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被市场忽略的小事7#
考虑到大环境的原因,本月停更了两期。
内容虽停,但交易不止。
过去几期内容的空美国半导体、多黄金和比特币的交易,都得到了市场印证。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近期被主流玩家所忽略的市场'小事'。
本期主角是美国科技股。
#严监管+高估值=科技股熊市?#
本月,美国司法部门等监管机构准备对谷歌、Facebook、苹果和亚马逊进行反垄断调查,消息一出,股价纷纷走弱。
各国对科技巨头的加强监管或是大趋势,这对美国互联网巨头是长期利空。
目前,美股科技巨头的高估值大家有目共睹。6家明星科技股(FAANGM)在标普500中的市值占比已达到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巅峰水平,见下图。
图:FAANGM(Facebook, Amazom, Apple, Netflix, Google, Microsoft)
历史上,联邦政府的"特殊关照",往往是科技股的下跌前兆。
最典型的莫过于2000年美国司法部门对微软启动反垄断调查,这拉开互联网泡沫崩盘的大幕,见下图。
#黄金#
在5月20日发布的#市场小事4#曾提到,当前的宏观下行周期,全球央行降息潮可能会触发新一轮再通胀交易,可做多黄金和黄金矿商ETF。
目前逻辑依然没有变化,只是涨幅较大,可稍微部分止盈。
(图:截至5月20日的#市场小事4#)
如今黄金走势得到基本印证。
需要说明的是,三思门(ID: SanSiMen)的核心目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些观察市场的另类角度,而非交易指导(再次声明,我们的所有内容都不构成投资建议),服用内容时请留心。
作为研习社的公开内容,三思门的视角更偏基本面,尝试用被主流玩家所忽略的近期‘市场小事’来追踪长期趋势的拐点。
下图是一位专业交易者的留言,在此贴出不是说他提出的逻辑和结论不对,而是想说我们的关注重心不同,大家在参考我们观点时一定要留意潜在的坑。
(图:截至5月20日的留言板内容)
#数字货币#
这周,Facebook推出了Libra,在业内更是掀起一番波澜。
美团创始人王兴的饭否是伦敦交易员的每周必读,在此贴一段他对Facebook推Libra的战略点评。
与此同时,比特币价格也创了今年新高,在财经媒体上吸引了不少关注,之前才被割了韭菜的散户们又开始跃跃欲试了。
在#市场小事3#我们介绍了看多比特币的理由(下图,截至5月12日的内容),#市场小事5#也做了跟进。
(图:截至5月12日的内容)
根据摩根大通(JP Morgan)的最新计算,比特币的内在价值(即挖矿成本)不到5000美元,而最近一个月比特币价格从5000美元升破10000美元,摩根大通认为比特币又在酝酿新一轮的泡沫。
而就在今年4月份,据人民网引用的日本媒体爆料,科技股投资教父、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在比特币达到20000美元顶点时进行了巨额的个人投资”,后割肉止损,亏损1.3亿美元。
又是豪赌,又是孙正义,孙老板的致富经值得聊聊。
#孙正义的豪赌#
细数过去30年全球最成功的科技股投资人,日本首富孙正义一定算是其中翘楚。
从成功投资雅虎、阿里巴巴,到成立史上最大的科技股权基金-软银愿景基金,孙正义的每笔押注都指向了科技行业的未来。
一手投资、一手实业,他的投资在过去18年中取得44%的年化回报率。
他创办的软银更是罕见地穿越了日本经济泡沫、互联网泡沫、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次贷风暴等一系列重大危机,成为日本历史上净利润最快突破一兆亿日元的企业。
一兆亿日元相当于650亿人民币,达到这一目标,丰田用了67年,而软银只用了36年。
资产增值之快、投资触角之长,产业布局之广,孙正义也因此赢得了“亚洲巴菲特”的赞誉。
但是仔细扒一扒孙正义的'神话',你会发现孙正义其实是个投机高手,擅长利用债务杠杆推大'资产泡沫',坐上财富的火箭。
但火箭上得快,掉的也快。在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孙正义损失700亿美元,险些破产。
在过去十年中,美国科技股一路跑赢价值股,高估程度接近2000年互联网(1.0版本)泡沫时的高点。
这似乎意味着,新一轮互联网泡沫(2.0版本)正在酝酿。
尽管没人敢说这一轮科技股'泡沫'何时破灭,但要问'泡沫'破灭时哪只股票看起来危险?
