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1、科研院所改制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浪潮到来:
2017 年 7 月,国防科工局宣布,启动首批 41 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同时后续将加快制定和出台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实施意见,标志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进入最为关键的实施阶段。2017 年 4 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2017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重点指出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前两批 19 家混改试点集团企业中,军工领域就有 7 家企业,第三批混改试点也在进一步批复中。
2、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确立,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会议明确指出:“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军民融合战略是将国防军工行业的发展融入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以国防军工的高端技术突破和下游应用引领产业升级,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新动能。会议重点指出,未来我国要坚持自主创新,增强核心基础产品和国防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武器装备体系化、信息化、自主化、实战化发展。
3、扶持力度逐步加大,民参军企业重点受益:
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以来,国家就加速全面推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与装备承制单位联合审查工作机制,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民口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和准入标准 3 项创新举措。本次会议重点指出,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坚持优化体系,扩大军工开放,推动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坚持融合共享,加快技术、资本、信息、人才、设备设施等资源要素的军民互动,实现相互支撑、有效转化。随着民参军准入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增强,民参军企业有望重点受益。
4、重点推荐标的:
院所改制和混改试点方面,建议关注各大军工集团旗下已具备业务板块划分并已注入或正在注入部分军工资产的相关标的,重点关注:中航机电、中航黑豹、航天电子、四创电子等。民参军领域,建议关注具备较强技术壁垒,拥有较高军品营收或利润占比,并处于行业快速发展阶段的相关标的,重点关注:海兰信、天银机电等。
风险提示:军工科研院所改制进度或低于预期,民参军企业军品业务或存在 较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