回归基本面及美联储政策,重点关注通胀粘性对美联储降息节奏的扰动。


热点解读

(一)二季度再融资会议的增量信息?中性偏鸽派,启动回购,未来暂无增发计划

美国财政部二季度再融资会议基调中性偏“鸽”。本次会议如期暂停了美债拍卖增发,财政部表示未来几个季度内不再增加附息债拍卖规模,并宣布5月底启动回购操作。与一季度类似,财政部对经济的观点较为乐观,但其对消费的担忧上升,考虑到居民储蓄率已处于历史低位,财政部认为美国的消费增长可能难以持续。

财政部上调二季度国债净发行规模,三季度净发债或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财政部二季度计划净借款2430亿国债,较今年1月上调410亿美元,上调主因是税收收入低于财政部的预期水平。三季度计划净借款回升至8470亿,三季度为发债季节性高点,但预计今年三季度净发行规模仍低于去年,供给端压力或难以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二)美债供给压力能否缓和?2024财政赤字小幅下降,QT放缓,启动回购缓解压力

收入端,美国2024年财政收入或将明显好转。财政总收入预计上升至4.9万亿美元,增速约11%,美国财政收入改善主因有:其一,美国国税局将加州等受灾害影响地区的纳税申报延期至2024年;其二,2023年美股大幅上涨40%,有望提振今年居民资本利得税;其三,由于通胀回落,2024年个税起征点涨幅低于去年。

支出与赤字端,美国赤字率预计由6.3%降至5.9%。根据2024年正式财政拨款及对外援助法案,2024财政支出总额或由去年的6.1万亿美元升至6.6万亿美元。预计自主性支出上升至1.8万亿,法定支出升高至4.8万亿。由于收入端改善幅度更高,我们预计2024财年赤字率小幅下降至5.9%,赤字规模为1.69万亿美元,小幅低于去年水平。


(三)美债需求及定价表现如何?需求端未明显恶化,再度冲高风险相对有限

美债需求端较为平稳,境内机构净买入规模上升。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海外部门净买入美债规模上升,总净流入量在美债收益率高位时期未出现明显回落。截至4月,美债拍卖需求情况同样较为稳定,投标倍数未大幅下滑,间接竞标者与直接竞标者获配比例分别为62%及14%,二者均高于2008年以来的均值55%及13.6%。向后看,加息仍是小概率事件,美国经济修复面临高利率挑战,美债收益率突破去年3季度高点仍有较大阻力。今年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上,鲍威尔暗示联储不太可能再次加息,缓解了市场对美联储再度加息的担忧。但降息时点推迟,可能导致全年经济修复面临高利率挑战,美国PMI、就业等部分重要指标出现阶段性转弱迹象。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美债利率突破前高的“缺环”——美国财政部二季度例会点评》


3. 企业出海系列


关注: 自上而下出发,化工板块的出海机会主要集中在哪些细分板块?前国内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内部有效需求不足、人口老龄化以及外部环境面临逆全球化风险上升等宏观背景下,出海或将为中国企业提供第二增长曲线。出口视角下,化工板块长期占据较高的出口份额;同时,比较化工各细分板块的出口竞争力:采用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出口全球份额+RCA指数+财务指标筛选,以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包括橡胶轮胎和汽车轮胎)为代表的化工细分产品具备较强的全球竞争力,或将有望成为化工板块里面率先实现出海的细分领域。


热点解读

从大的方向看,化工行业出海可以从贸易、市场、资源、渠道等维度进行梳理,不仅涉及到走出去形成产能占据市场、避免单一基地的贸易风险,还涉及到资源回哺国内、投资并购取长补短、产业链配套出海等维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海外建设基地,规避单一基地供给风险: 伴随国内规模、产业链等布局逐步体现成为成本优势,我国面临更多针对不同细分品种产生的关税问题,通过出海构建基地,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出海成本,延伸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海外构建基地,形成企业发展增量,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建议关注轮胎、聚酯瓶片、白炭黑等细分赛道;


海外投资并购,加速进行渠道、市场构建,取长补短: 20多年来我国化工已经由“引进来”向“并进来”升级,经过多年技术、工程能力的累积,多数领域的核心问题已经由能否“产出来”向 “卖出去”转变,通过海外投资并购,优质企业可以借助标的在细分赛道、区域市场、品牌知名度的优势,加速提升自身的市场、渠道、品牌等,丰富品类,深耕海外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建议关注出海拓展的MDI龙头万华化学、农药制剂润丰股份、精细化工国瓷材料等;


出海布局破除国内资源瓶颈,获取长期成长空间: 全球资源分布布局,在国内具有资源瓶颈的领域出海布局,不仅可以回哺国内市场,同时可以大幅提升成长路径,建议关注钾肥行业的海外布局企业;跟随产业链出海,延续一体化优势,提升发展空间:虽然在高端精细产品仍有一定的差距,但部分赛道的上游材料,国内已经具备了领先优势,通过下游产品出海布局带动上游材料出海可以延续一体化的优势,可以持续关注新能源赛道上游材料出海布局的长远发展。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企业出海系列(Ⅲ):策略视角下:如何看待化工出海的投资机遇?》


行业前沿

一一一

1.有色金属行业点评:稀土:北方稀土上调挂牌价,增厚行业信心


热点解读

半年以来首次上调挂牌价,增厚行业信心。 历经2024年3月下调、4月持平,5月氧化镨钕挂牌价格环比+7.5%至39.32万元/吨。北方稀土作为轻稀土龙头,其挂牌价往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综合来看,自2022年初氧化镨钕价格见顶下跌,北方稀土挂牌价总体处于下跌或持平状态,仅有23年9-10月有所回升;此次上调为23年11月以来首次,对于增厚行业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更新”、“以旧换新”配套措施持续落地,有望贡献需求爆发点。 4月26日七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补贴范围和标准;此前财政部、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大财税支持”“加强金融支持”。钕铁硼作为工业设备电机和新能源车电驱及传统车EPS重要的磁性材料且目前仍处节能和性能的最优解,有望充分受益于“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行动。我们在24年3月7日报告《稀土:央国企改革典范行业,价格底部区间或现》中测算2026年全球工业制造电机领域钕铁硼需求量为1.6万吨,3年CAGR高达44%。


投资建议

随着新能源车、空调等传统领域景气延续,“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有望带来超预期需求增量,经济复苏下中低端需求回升;供应端国内配额增速放缓,进口矿持续走弱,继续看好稀土价格反转。资源端建议关注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盛和资源等;磁材建议关注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有色金属行业点评:稀土:北方稀土上调挂牌价,增厚行业信心》


2.向海而生,格局为王 ——汽车行业23年报及24Q1季报总结


热点解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