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中,要求广东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这为我们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注入了更强动力,创新要成为广东发展的第一引擎!
连日来,在广东省十二次党代会的审议现场,结合省党代会报告,代表们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展开热议。其中,
创新驱动
是大家口中的高频热词。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中,深圳理所当然要成为全国、全省的排头兵。
深圳举办国际创客周,鼓励及吸引创客来深圳发展。
深圳要成为创新发展的尖兵
创新是深圳与生俱来的因素,也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深圳代表团两名来自企业的代表,有切身感受。
省党代表、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佘振定说:
“我在国内外很多地方学习和工作过,到深圳就决定将企业扎根在这里。这里是最有硅谷气质的,创新氛围浓厚,产业链布局非常好,资本市场活跃,政府对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大,是我们创业者的沃土。”
在省党代表、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郭碧波看来,深圳的两条创新优势他感受最大。
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产业链完善。航天是一项前沿科技,卫星制造更是高精尖,但是在深圳却能够筛选出大量工业级产业运用于航天,有效缩短微小卫星的研制周期和开发成本,为我国微小卫星市场化进程提供有力技术支持。第二,深圳形成了 “小政府、大市场”的格局。政府不干涉企业发展,但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积极抓规范、抓政策,抓服务,激活社会创新活力。
2016年,深圳举办首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
省党代表、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华楠说:
“未来五年,深圳要继续高举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旗,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和环境,勇当创新发展的尖兵。”深圳作为经济特区,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有限,创新驱动发展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和必由之路。而深圳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也证明,坚持创新发展,即使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能创造出等同于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产生的价值。未来在推动创新发展过程中,深圳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布局和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同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企业要成为创新发展的主体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必须成为创新主体,这是在审议中,许多代表的共识。令深圳代表倍感自豪的是,
深圳已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了知名的“6个90%”
。
6个90%
90%的创新企业是本土企业
90%的研发机构创在企业
研发人员90%在企业
90%的科研经费投入来源于企业
申请的专利90%来自于企业
90%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省党代表
郭碧波说:
得益于深圳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深圳航天产业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逐步壮大的过程。东方红海特成立几年间,就成功发射了四种类型的五颗卫星。而企业的创新,也给城市和市民造福。当前,东方红海特正在推动微小卫星商业化的步伐,让卫星能够“走下神坛”,为老百姓所用。
前不久,中国航天集团召开了“鸿雁卫星星座通信系统”的发布会,这个系统,就由郭碧波任总设计师:“鸿雁星座将由60颗低轨道小卫星组成,具有全时段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双向通信能力。待2020年全部建成后,市民在野外再也不会担心因为手机信号而失联。”
省党代表、富士康党委书记刘忠先说:
创新不仅是高科技企业的事,传统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同样需要创新。多年来,富士康由一个小小的代工厂,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企业,依靠的就是创新的力量。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走得更远
深圳的自主创新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底,深圳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8037家,有效发明专利约占全国十分之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一半
。
如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摆在深圳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佘振定的企业目前已有多项专利产品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他说,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最核心的要求
,只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企业创新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潜能,为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我们还应该从顶层设计着手,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把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造福老百姓。
在省党代表、腾讯公司党委副书记沈丹看来,腾讯能够获得今天的发展,正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受益者。
“腾讯很早就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利的申请量在全球来说也是位居前列。”沈丹认为,创新程度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知识产权保护到位,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创新型经济和知识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她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创新在公平、公正、平等的商业环境和市场秩序中走得更远。
打造适合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去年深圳新引进全职院士6人、高层次创新团队23个,新增高层次专业人才1229人、高技能人才12.6万人。
省党代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轲说,目前深圳本土的人才培养, 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和支撑特区经济的发展需求,一个基本的判断是
深圳是一个人才输入型的城市,将来在用好现有的存量人才的基础上,主攻方向仍然是大量引进人才。
郑轲认为,在全国各地都在不惜重金抢人才的情况下,引进人才已不能仅仅靠花钱、靠砸资金,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提高人才软环境,特别是要着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打造适合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省党代表、宝安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陈继红,一年前作为医疗高端人才引进深圳。她认为,对于高端人才来说,重要的是要有干事创业的舞台,要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政府真正要做的是给人才创造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容得下他们辗转腾挪,值得他们奋斗一生。
在省党代表、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心物联网室经理张蕴看来,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尤其是高房价为人才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才的成长和升级需要更好的环境和更好的配套服务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于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广东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广东过去5年的发展成就令人充满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要大力推动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我省“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大有可为,要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24日上午,在深圳代表团参加审议省党代会报告的省党代表们,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政策、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等话题,纷纷发表了真知灼见,精彩建言不时赢得阵阵热烈掌声。
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委书记、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佘振定代表说:“当前的关键是要大力推动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
佘振定表示,报告提出要推动科技与产业、市场、资本高效对接。对于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在技术转化过程中面临各种不同风险,需要在不同阶段能承受不同风险的投资介入。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科技与金融衔接不够,“科技金融人才缺乏,懂技术的往往不懂资本市场,懂资本的又不懂技术”,导致很多好的技术项目在创业初期由于缺少资金而难以为继。
兰度
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人工皮肤、创伤医用材料等。
希望能够借鉴美国硅谷等地经验,大力推动科技和金融融合,让更多好的高科技项目借助资本力量做大做强。同时,通过专业的风险投资,在多个项目中分散风险。此外,还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助力深圳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腾讯公司党委副书记、公共政策部总经理沈丹说,
人才是创新活动的关键主体,是撬动创新能量的第一要素
。腾讯始终把人才作为公司的第一财富,研发人员占比达六成,还引进了不少外籍、港澳籍高端人才。报告提出“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作为科技企业,期待有更多支持人才发展的举措,也希望深圳市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探索“人才绿卡”等签证制度,为经济新常态下更好地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营造良好的环境。
沈丹表示,作为“互联网+”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腾讯立足广东,积极发挥连接作用,从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数字经济,互联网“加”得越多,数字经济的机会就越多。我省“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大有可为,腾讯将率先输出自己的能力优势,助力广东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大有作为。
来源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杨丽萍 甘霖 綦伟 肖意
编辑 | 秦天
深圳特区报
深圳权威媒体资讯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