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娃哈哈”商标突然转让!丨大公司动态 ·  13 小时前  
财经杂志  ·  DeepSeek将拉低算力总需求?美国科技四 ... ·  17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发!两架飞机在美国相撞 ·  昨天  
第一财经  ·  喜茶宣布:暂停加盟!“不做低价内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关于中美贸易战,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3-28 09:10

正文




贸易战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赢家,任何事情不可能总是“美国优先”。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过去四天的中美关系有些剑拔弩张:特朗普签署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侵权”的总统备忘录,基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 指令有关部门从中国进口的价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1300个产品类别将受到加税影响。

中国对此展开反击,商务部发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 拟对自美进口的约3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



贸易战还没有正式开打,但中美初次交锋已经硝烟四起, 先是全球股市在此影响下大跌,再是多个国家对特朗普不顾国际贸易规则单边挑起“贸易战”的行为表示不满。 看似只是两个国家在为贸易壁垒添砖加瓦,但实际上,在全球化不可阻挡的大势下,贸易战一旦全面爆发,波及范围将会蔓延全球,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么,此次美方率先叫阵意欲何为?大国博弈的背后又有哪些逻辑?


在中美贸易风波下的全球股市(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其实,早在美方600亿美元的“制裁清单”出来之前,特朗普就宣布过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当时 马光远老师在《财经郎眼》节目中对此作出了分析:



马老师认为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战,而是特朗普的全方位贸易策略,未来美国很有可能还会对中国的高科技行业进行征税,甚至是辐射到其它领域,而中国也会给予一定反制措施,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但似乎特朗普并不在意贸易战会“伤害”什么,他更在意的是贸易战会给美国带来什么。此次美方直指中国医疗器械、高铁设备、生物医疗、信息技术等高科技领域,这背后意味深长。



我国的高科技产业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跃升,但依然有很多核心技术没有掌握。貌貌对美国列出的征税清单作了一个初步统计,发现这些行业里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


但中国的进步速度让美国倍感压力。2015年我国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达到29%,短短30年我们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第一。以高铁设备为例,我们仅用了10年时间,就让高铁建设的部分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这一产业链现在完全领先美国。所以,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的强势崛起就意味着,美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正在受到威胁。

有意思的是, 特朗普此次列出的贸易清单,恰好与2015年5月我国提出的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相对应。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期,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并已成为向外输出的重点,美国此次想要制裁的行业正是我们在大力扶持、整体推进的行业。

郎教授曾在《财经郎眼》中和大家分享过,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动机之一就是中国制造业对美国产生了“直接的威胁”

中国的回击则是针对价值30亿美元的产品终止减税,包括对鲜水果、干果、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对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从表面上看,与美国提出的价值600亿美元的高科技产品相比,中方的30亿美元实在不算多,但这些产品却能真正打到特朗普的“痛处”。

农业是中美贸易最早开始合作的领域之一,中国更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据中国官方数据,2000年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年均增长在15%左右,其中,美对华出口额年均增长17%,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以猪肉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国,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美国去年向中国出口约30.9万吨猪肉,占据美国猪肉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现在中国对美国的猪肉产品增加了25%的关税,就意味着美国的猪肉出口量会大幅减小, 美国国内的农业供应链也会因此受到一定冲击。

而对中国来说,鲜花、干果、葡萄酒、猪肉等一系列产品 现在已经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而且这些产业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其它替代国,并不是“非美国进口不可”, 所以中国在这次贸易摩擦中给出的回击既没有进一步恶化双方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有效“制裁”。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中国对外需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内需成为了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所以面对特朗普的“挑衅”,我们可以做到“一不怕,二不躲”。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所说: “我们不想打贸易战,但我们并不害怕贸易战”。 “不害怕”是因为我们有实力应对这些贸易制裁措施,“不想打”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一举一动影响深远,双方的贸易关系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此次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只会是“得不偿失”。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贸易战带来的“创伤”仍历历在目,当时美国出台了全面贸易保护法案, 最后的结果是各国之间不断增高的贸易壁垒,互相猜忌、报复和伤害, 这也被认为是引发二战的原因之一。



今天,二战后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多边贸易体制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特朗普必须明白一点, 贸易战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赢家,任何事情不可能总是“美国优先”。 贸易有规则,进退有尺度,如果美国不能回归理性,寻求与中国化解分歧,那么悬崖只会是“一步之遥”。

观看完整版节目《全球贸易战将至?》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精彩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