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话
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莫扎特《小夜曲》、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这些世界经典名曲,即便不是古典音乐爱好者,也耳熟能详。
但是就像很多艺术门类一样,不一定只有热门的、流行的、知名度高的作品,才是好的。古典音乐中,就有不少作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冷门,并不为太多人所知,但是它们,是真的美啊。
焦元溥在《焦享乐:焦元溥的古典音乐入门指南》中专门讲了这样一个专题,告诉我们,一些很好听的曲子是怎么变成冷门曲目的,并且介绍了一些这样的曲子。
带上好奇的耳朵,一起来聆听吧。
讲述人:焦元溥
1
因为作曲家不有名
有些作品相当的精彩,旋律一听就会让人着迷,但是不有名,是因为作曲家不有名。
大家看到音乐会里排出一个没有听过名字的作曲家,就不会想要去听,这样的话,演奏家就不敢放这首曲子在节目单里面,所以恶性循环,导致有名的作曲家越来越有名,没有名的作曲家越来越没名。
这首曲子是苏联作曲家米亚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号大提琴奏鸣曲。
米亚斯科夫斯基
我15岁那一年在现场演奏会上听到,一听就喜欢上了这首曲子。可是大家知道吗,我人生第二次听到这首曲子的现场演出是在2017年6月,我39岁这一年。
从15岁到39岁,24年的时间,我没有在现场听过这首曲子。而为什么我会在2017年的6月又在听到这首曲子呢?原因是那场音乐会是我自己策划的。(哈哈哈哈哈)求人不如求己,再等下去要等到什么时候,干脆自己办一场音乐会把这首曲子放进去。
2
在既定印象之外
有些很好听的曲子却不有名,是因为它在我们的既定印象之外。什么意思?
比方说贝多芬,现在有一个印象是他人生充满了奋斗,跟耳聋搏斗,跟人生中各种境况搏斗。但是贝多芬也有很多曲子是非常温柔内省,甚至是认命的。
这种作品抵触了我们对于贝多芬的宣传,所以常常就不会是最受欢迎的作品,至少不会在贝多芬精选集里选这样子的创作,这非常的可惜。
3
为非主流乐器所写
如果这个作品是为非主流乐器所写的话,那你听到它的机率就更少了。
比方说《动物狂欢节》的作者圣桑,他在晚年写了这一首为竖琴和管弦乐团的音乐会作品,有非常非常美妙的旋律,但您曾经听过它吗?
圣桑:《音乐会作品》(Morceau de Concert)
相当好听而且带有东方风味的旋律,可是它写给竖琴,你听到它的机率就下降了很多,在交响乐团音乐会里听到竖琴协奏曲的机率都不高,要听到竖琴独奏会更是机会少。
有一些乐器,比方说吉他,它是全世界最普遍流行的乐器,可是在古典音乐的领域中,曝光度就比较低,但如果你不听吉他音乐的话,你就会错过下面这首精彩的作品了。
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Mario Castelnuovo-Tedesco):D大调吉他协奏曲(Tedesco:Guitar Concerto in D Major)
这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作品,来自于犹太血统的美籍意大利作曲家MarioCastelnuovo Tedesco,这姓氏很长,不过他在20世纪算是知名的作曲家了。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首作品,可是我到现在都没有听过这首曲子的现场演出。因为在古典音乐会里面要安排一个吉他协奏曲,机率实在太小了。即便会安排其他协奏曲,当然也就是罗德利果的那首《阿兰费兹协奏曲》,其他的协奏曲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听到现场了,非常的可惜。
所以我说,这都不是作品的问题,作品都是好作品,值得大家欣赏,可是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办法成为热门作品。
4
编制巨大,太难现场演出
还有一些作品很难推广,是因为它太难现场演出,比方说我们现在要听的这首。
提醒:这部交响乐有110分钟长,谨慎点开
布莱恩(Havergal Brian,又译布里安):d小调第一号交响曲,又称“歌德”(Brian: Symphony No. 1 in D minor , 'The Gothic' )
这是英国作曲家布里安,1876年出生1972年过世,相当高寿的一位作曲家,他所写的第一号交响曲。
曾经是世界纪录上最大的交响曲,长达110分钟,编制也非常惊人,要用到超大型管弦乐团,两个管弦乐团并成一起;超大型合唱团,通常是一般合唱团的四团或六团加在一起;儿童合唱团,四个附加的铜管乐队,还有四名独唱歌手,才能够演出。非常非常的庞大。
布里安
这绝对是一个不乏迷人之处的作品,但是因为编制太大,实在太难演出。当然编制大的作品,像马勒的《第八号交响曲》或者勋伯格的《古雷之歌》,是因为作曲家相当的知名,所以虽然编制很大,演出的机会也还是比较多。
布里安的这个交响曲,虽然没办法跟我刚才讲的两部作品媲美,但是也很值得一听。
5
长度不合适放进音乐会
还有什么原因会造成一个好作品冷门呢?
