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钱币交流圈
专注古钱币收藏行业,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〡关注公众号〡 送精心珍藏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朝文社  ·  突发!裁了14000名公务员后,马斯克公布遗嘱 ·  23 小时前  
鱼羊史记  ·  久坐伤身?换个方式坐,反而排湿又养身 ·  2 天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看了春晚才发现,“时间的朋友”原来是李子柒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钱币交流圈

老银元的表层包浆,您都见过吗?

古钱币交流圈  · 公众号  ·  · 2019-11-06 08:40

正文


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见包浆,供大家学习,尽量言简意赅地让大家学以致用。因为老银元发行至今时间久远,发生氧化也是初期,保存至今的大多数是硫化造成的包浆,故这里只谈硫化包浆,范围是不是又缩小了。

所以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黄油,五彩和黑包浆。

【硫化层只是银币表面的一层附着物,硫化物,其附着性强,轻易不变化,比较稳定,但一般比较薄,不像铜绿锈红锈等硬度高,所以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美国藏家Weimar White研究:不同的颜色取决于硫化曾的厚度。引用:包浆的颜色取决于硫化银的厚度,50毫微米厚的硫化银呈黄色,110毫微米厚的硫化银呈蓝色,再厚便呈黑色。而金色、红色和紫色包浆的硫化银厚度介乎于黄色和蓝色之间。各种颜色的不同混合可能产生其它颜色,如黄色和蓝色混合会产生绿色。黑色是硫化的“终极颜色”。

一、传世包浆

传世包浆顾名思义,就是你老祖宗世代流传下来,或包于布袋之中,或置于床柜之内,时不时有人把玩,这种包浆全国各地都有。没有什么特别鲜明的地域特征。

这种一线传世货,大多XF(极美),VF(优美)状态,因为流通时间长,所以磨损略大,不过包浆老道,就有什么柜子货,上海弄堂彩等词汇出现在他们的身上。

与空气中微量硫化氢气体长期结合,缓慢形成的黑色表层硫化物。

1、银白色为主调,灰白的,很舒服的包浆,这种跟手不经意触摸造成氧化程度不够。



2、黑色为主调

不怎么把玩,不怎么拿出来看,存放条件湿度比较大,家里世代流传,还是有人去触摸,但不会生锈。



二、五彩包浆

1、罐装五彩(土坑)

产地:东北,西北

特点:彩薄而重

东北五彩,一般为环五彩,整体偏巧克力色。



西北五彩,一般带吕锈或者土,彩较淡。



2、传世五彩

这个属于传世包浆,一般偏巧克力色,包浆常见有脱落的斑驳状。



3、罐装五彩(水坑)

产地:江浙

特点:锈有水流状走向的渐变层,大多数是黄色,红色,底板部分会有腐蚀,不多见,为密闭的潮湿环境下形成。



三、黄油包浆

这种包浆叫做黄油,或者金浆,一般出现在原光币上,还多为卷拆币,比如后铸船洋23年,因为黄色硫化银为最薄层,说明时间短,硫化程度低。

1、坑货黄油

这种包浆大多出现于干坑,土坑中,基本没有什么绿锈,带点土,表层轻微氧化,出土后一段时间越发变黄,主要是表层本身油脂又与银质发生轻微反应。



2、卷拆黄油

多见于船洋。



四、金浆

形成条件复杂,一般较难形成。



本文只讲述老银元的硫化银包浆探究和举例,老银元的锈色,现代银币的氧化不做赘述。

最后再次强调,老银元的包浆虽然比较稳定,但是遇到温度湿度酸碱度变化太大时,也会出现变化,注意保存在干燥密封的地方。

注意:千万不要用手去蹭,去擦,别被自己的好奇心害了,硫化物很薄,附着力也没你手指头使得力大,你的“轻轻一擦”,就可能让他们脱落。千万不要再在看了这篇文章后还用自己的智商去试水哦。另外行规是改变币原貌的一律不退,所以三思而后装逼,用手去擦不是检验老包浆的好方法。

温馨提示:古玩收藏,出手需谨慎,三思而后行!

星标方法

想要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消息

请把古钱币交流圈设为星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