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研帮
金融推理 | 内幕揭秘 | 独立调研 | 散户立场 | 白话解读 | 风趣幽默 【这里有主流媒体上看不到的东西……最好玩的投资研究解读】
51好读  ›  专栏  ›  投研帮

千股跌停

投研帮  · 公众号  ·  · 2024-04-16 22: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的剧情比昨天更甚,两市涨跌幅中位数是-6.5%, 跌幅超过10%的有接近1000家。

1 月份的时候,市场很明确知道小盘股暴跌先是对雪球结构的定向爆破,再是对量化中性的集体出清,每天都有数据对这两块进行大概的跟踪,最后随着国家的买入小盘股 ETF ,新村长上任,市场迎来了反转。

这次市场 缺少一个锚 ,总不能说把两百多支不分红的股票都跌到1块钱面值以下,直接被ST吧。

这次我认为 国家队不会那么快出手 ,政策的定力还是有的。楼市那么大的体量,民营和混合所有制的龙头都扑街了,也没见政策有大的逆转,股市的这点波动只是毛毛雨,而且这次你总不能说政策是错的吧,要限制减持就限制减持,要提高分红就提高分红,要加大退市也定制了ST规则。也不能再因为下跌而迁怒于监管层不作为,否则只能说市场是讳疾忌医。

感冒了吃药也得流一身汗排毒才能完全好,魑魅魍魉们跳出来作妖,也蹦跶不了几天。

我预估 市场最近几天会有反弹,集中在中小盘绩优股上 ,因为股民的习惯短期没那么容易改变,绩优小盘股不是因为基本面而大跌,多年的习惯会让股民忍不住出手,想卖的也会等反弹。

再来看看一季度 GDP 数据。

整体是 超预期 的,外媒都用了Beating expectations 作为标题,几家大投行也都上调了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期。

三驾马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净出口(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4.84%, 整体比较均衡 ,没有短板。

如果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角度看,会有不一样的视角,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增长最快, 6% ,主要是工业贡献,超过了第三产业(服务和消费),也说明了工业增长能力超越了消费能力,国内商品过剩。

究其原因,还是国内经济发展模式是沿着老路子, 重投资而轻民生 ,地方政府有1块钱,就会投入到工业生产上,因为见效快,能产生就业,推动GDP,如果建医院建学校搞民生,得五到十年才能看到效果。

到了去年要刺激经济的时候,还是惯性地使用原来的办法,这一时半会儿也改不掉,只不过政府投资更多偏向了制造业投资,生产更多的商品,弥补地产的下滑。

所以这也导致了PPI的下滑。

所以我从去年开始就不止一次写过,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大盘的拖累效应,在今年会明显减弱,同时对居民消费的会存在长尾拖累效应,这两个趋势今年还会继续。

刺激经济更加偏向于制造业投资,加上地产对消费的长尾拖累效应, 导致了CPI没有正增长。

至于GDP增长是不是代表着企业盈利一定向好?不是,GDP反应的是一定时间的总产出,企业盈利是GDP的组成部分,但更加受到价格和经营杠杆的变化。 中国的工业企业利润周期对PPI更加敏感。

整体来说,一季度的GDP起码不会让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黯然丧失信心,后续强的刺激政策预计也不会有,尤其是四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不要做过多期待,但工业企业整体盈利周期还在底部徘徊。

昨晚美股大跌是因为零售数据超预期,反应消费还是比较旺盛,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反弹到了比较高的位置。

美股不会大跌,因为这说明经济数据是不错的,EPS端不会大幅下滑,顶多是杀杀降息预期, 真正等到经济数据很差的时候,美股反而会跌得多点

A 股没啥太大的影响,最多说明 A 股在这个位置不会立马反转,但你看这样子长得也不像能立马反转。

话说经过过去几年的一片乱纪元,都 搞不清楚影响A股牛熊的最核心变量是什么了 ,每当你觉得流动性和盈利周期要起作用的时候,制度变动给你搅和一下,看到政策给力就畅想牛市也有点虚,毕竟股市还是讲点经济规律的。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