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艾力彼观察
艾力彼:医疗大数据+第三方医院评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艾力彼观察

搜狐健康:《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发布,医院评价体系迎来发展期

艾力彼观察  · 公众号  · 医院  · 2018-12-13 16: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转自搜狐健康



文 / 吴施楠 编 / 袁月


医院评价是监督、保障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美国JCI认证、澳大利亚ACHS认证、德国KTQ认证等评价体系已经被多个国家广泛认可,成为评价一家医院的重要标准。

不过在我国,医院评价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特别是第三方评价,还刚刚起步。

12月12日,《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蓝皮书正式发布。书中对中国医院评价进行了充分的描述、总结和展望,涵盖了国内外、从政府到第三方、从质量管理到信息评价的医院评价与标准化管理领域。

据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介绍,医院评价主要有三类:

一是序化评价,主要有医院的综合排名和专科排名。比如美国的US News & World Report排名、中国医院竞争力排名等;

二是过关式评价,具体有两类:1) 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评审/认证,如等级医院评审、JCI、KTQ、星级医院评价等,2)医院信息化/智慧医院评价,如HIMSS评级、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测评、智慧医院HIC评价等;

三是标准化管理的评价,如品管圈、ISO、HQ-share等。

在庄一强看来,各类评价各有特点,但也有管中窥豹的局限性。因此希望通过这本医院评价全行业蓝皮书,对整个行业进行俯瞰,全面展示中国医院评价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创始会长曹荣桂在为蓝皮书写序言时强调,与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相适应、分工明确、切实可行的医院评价体系,有助于评价医院的专业化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服务与就医体验、财务管理。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医院评价体系,对于推动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

在广东省卫健委原巡视员廖新波看来,目前中国医院管理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医院评价能够让医院从业人员发现存在的问题,使人员在一个高标准的水平进行工作。

在谈到第三方评价内涵时,广东省医院管理评价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向东表示,目前国内医院围绕着“分级诊疗”、“医药改革”、“医保改革”“医院管理”、“综合监督”这五件事情在开展工作,最终目标就是民众“少生病”“晚生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国内人口数量基数大,医疗资源也不足且分布不平衡,这就要求医院要改善原先比较粗犷的医疗流程,吸收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和做法,而通过具有国际先进理念的第三方评价正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渠道。

袁向东说,医院评价不单单是评价本身,而更应该是探究第三方评价的内涵是什么。第三方评价,除了要解决本土化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是传递质量、安全的文化与内涵,把理念变成一种文化,把文化变成一种习惯。只有那样,医院才能保证持续改进质量安全。

医院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性、公正性、专业性、权威性。曹桂荣表示,在简政放权和社会治理的大环境下,由行业第三方组织开展评审评价是大势所趋,相信《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能够为完善医院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艾力彼愿景】

以大数据为工具,努力成为中国最佳第三方医院评价机构。

【艾力彼五大核心业务】 医院排名、星级医院评价、数据咨询、HIC评价、BHI投资评级。

【数据采信原则】

艾力彼排行榜以“数字说话”为原则,多渠道收集数据,不会采信单一来源而未经清洗的数据。经过清洗,处理后的数据才会被采用。

> “艾力彼观察”微信公众号: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