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青少年出现疼痛可能不仅仅只是生长痛,家长作为孩子最主要的监护人,当孩子出现疼痛,尤其是反复出现慢性疼痛时,光紧张和担心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疼痛的特点。如果发现疼痛的表现与生长痛不一致,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头痛是青少年常见的疼痛,多数是由于情绪紧张、压力过大以及姿势不正确引起的。家长有偏头痛病史的,孩子也更易患偏头痛。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呼吸困难、肢体无力,要考虑卵圆孔未闭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进行发泡试验,必要时进行经食道的心脏超声检查。如果头痛伴随恶心、抽搐,要小心可能是颅内病变,一定要尽快至神经内科就诊,完善各项影像学检查。
胸、腰背已经成为青少年持续反复疼痛的常见部位。青少年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神经及骨骼肌肉系统发育不完善,长时间看电视、静坐学习、姿势异常、少动及继发性肥胖等很容易影响青少年的脊柱发育。心理压力也是背痛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排除脊柱感染、肿瘤、神经损伤等特异性疾病,结合临床特征判断可能存在非特异性腰背痛。对于急性和亚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应着重于减轻疼痛、避免腰背痛加重,不建议单纯卧床制动休息,应辅以适量运动。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则强调以自我管理为主,物理治疗、心理疗法为辅,较少使用药物治疗和侵入性治疗。与成人相比,青少年的腰背疼痛程度虽然较轻,但复发率高,对成年后影响较大。
关注疼痛发生的部位不仅仅是关注疼痛发生在哪里,还要看这个部位有什么变化和改变。例如,反复发作的双下肢间歇性疼痛是一种青少年发育期特有的现象,小腿、膝盖及周边部位在疲劳后夜间疼痛加重,并无红肿、压痛,活动正常,多数家长会想当然认为是生长痛,会慢慢自愈。但是,骨肉瘤患者早期也会出现类似的疼痛表现,区别是骨肉瘤还可能导致出现包块或局部变形。因此,在留意疼痛部位的基础上,还得仔细看看局部有无变化,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异常以免延误诊治。
不同的疾病损伤的组织器官不同,出现疼痛时的疼痛性质和发作特点也不同。目前,根据病变性质和疼痛表现一般把疼痛分为3类,即伤害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后的疼痛)和可塑性疼痛(疼痛时间较长导致神经系统发生改变后出现的混合性疼痛)。
伤害性疼痛急性期(如骨折后)会出现刀割样、撕裂样、爆炸样的剧烈疼痛,触碰后疼痛加剧。如果是腹内炎症,按压肚子突然松开后会出现反跳痛。如果是心脏缺血导致的炎症则会有压榨样疼痛。伤害性疼痛往往去除刺激后疼痛会慢慢减轻。
神经病理性疼痛则多表现为针刺样、火烧样、麻刺样疼痛,这种疼痛发作特点与伤害性疼痛发作不同,多数患者在安静时、睡眠时感到疼痛更加剧烈。有些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外界较轻的刺激时也会发作,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等。
当疼痛持续存在成为慢性疼痛时则可能呈现可塑性疼痛的特点,疼痛性质和发作方式兼具伤害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疼痛范围也会扩大。
疼痛性质的正确描述对医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正确描述清楚并不容易。因此,家长在带孩子就医前仔细问清孩子的疼痛情况,对孩子得到及时确诊和治疗具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疼痛的发作时间长短,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为最近产生、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常与明确的损伤和感染有关。对青少年而言,常见的急性疼痛有运动创伤后肌肉骨骼疼痛、肾绞痛、牙痛、阑尾炎腹痛等。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较长时间的疼痛,国际疼痛学会目前把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的疼痛归类为慢性疼痛,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来诊断治疗。对青少年而言,常见的慢性疼痛包括头痛、慢性内脏疼痛(如痛经)、慢性骨骼肌疼痛、肿瘤相关疼痛(如白血病、骨肿瘤)等。导致慢性疼痛的持续的伤害性刺激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敏化,从而导致患者的疼痛感知阈值降低,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治疗难度增加。持续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不仅影响青少年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还会造成情绪和行为的改变,诱发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生长发育及成年后的行为特点、心理健康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当急性疼痛出现时一定要抓紧就医,以免急性疼痛迁延不愈演变成慢性疼痛,给孩子造成终生不良影响。
家长在观察孩子疼痛发作时也要特别注意观察疼痛发生的场景,对有些特定场景下发生的疼痛要仔细分析。例如:每到周一要上学了,孩子就喊头痛;要考试了,孩子就喊肚子痛。这些场景下的疼痛往往与心理应激因素相关,需要和医生一起对孩子的情况做出全面分析并制订治疗管理方案。在同一场景下,经常出现的疼痛的表现发生改变(如逐渐加剧)时,也要引起特别重视。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导致疼痛的可能因素较多,表现也和成年人不太一样,很多正经受疼痛的青少年可以照常活动玩耍,但对某些成年人并不在意的疼痛刺激又会表现出高应激反应性。因此,当青少年出现疼痛,家长一定要重视,不能因为生长痛比较多见就麻痹大意,在对孩子生活作息合理科学干预的同时,更要积极从以上4个方面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同时,家长也应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独立地面对疼痛,克服内心深层的恐惧,这对青少年疼痛的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