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1.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2.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3.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4.受理消费者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5.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揭露、批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佣金抽成?高额返利?渠道医美的“熟人局”,别碰!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 公众号  ·  · 2025-03-26 17: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源 花瓣网



如果你在美甲、美睫、美发等公共场合
工作人员突然 和你聊到
哪儿哪儿的医美效果非常好
可以介绍你过去do个脸
还能有超级划算的打折优惠
打住!

这种“渠道医美”千万要警惕!






渠道医美 是指消费者不是通过正常预约挂号到医疗美容医院就诊, 而是通过生活美容院员工、美甲师、自己的熟人、甚至“朋友的朋友”等中间人作为“介绍人(渠道)”被带到特定医美机构就医形式。



然而
这一场金钱交易也滋生了部分乱象
求美者们 花最贵的钱
实际享受到的服务质量却很低
渠道医美的“高额返利”

最终都由消费者买单

为预防大家“竹篮打水一场空”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提醒广大消费者




{ 选择正规机构

01



辨别商家资质 }



这类特定机构收入的绝大部分将作为佣金被中间人抽走,机构为了节约成本,往往 各项硬件设施与医生素质达不到相应水准 ,由于完全依赖于渠道的推荐,通常术前环节由 无医疗资质的“咨询师” 作为主导,通过话术包装将消费者需求与高价项目强行匹配,形成 “高收费—低成本医疗—依赖渠道获客” 的恶性循环。
消费者在就诊时应选择正规医美机构,需核查是否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范围包含“医疗美容科”。





消费者可通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核实
具有合法医疗卫生许可证的
医疗美容医院、门诊部及诊所
(http://www.nhc.gov.cn/)






{ 核查医生资质

02



莫要轻信头衔 }



消费者在就诊时要 咨询并核实医生资质 。医生的技术等级分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以及主任医师。不同的专业技术等级,标志着医生所能实施的操作和手术的级别都有一定的限制。
渠道医美的‌医生流动性大,为压缩成本,机构多聘用低价、低年资医生, 切勿轻信机构宣传的所谓“大师”“教授”等虚假头衔






消费者可通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核实
具有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的医生
(http://www.nhc.gov.cn/)






{ 理性对比价格

03



验明产品真伪 }



在选择医美项目前,应 提前 了解项目市场均价 ,警惕机构利用“容貌焦虑”等诱导性话术进行推销,避免盲目大额预付消费。如遇注射类的产品, 须核查“三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 ,并要求当面拆开调配。
如发现无中文标识的产品,多有可能为 “三无产品” ;同时要 警惕 “回春”、“嫩肤”、“贵妇” 等营销噱头 ,这类宣传具有较强的欺骗性,要注意甄别。





消费者可通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 核实
具有“三证”的医美产品

(https://www.nmpa.gov.cn/)






{ 留存完整凭证

04



防范后续风险 }



签订医美合同时需 明确项目内容、效果承诺、医生信息及退款条件 ,留存发票、病历、产品编码及术前后对比照等凭证。
若遇机构跑路、手术失败或产品问题等纠纷, 保留好相关的证据以便维权 ,亦可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举报。



医疗美容本质是医疗行为
大家需警惕
“熟人推荐”背后的利益陷阱
选择正规机构
理性消费


图片




别别





李天石

深圳市消委会医疗美容专家委员会专业顾问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疗美容外科主任医师






END

来源:深圳市消委会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16款洗衣凝珠测评:一颗真能搞定所有?获评五星的有这些→

图片

▶嘴干、嘴裂的小伙伴有救了!14款润唇膏测评→

图片

▶赶时髦买了条鲨鱼裤,哪些藏肉、舒适、不掉色?25款测一测!

图片

▶ 火出圈的爆炸盐!真能一泡换新,去除所有污渍吗?


图片

本期封面图:

图片


觉得有用就奖励一个“ 图片 ”和“在看”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