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财经
权威、专业、快速、深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司法  ·  AI生成的图片,有无著作权?法院这样判…… ·  11 小时前  
陕西司法  ·  AI生成的图片,有无著作权?法院这样判…… ·  11 小时前  
法治网  ·  爸爸去世多年后,微信账号突然消失! ·  21 小时前  
法治网  ·  爸爸去世多年后,微信账号突然消失! ·  21 小时前  
嘶吼专业版  ·  2024年勒索软件支付下降35%,总计8.1 ... ·  昨天  
安徽商报  ·  爆火后,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3 天前  
安徽商报  ·  爆火后,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3 天前  
陕西发展改革  ·  2025年2月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不作调整 ·  3 天前  
陕西发展改革  ·  2025年2月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不作调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财经

近期这类案件全国多地高发!警方提醒

新华网财经  · 公众号  ·  · 2025-01-15 08:4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依然严峻,公安机关打击银行卡、手机卡两卡违法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强,但线下取现、取黄金成为转移涉诈资金的新方式。公安部刑侦局对这类诈骗手法进行了解析,并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信网络诈骗仍然高发,损失大、危害严重。

尽管公安机关不断加强打击力度,但电信网络诈骗依然严峻复杂,涉诈资金转移方式不断演变。

关键观点2: 线下取现、取黄金成为转移涉诈资金的新方式。

诈骗分子利用网约车等作为运钞车,将诈骗所得的赃款通过此种方式转移。此类方式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拦截。

关键观点3: 诈骗分子利用精心设计的话术剧本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伪装成投资理财专家或精英人士,诱导受害人进行小额投资并成功提现返利,然后以各种理由让受害人自行准备现金或黄金,通过网约车等方式运送。

关键观点4: 警方提醒公众注意防范此类诈骗。

警方提醒公众,要求将现金或其他贵重物品用网约车送到指定地点或是派人上门取的都是诈骗,呼吁公众提高警惕。


正文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仍然处于高发期,损失大、危害严重,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公安机关对银行卡、手机卡两卡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紧急止付帮助不少受害人挽回了经济损失。 但是,如今线下取现、取黄金又成为转移涉诈资金的新方式,诈骗分子将货拉拉、网约车当做运钞车,转移诈骗赃款。


公安部公布, 利用网约车运送涉诈资金案件近日在全国多地高发。 根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半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利用网约车渠道转移涉诈黄金、现金的案件超5000起。

没有经历过此类骗局的人,可能很难相信,有人会按照电诈分子的指引,心甘情愿地将价值几万甚至数十万的黄金或现金,交给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那么这一类诈骗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诈骗分子是如何一步步地取得受害人信任的?

来看公安部刑侦局对此类案件诈骗手法的解析。


公安部刑侦局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指导处副处长 胡志伟:

实际上此类诈骗多为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电诈分子通过精心设计话术剧本,具有极大的迷惑性。 首先,这些诈骗分子会伪装成为成功的投资理财专家或者是精英人士。然后,诱导受害人进行小额投资,并成功提现返利。最后,通过一些托,在工作群中发送大量的成功赚钱的案例,来不断地刺激受害人,令受害人深信不疑。

此后诈骗分子抓住受害人的心理,以需要支付手续费、缴纳解冻金、保证金或投资入股等理由,告诉受害人可以通过线下充值、人工通道等,让受害人自行准备现金或黄金。最后让受害人自行下单网约车,将财物打包成包裹或藏匿于其他物品中后,再通过网约车将包裹运送至指定地点。


诈骗分子会指导受害人把黄金或者是现金伪装成常见的物品,而且在和网约车司机交谈的时候,会说成药品或者汽车零配件,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司机的信任。


相比传统的线上转账,利用网约车运输现金或黄金的方式,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因为这种方式不容易引起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注意,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拦截,而且司机能向警方提供的有价值的线索非常有限。


这类诈骗手法,诈骗分子不见面,而是通过远程指挥,让受害人自行联系网约车服务,然后将现金或黄金运送到指定地点,安排专门的人来接收这些黄金或现金。接收之后,再通过其他的方式,转移这些涉诈资金,来达到将资金洗白的目的。

警方再次提醒大家

凡是要求将现金

或者是其他贵重物品

用网约车送到指定地点

或者派人上门来取的

都是诈骗!






来源: 公安部刑侦局

编辑:陈林曦 张逸婕


关注“ 新华网财经 ”视频号



更多财经资讯等你来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