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慈怀读书会  ·  财神、文昌、观音......166位神仙打架 ... ·  3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一起传诗 ... ·  5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2024,一个书评媒体的回答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那时候的高考,具有选拔人才的意义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07 08:51

正文

本周的新刊读书会又来啦!每周日的新刊读书会中,书评周刊的记者会跟各位书书友聊一聊上一期的新刊内容,与大家交流彼此的看法。


这一期,我们讨论的是关于高考40年的话题。1977年高考恢复,公平竞争的机会终于在此来临。当年的很多知情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熬夜读书,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对1977年高考情况的回顾,引起大家的广发讨论,大家也对现今的教育、高考改革问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聊的吧~


PS:如果你也想参加下一期新刊读书会——张枣:古典与现代的美丽融合——别忘记在文末扫码进群哦!


008

 

     第八期,我们聊的主题是:高考40年:1977 个体命运的转折与社会常态的回归

(《高考恢复40年:那时没人怀疑“知识改变命运”》)。


点击图片,阅读上期新刊


 责编陈述


各位读友大家好,我是书评周刊的记者孔雪,是这次封面专题的责编。这次新刊读书会将由我和封面专题主稿作者杨津涛一起参与。杨津涛是主讲人,但容我先抛块砖,介绍一下专题策划。

为什么要做高考恢复40年这个专题呢?最简单的契机是时间点。从1966年高考废止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基准包括教育秩序都处于慌乱,或者说是一种荒诞之中。1977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高考制度的恢复,这12年牵涉到的几代人的命运就此有了寻求改变的出口,社会的教育秩序、对于知识的价值判断也开始回归正轨。

今天我们反思、质疑高考制度,我们吐槽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我们开始怀疑读书到底有没有、是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都是在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的。

尽管这段历史很重要,但我们这些年的主流教育、话语空间的限制,青年一代对二三十年前的历史是有隔膜的。高考是如何在文革时被废止的?废止的时候,中国十年间青年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是怎样的?高考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恢复的我们做这个专题,目的就是在40年的节点上,带大家回到那一个时代的历史现场。

接下来请杨津涛老师和大家做分享。他在文章中给大家呈现了很细腻的历史场景。我个人觉得知青在文革时期仍私下偷偷地坚持知识的价值,比如举办地下读书会,这种坚持和勇气是最动人的。


交流现场

Q

@小颖    您认为如果全国采取统一试卷怎么样呢?

杨津涛:关于高考统一命题,的确有许多可以探讨。首先就是七七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当时是分省命题的,为的是照顾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考生。而且当时时间仓促,只能由各个省去分别命题,但是从七八年开始实行的便是全国统一命题,即全国各省考一份试卷。


到了现在,统一高考命题显然是无法施行的。因为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聚集了太多的好学校。无论是上海市政府还是北京市政府,都希望招收更多的本地生源。如果考生用同一试卷考试,凭同一分数录取的话,就很难实现这个目的。于是就推出了一个分省命题的制度,也为以下这种现象给出了借口——你在河南考六百分,我在北京考五百分,最后为什么要招这个五百分而不招这个六百分呢?因为试卷不同。所以这个五百分的考生名正言顺地进了好学校,而那个在河南考六百分的学生就没有办法上北京的好学校。


Q

@Feiyue    1977年恢复高考时,录取率只有4.8%,时至今日,录取率已经很高,杨老师你觉得现在大学生的质量如何,是否还怀着那一代考生对知识的虔诚?

杨津涛:我觉得现在高考的意义可能已经改变了。民国时期的大学录取率实际上是更低的,能上大学的比例更少,那时可谓是真正的精英教育了——任何大学毕业生都有相当高的水准,可能放在今天都是一个小专家的水平。


包括民国,包括恢复高考之后最初的那几年,可能还真的有选拔人才的意义。但到了现在,高考已经不具备选拔人才的意义了,只是作为一种基础教育的筛选机制。你通过上大学可能会学过学到一些基础知识或如何与人相处的经验,但谈不上选拔人才。而且选人才这样一个功用可能更多地交给硕士考试或博士考试去实现,本科已经没有这样一个任务了。


所以呢,我觉得不应该对本科生有太多的要求,要求其天然有着对知识的渴望,虔诚和追求。我是这样理解的。


Q

@壺中天慢    咱们国家高考为啥一定要考英语?有哪个国家强制学生学习一门外语?

杨津涛:

高考考英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呀。其实在民国时期,英语已经得到了普及——上学的人或者是学者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中青年学者其实是七七届,七八届过来的,他们真实水平有限,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把握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前面没有人竞争,面对一个真空的状态他们就很容易成名,很容易写出东西并发表。所以他们英语其实并不好,英语不好就导致没有办法跟国际上的同行交流。


至于高考为何考英语——即便你不从事学术工作,在工作中也经常会用到英语的呀。首先必须要承认,我们现在还是需要在各方面去借鉴外国的经验。比如说我,从事历史写作的工作,就发现有关世界史的一些中文资料,基本上都不靠谱,演绎的成分太多,虚假的东西也很多,这个时候你不去读英文材料的话就很难弄清事实。所以我觉得,中学学英语并学好英语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


Q

@王宗    对于中国当前刻意拉长教育线,大学随意扩招的机制,您有何针砭意见?

