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原创视频专访
丹尼尔·特里福诺夫
橄榄古典音乐原创视频 / 文章
采访时间:2018年11月28日
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近年来,网络媒介和国际赛事催生了一大批“古典新秀”,以过度修饰的面孔出现在唱片封面上,打着各种天才的名号,罩在各种赛事的光环下,琴艺未精便已有大牌姿态.......然而,
丹尼尔·特里福诺夫
是个特例,听过他的演奏就会明白,
他是红得有理由的
。
今年十一月,特里福诺夫与指挥家帕帕诺在中国展开了一系列巡演,最后一站来到了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在演出前,小编有幸采访到了这位谦逊、博学的年轻钢琴家。
1
红得发紫,绝非过誉
2011年,在问鼎
鲁宾斯坦钢琴大赛
后数周内,随即实力夺魁
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
,这令丹尼尔·特里福诺夫名噪一时,他也成功地把握住了机遇,在演出邀约纷至沓来之时,以精湛的琴技、更庞大的曲库、更震撼的演绎,在众多新生代钢琴巨星中脱颖而出,并迅速蹿红。
许多年轻的演奏家,都不乏高超的技巧、炫酷的台风、飞快的手指、洪亮的音响,但试问多少年轻演奏家能真正做到音色细腻、乐句清晰、配合默契、思想深刻?在我看来,特里福诺夫是一位
真正用心弹奏,而非流于指尖浮光掠影
的钢琴家。他演奏时是全身心揉入乐器之中的,与音乐一同经历悲喜跌宕:狂喜豪迈时会散发飞扬、深入肺腑时会热泪盈眶。
阿格里奇
曾评价道:他有天使般温柔纤细的一面,又兼具某种恶魔般的元素,很难得听到这种演奏!
▲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三重奏》第二乐章
2
俄罗斯艺术的诗性与博大
之前采访过不少大牌音乐家,交谈中,我发现那些真正能触动人灵魂的演奏家,大多都有着非常
全面的艺术修养
。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对人性的洞察,并不仅源自于谱面和音乐史,而是广泛地从文学、美术、电影、历史等方面吸纳灵感和体悟,让他们的音乐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在采访中,特里福诺夫显得非常腼腆害羞,他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那些在媒体面前油滑老练、擅言健谈的“明星演奏家”。很难想象这个
充满书卷气息的、体格清瘦的年轻人
能在钢琴上释放出如此巨大、磅礴、洪亮而声音。他说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的文学作品,并尝试着根据俄罗斯诗歌创作音乐,他认为音乐家不应该仅仅从谱面去认识作品,而要从美术、文学等领域广泛吸纳人文情怀来充实自己的人格。
和大多数俄罗斯钢琴家一样,特里福诺夫也将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等
俄罗斯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作为自己的保留曲目,尤其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他曾多次录制拉氏的钢琴作品,包括《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肖邦主题变奏曲》、《科莱里主题变奏曲》、《第二、第四钢琴协奏曲》及一些他的小品,并将继续完成对《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录制。
▲ 《帕格尼尼
主题狂想曲》主题
▲ 拉赫玛尼诺夫改编三首巴赫“小无”
3
青春热血的浪漫主义
如果说特里福诺夫对拉赫玛尼诺夫的热爱,传承了俄罗斯艺术中那种宽广、厚重、悲怆的气质,那么他在对李斯特、肖邦作品的诠释方面则充分展现出了
年轻人的奔放与热血
。
▲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马捷帕”
他多次在音乐会现场完整演奏李斯特的
《12首超技练习曲》和《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这些艰深刁钻的作品在他清澈灵动的指尖闪烁着青春热情的光泽,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这些艰险的段落,在特里福诺夫精湛的琴技下如顺着绸带抚摸而过般轻巧。
▲ 李斯特“钟”
▲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
肖邦的作品
也是他演奏曲目中的一大版图,他有现场演奏过练习曲全集,录制过其两部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奏鸣曲、24首前奏曲等。在高手如云的“肖邦演奏家”中,特里福诺夫虽不见得是其中顶级的诠释者,但却是颇有特色的一位。
▲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 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
值得一提的是,特里福诺夫去年来中国演出时,曾带来一套以“肖邦”为主题的音乐会,上半场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舒曼、巴伯、格里格等作曲家
受肖邦影响而创作的曲目
,下半场则是肖邦的经典钢琴作品。这样的搭配,不得不说是史无前例的,而这些有趣的组合也收录在了他的专辑
《CHOPIN EVOCATIONS》
中。
▲ 柴可夫斯基、格里格、巴伯
受肖邦影响而创作的曲目
4
对谈丹尼尔·特里福诺夫
Q: 先来谈谈你和指挥大师帕帕诺,以及意大利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的这次巡演吧。
A: 这次与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和指挥大师帕帕诺的访华之旅非常棒,明天将是我们这次中国巡演的最后一场,
我之前已经来过好几次上海了
,很高兴能再次亲临。我将要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乐团在巡演中也准备了其他俄罗斯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和格林卡的一首序曲)。
Q: 你这次巡演准备的曲目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能否谈谈这首作品?
A: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我们(与帕帕诺)巡演中每场都会演奏的一部作品,我先是与乐队(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在罗马合作这部作品,然后接下来的三周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演绎这部协奏曲。与乐手们就一部作品展开密切合作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
每次演奏都会有新发现和新灵感
。过去三周里,我和乐手们一同探索着其中的奥义。
Q: 拉赫玛尼诺夫为这部协奏曲创作过两个版本的华彩,相对轻快的“琶音版”和相对厚重的“和弦版”,我发现老一辈的钢琴大师,比如霍洛维茨、阿格里奇等人倾向用轻的那版,而年轻钢琴家,包括你倾向用重的那一版,这是为什么呢?