答案可能是孙正义的软银集团。
天量资金的豪赌
无论是早期的求学,中期的经营,后期的投资,孙正义的操作手法都有明显的豪赌特征。
#孙正义一生的豪赌经历请见一位产业投资人写的万字长文:#
但其豪赌的成功也并非基于把自己当成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孙正义在并购科技企业时不仅挥金如土,甚至威胁对方接受远超项目所需的巨额资金。
一位创始人回忆对孙正义路演的过程,他说孙正义通常会在十分钟后打断发言,然后说:“停下,我知道了。我听得够多了,你想要多少钱?”
然后他会提供企业家提议金额的 4 到 5 倍。如果这家公司接受不了那么多钱,他就会威胁说要投资该公司的竞争对手,逼迫公司投降。
1996年,孙正义发现了襁褓中的Yahoo,不但从创始人杨致远的眼睛里看到了热情和力量,也被他打造的“搜索引擎抓住了互联网的入口”所吸引。
可惜,当时杨致远并不缺钱,一年有几百万美元的广告费收入,而且红杉等风投都追着杨致远。
于是,孙正义想起了孙子兵法里提到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他决定玩点奇招。
孙正义去斯坦福的宿舍找到杨致远,第一句话就是“你的竞争对手是谁?”
“网景,怎么啦?”
“我这里有1亿美元,一个月内就要投出去,如果你不让投,那我就去投网景。”
那可是1亿美元啦!如果真给到了网景,那网景还不放出几十个大卫星来!
“成交,算你狠!”
你知道的,孙正义那1.02亿美元占到雅虎公司33%的股份。仅仅5年过后,那1个多亿就变成了200亿美元。
在与 Uber 谈判期间,他就曾威胁说要投资 Lyft。SoFi、中国的滴滴、新加坡的Grab 和 Brain Corp(一家为机器人开发机器大脑的美国公司)都遭遇过这类情形。
(以上内容摘选自)
天量债务的赌注
但是,这些豪赌的天量资金从哪来呢?
一部分来自于旗下产业输出的现金流。
另一部分(也是占大头的部分)来自天量的负债。
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央行的量化宽松给金融市场送来天量便宜资金,经济萧条的日本更是陷入到了负利率的漩涡中。
软银集团趁机疯狂举债,在日本借了低成本的日元,转身就杠杆买入高成长的美元资产。
如下图,日经指数成分股中市值最大的20家公司总债务在1500亿美元左右,但软银集团一家的债务就接近1400亿美元。
软银的债务与市值比是1.5(见上图),作为一家科技行业的投资公司,软银的市值高度依赖于持股的科技公司的市值。如下图,2018年软银市值构成中阿里巴巴占据半壁江山。
若纳斯达克下跌50%,软银将资不抵债。
虽然纳斯达克在两年内下跌50%的概率不大,但软银的债务问题已经不再是一家公司的问题,它涉及的是全球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正义的精明豪赌是基于全世界的金融基础之上的。
抛售资产
为了减轻债务压力,回流现金,去年软银主导了旗下移动业务的上市,该IPO项目估值高达230亿美元。但软银移动上市当天就跌破发行价,其后股价也持续低位。
愿景基金
孙正义说过:人生苦短,要抓住机会做大事。是的,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对看准的大事下重注。
2017年,他建立了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这只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当年全球风险投资基金总和(600亿美元)。
用孙正义的话说,以人工智能(AI)为中心,在工业、交通、物流、医疗、房地产等各个领域,只投资各个领域最强的独角兽,打造【AI群战略】。
愿景基金的最大金主是中东两大主权财富基金,沙特公共投资基金贡献450亿美元,阿布扎比的穆巴达拉基金贡献150亿美元。
大就是美
孙正义玩资本游戏,一上来就是千亿美元。这说明他一是敢想,二也说明其确实有魄力。
在这之前,对于一级市场的创投基金来说,小而美也是一种被承认有效的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