杨津涛:扩招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延缓了就业,我觉得这很可能是国家的一个想法:通过扩招把更多毕业生留在学校,缓轻经济压力,这肯定是一方面的原因。


但如果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也可以发现,随着国家先进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受教育的时长和教育程度确实都在提升。我觉得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趋势,也很难说好还是不好。


问题就在于专业教育确实不成熟,上大专被视作没有出息,或者是因为学习不好才被迫做出的选择。这样确实不好。中国必须要完善专科教育,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或举措。职业教育从民国时期开始倡导,但是自77年恢复高考之后,这个传统失落了,上专科成了一种被迫的选择,而且这种趋势到目前为止似乎没有改变,甚至很多专科学校想法设法要升为本科学校。至于如何改革还是留待我们国家的教育行政人员去思考。


Q

@杨帆    请问现在倡导给学生减负的目的是什么?减负和高考之间是矛盾还是什么别的?如果减负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何还要去高考冲刺?

杨津涛:“减负”是我小时候常提起的词,不知道现在还提不提。首先,素质教育跟现在的应试高考肯定是矛盾的。但至少在我看来,目前的高考可能相对于素质教育更为公平一点,因为素质教育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包括对家长素质的要求,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需要学生去学一些书本以外的东西,比如绘画音乐。而应试教育需要的很少,只要学生有课本,认真去背书,就可以取得一个相对较好的成绩。所以,尽管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但实际上还是在应试高考制度的前提下去践行。


Q

@小崔   请问老师,为什么当资源越来越丰富,每个人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个时代反倒没出几个真正的具有匠心的知识分子,多数人也没有了建国伊始那种大刀阔斧的干劲和成绩。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难,高考如今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杨津涛:小崔同学问为什么我们当前教育没能出一些真正厉害的科学家和专家,我认为这就是高考制度和教育当局需要反思的事情——虽然恢复高考已有四十年,培养出的大都是些普通的专家学者,真正有见识的还比较少。这就同大家之前一直热衷讨论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民国有大师,如今却没有大师了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回答呢,我觉得还是得反思高考。


有故事的留言


@一个芒果


我爸就是恢复高考第二年考上的师范学校,对他来说,知识改变命运这话不假。


@Sarah


作为77届理工科的女儿,学二代,我和老爹都是同一所大学毕业。只可惜,我没遗传到,学了文科。 老爹很开明的说,是我的这段经历造成了你择偶的困扰,我说别这么是,我很自豪我老爹是77届,这样的困扰我一点也不在乎。 真正的77届,在上海,只有8所本科。 作为女儿和77届学二代,我义不容辞的义务就是用文字记录这段历史。

 

@苏珊


我是恢复高考第一年就被录取的,当时是杭州高中就读的应届生,但我哥哥就没那么幸运,他在萧山农村插队,虽然他第一年考出的成绩远高于我,却被政审审掉了,因为父亲的原因,第二年再考依然高分,这次政审放宽了,被录取在国内某名校。家庭成份在第一年还是有影响的。

 

@庄样儿


我和老公都是第一次恢复高考那一年,一起考上大学。老公的成绩突出,虽然没报浙大,也被浙大录取,平生第一次出远门到南方上学。我被本地大学录取。我们都是山东的,看见那份山东语文试卷好亲切。感谢为恢复正常高考做出努力的所有人,不然,以我们的身份,永远也别想被推荐进大学校门。


@南国之风


我们班最大的32岁,最小的16岁。现在知识也可以改变世界,不过更应该是智慧改变世界了,因为知识已经普及,连大学都基本上类似于以前的初中高中了。


@阿文


我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见证者。本人1970年插队下放农村,1975年推荐上地区卫生学校,1977年夏毕业到地区卫生防疫站工作,是年恢复高考,即报考,在湖南12月2日参加考试因初中文化报理工分数未上线落榜,1979年7月第二次参加高考,这次改报文科上线,被录取到地区师专中文系,就此改变了后来人生轨迹,目前家庭状况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酸辣苦甜人生百味呀,往事并不如烟,我会永志不忘这段历史,也希望后人记住。在此感谢本文作者的记叙。


@噶哒汤


我至今还留着一本作业本,先用铅笔写正背两面,再用圆珠笔写正背两面,最后再用钢笔写一面……这样的笔记我足足写了满满一大箱,足有五十余本!当年纸张缺乏,我的这些作业本还是我一个爸爸在造纸厂工作的同学送给我的,那时买不到也没钱买作业本……,今天再看这些黄草纸订成的作业本感慨万千!我考上了北师大要感谢我的同学我最好的朋友徐桂蓉。


编辑部讨论小结


@孔雪


上周高考恢复四十年的专题,主稿沉稳且有充分的史料支持,非常适合做这个厚重主题的开场,是历史类稿件很好的示范。在后续新刊读书会上,大家对于这段历史的兴趣主要来自于对于教育制度的思考,这也给我们一个提醒,教育话题常温,可以多做选题策划。

 

@张进


主稿详实的史料确实让稿子具有很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叙述很流畅,故事性强,便于读者阅读。


下期预告

(扫码进群)



本文作者:出现名字及昵称的各位;整合:彭丹,张进;编辑:张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