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大学图书馆
“外事问百度,内事问小布”。小布会在这儿向大家及时推送关于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最新资讯。回复“帮助”或者"help"可以自助查询热门问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大学图书馆

预告 | 新工科的到来,你抓住机会了吗?

武汉大学图书馆  · 公众号  ·  · 2019-05-13 18:16

正文

“新工科”:对标新经济 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何谓“新工科”?

为什么发展“新工科”?

未来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如何广泛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发展与新型人才培养?

如何针对国家战略,更好地助推创新创业育人实践?


武汉大学图书馆和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合办多年的“三创”公益活动平台“创客沙龙·创客心分享”活动特邀全国首批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指导教师张沪寅教授从新工科的专业布局、项目布局、高校布局和资源布局着手,结合国家的政策方向,向大家讲述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育人实践方式,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良好态势,领会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目的,为推动我校“新工科”建设、促进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加油助力。


新工科的到来,你抓住机会了吗?


分享人:张沪寅教授、博导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指导教师

时  间:2019年5月16日19:00

地  点:武汉大学图书馆总馆学术报告厅

主办方:武汉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

承办方:武汉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科技创新项目部



分享人简介:


分享人:张沪寅


张沪寅,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全国首批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指导教师,教育部新工科专家,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武汉大学师德标兵,第六届“我心中的好导师”称号。


近年来主持了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等14项国家级和省市级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QoS,数据中心软件节能,云计算与云存储,网络管理,人工智能。





小贴士:


新工科:

“工科”是指工程学科,“新”包含三方面含义:新兴、新型和新生。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被归纳为“五个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对高校来说,新工科首先是指新兴工科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原来没有的专业,当然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这些都需要新理念的指引和新培养模式的支撑,最后实现更新更高的教育质量。


对社会来说,新工科强调的重点则是新结构和新体系。新结构要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既面向当前急需,又考虑未来发展。新体系是指要实现高校分类发展,也要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又称“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是2015年由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的,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之一。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大赛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前三届,大赛累计有225万名大学生、55万个团队参赛。在去年举办的第四届大赛中,大陆(内地)共有2278所高校的265万名大学生、64万个团队报名参赛,超过以往三届的总和。经激烈角逐,共有400多支队伍参加总决赛。港澳台项目方面,共有近百个项目参赛,从中产生20支队伍参加总决赛。国际赛道方面,来自全球50个国家的600多支队伍参赛,最终60支队伍参加总决赛。


我校在历届赛事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在去年的第四届大赛中,我校斩获三银三铜,并获先进集体奖。在前年的第三届大赛中,我校更是获得了1金2银1铜的优异成绩。到如今,武大已连续四届荣获先进集体奖,是全国高校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之一。2019年4月,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