有时候答案非常古怪,也很讽刺,就是这首作品不太适合放在音乐会里面。
不是说内容不适合,而是它的时间关系。以前音乐会时间跟现在音乐会时间不太一样,所以有很多作品,是为了以前音乐会的那种时间强度而写的,一个协奏曲风格的作品大概11分钟到14分钟长。
这种长度的作品现在在音乐会里就非常尴尬,放一首短,放两首好像又有一点长,而且之间不知道怎么样来搭配。那既然在音乐会里很难放,干脆就不要放。
这样子,大家认识它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唱片录音就会慢慢跟着少,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跟作品好坏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这个作品时间的长度不好放,导致我们听不到它,这真的是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但是世界上就是有很多荒谬的事情。
有非常多的作品,比如门德尔松、弗兰克都有这样子的作品,我们现在很少听到了,真的非常可惜。
6
听众太懒惰
还有个原因使好作品不出名,那就是听众太懒惰,我这样说好像骂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
的确很多时候,一个作品不有名,是因为大家已经听了同样的作曲家太多其他的优秀作品,比方说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每一首曲子都很精彩,可是大家所熟悉的大概也就10首左右吧。
下面这首曲子,看看您是否可以马上说出来,是贝多芬的哪一首钢琴奏鸣曲?
这是贝多芬第二十五号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非常优美动人,这个奏鸣曲也是相当好的作品。
当然我知道,可能篇幅不够长,可能钢琴家觉得技巧太简单,不够炫。但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不值得认识这首作品了吗?
7
一个偶然
我还有一首曲子要介绍给大家,奥地利作曲家策姆林斯基所写的《美人鱼》,这首曲子到现在也不有名。
这是他以安徒生的《小美人鱼》为灵感,写的三乐章交响乐,我们现在来听听第一乐章。
一听你就觉得是在深深的海洋里面,好像是从深海往上看,海平面上透下来的光线一道一道进入海洋,而凄美的旋律预告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如此精彩好听又优美的作品为什么会不有名呢?
第一个,策姆林斯基不是特别知名的作曲家。第二个,在作曲家逃离纳粹魔掌的时候,他居然只带了第一乐章跟第三乐章出门,所以我们直到1984年才听到这个曲子的三乐章完整版,那对一首曲子的推广来讲,真是错过太长一段时间。
策姆林斯基
但我想,这并不应该成为这首曲子要被冷落的原因,这作品值得大家多多欣赏,而前提是,听众朋友们能够对于没见过的作品保持好奇心。
今日互动
你有什么好听的冷门音乐想推荐给我们吗?
【焦享乐:焦元溥古典音乐入门指南】
识别二维码,即可订阅节目
点击下方蓝字,了解节目详情
《他是张悬哥哥,张艾嘉、陈丹青、梁文道、几米都是他的听众》
节目分销
请联系小编微信:liuwenxiao24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转载::后台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