A:
我认为这取决于演奏家的个人喜好。也许是因为,拉赫玛尼诺夫自己常演奏的是“轻”的那版华彩,进而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许多钢琴家的选择。但在我个人看来,
“重”的那一版华彩更具戏剧性
,与后面的乐段更连贯,与整个乐章建立了一种强烈的呼应。并且构筑出一种强大的、不可磨灭的力量,这正是其戏剧化所在。
Q: 能否谈谈你喜欢的“拉三”版本?
A:
我听过许多伟大的录音,包括你提到的霍洛维茨、阿格里奇,他们毫无疑问是这部作品最知名的诠释者。但我最常听的还是
拉赫玛尼诺夫自己弹奏的版本
。
Q: 你的老师,钢琴大师巴巴扬,对你的成长成才有着怎样的影响?
A:
通常来说,老师对于钢琴家及其他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幸运一开始能在在莫斯科格尼辛音乐学校的塔蒂阿娜泽利克曼门下学习,之后在
克利夫兰音乐学院跟随谢尔盖·巴巴扬学习
。在莫斯科时我还没开始尝试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直到去了克利夫兰拜师巴巴扬,我弹过的许多拉赫玛尼诺夫充满挑战的作品都受其指点。
Q: 在2010-2011那一季,你在国际上的三大著名钢琴赛事上都有所斩获,谈谈你那段辉煌的时光吧。
A:
那的确是一段辉煌时期,那也许是我学习成果最为丰硕的一年,同时也开始有了舞台经验,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登台比赛是充满挑战的,它能有有力地
推动你去学习并拓展新的曲目
(比赛所需曲目),但是比赛只有一次机会,绝不会给你再来的余地。
Q: 每年的各种国际大赛上诞生了许多“一等奖”,但这些冠军们大多没能把握机遇成为国际一线演奏家,你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A:
比赛并不是终点,甚至只算是个起点,只是让你之后能为观众们开展一些列演出的第一步。
没有任何一场演出是可以掉以轻心的
, 每一次登台都应当被视为最重要的一次艺术挑战。比赛之后,对待音乐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Q: 谈谈你演奏肖邦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吧。
A:
每次我们在诠释一部作品时,都会
在不同状态之间游移
。我目前还没录过肖邦的练习曲全集,但在我为DG录制的第一张唱片中有一首。
Q: 你上次来中国演出,带来了一套很奇妙的曲目,肖邦的作品与受肖邦影响而作的作品,你是怎么想到这样一个切入点的?
A:
肖邦逝世一百多年来,对许多后世的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许多作曲家为他献作
。所以我想到这样的曲目安排:音乐会的上半场是献给肖邦的作品,下半场是肖邦自己创作的作品。
Q: 你觉得你身上是否传承着俄罗斯音乐的伟大血脉?
A:
这个问题很难具体阐释。这也许关系到我最初的认知、关系到你耳濡目染的音乐与文化,这对性格的塑造有很大作用。这种文化熏陶不仅是在音乐方面。在我看来,
很难将音乐从其他艺术形态中割裂出来看待
,艺术是相通的,绘画、诗歌、文学....你需要综合这个音乐诞生的时代来看待。
Q: 谈谈你录着的那张李斯特的练习曲吧。
A:
那也许是我遇到的
录制难度最大的一张专辑了
,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可以说是整个钢琴文献中最难的作品之一了。当时我需要在四天之内完成这套作品的录制,里面包含了特别多的曲目。
Q: 高超的钢琴技巧对演奏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A:
高超的技巧当然能够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提供更大的空间
,这也因作曲家而异,比如拉赫玛尼诺夫和李斯特就非常不一样,李斯特的作品非常讲究手指和手掌的精妙运动,而弹奏拉赫玛尼诺夫时则会感到胳膊和肩膀自由而充满感情的伸展。
Q: 你的新专辑中除了两首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还收录了三首拉赫玛尼诺夫改编自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第三组曲的三首小品,为什么想到搭配这几首作品?
A:
我经常在演出上弹奏这几首巴赫改编曲子,它们是我最喜欢的几首拉赫玛尼诺夫的改编曲,在明年我将接下来录制的“拉一”和“拉三”中,也将收录
我自己改编的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
。
Q: 你自己也有作曲,为我们介绍你创作的音乐吧。
A:
我很乐意下次来的时候弹奏自己创作的曲子,我其实
更专注于经典作品的演绎上
,尽可能地去学习并拓展曲目广度。话说今年夏天,我有演奏自己创作的钢琴协奏曲。
以上内容由橄榄古典音乐、音乐爱好者、艺术人文频道共同采访
最后奉上小编与男神的合影
希望大家喜欢本期访谈
(点击人名查看文章)
舞台艺术家
张军
|
特雷弗·纳恩
|
大卫·雷诺索
|
埃文•恩赛因
洛朗·班、达米安·萨格、斯蒂芬·梅托
|
冯英
|
徐丽东
作曲家
谭盾(1)
|
谭盾(2)
|
陈其钢(1)
|
陈其钢
(2)
|
普莱斯纳
指挥家
余隆
|
许忠
|
MTT
|
梵志登
|
莫洛
|
张弦
钢琴家
郎朗
|
李云迪
|
张昊辰
|
朱晓玫
|
内尔森·弗莱尔
|
邓泰山
李坚
|
吴牧野
|
孙颖迪
|
陈洁
|
宋思衡
|
薛颖佳
王羽佳
|
路易
|
杜芒 |
威尔
|
鲁迪
|
尤雅
|
科恩
小提琴家
穆特
|
穆洛娃
|
郑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